为未来而生

2018-10-09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张坤

--- 第 678 期 ---

2018/10/09

Topic:强国使命与人才培养

文 / 张坤

(“坤哥007”已开通留言功能,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互动)

◆ 今 日 之 声

张坤:

“国有疑难可问谁?‘强国一代’有我在!”

一个月前,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2018年开学典礼上,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长演讲时留下的这一金句,不但成了社交网站热搜话题,也解释了我们举办今天论坛的初衷。

国家要强起来,归根结底要靠“强起来”的人才队伍。今天,国家发展处于重要的历史节点,新的疑难也层出不穷,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多取决于人才的竞争。

今天,在中青报与国科大举办的“强国使命与人才培养高峰论坛”演讲台上,面对白春礼和一批科学家、院士代表,面对老师学生和张飙等老中青报人代表,接受教育,学习汇报,心潮澎湃。

代表中青报一方短短的演讲不一定全面,但都是真实的心声,表达的是对老一辈的由衷敬意!是对“强国一代”时代新人的激情呼唤!是向改革开放40年的不平凡路程和伟大成就敬礼!是一种不忘初心的使命和担当!

演讲中的一些经典细节和老照片,打动人心。感谢年轻同事张国、王毅旭等帮助寻找和收集整理。希望今天的中青报人在加速融合转型过程中,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和发扬好优秀的文化传统,向一代代优秀科学家们学习。

家国情怀,天下己任。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与时代同行,为青春喝彩——中国青年报与国科大拥有着很多共同的理想气质,有着“为未来而生”的共同内在追求,有着在不同领域亲历和推动改革开放的共同光荣与梦想!

比如请看这张照片,是当时国际摄影大师马克·吕布1965年的作品,山西农村一个女青年,手里拿着一份中国青年报,头条新闻是“第二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请看华罗庚先生1978年为中国青年报复刊时写的诗。那时国家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华罗庚先生对年轻人的寄语是:“放眼世界谁为主?中国青年,世界青年……”“改造河山现代化,责挑双肩,欣挑双肩……”今天重读,这不就是对“强国一代”的殷切期待吗?

    请看这张照片:天眼、悟空、量子卫星……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科技成果,都有国科大毕业生的忠诚贡献,都有中青报等新闻人的忠实记录和见证。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几位国科大研究生代表也用自己的学习与奋斗经历,分享了体会。

而互动提问环节,更是把几代人火热的心紧紧联结在一起,把论坛的气氛推向又一个高潮。

夜幕降临,大家都还依依不舍、不愿散去。

就在论坛现场这间看似普通的教室里,悬挂着为强国之路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两弹一星”老一辈科学家照片,发生过许多师生交流、科教融合、收获成果的感人故事。这里,也是几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中科院视察时做出重要指示的地方——可以说,这间普通的教室,也是神圣的殿堂。

一位国科大女研究生发言结束时一句铿锵呐喊,也反映了许许多多大学生的心声。

“国有疑难可问谁?

我们要用奋斗的青春来回答:‘强国一代’有我在!”

下一个40年,由今天的“强国一代”开启。接力向前的报人和科学家终将老去,但我们从事的事业将永远年轻,传承接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永远年轻——尤其当我们将这项事业与国家强大和民族复兴紧紧结合在一起时,更是一项永远青春不老的事业!

向青春致敬!

向改革开放致敬!

向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致敬!

今天论坛有着太多精彩,这里只是粗浅匆忙地抛砖引玉,更多内容将会陆续以全媒体报道在中青报·中青在线呈现,敬请期待! 

    在“强国使命与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张 坤

    中国青年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

    尊敬的白春礼院长、李树深校长、王艳芬校长、张飙书记,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年份,中国青年报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同举办“强国使命与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这个主题上,我们两个单位可谓是“意气相投”。40年前几乎同一时间,“文革”过后百废待兴的年代,中央批准中国青年报复刊,中国科学院复招的第一批研究生也开始入学。在文化教育事业的不同领域,我们亲历和推动了改革开放,并且都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排头。

    在这里,首先我要代表中青报向亲历这40年的文教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每一位与会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国科大同仁的精心筹备表示诚挚的感谢!

    一个月前,在国科大2018年开学典礼上,白春礼院长的演讲留下了一个金句:“国有疑难可问谁?‘强国一代’有我在!”这句话不但是当时的社交网站热搜话题,也解释了我们举办今天论坛的初衷。国家要强起来,归根结题要靠“强起来”的人才队伍。今天,国家发展处于重要的历史节点,新的疑难也层出不穷,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多取决于人才竞争。

    “强国一代”这个概念始于去年的十九大。当时,中国青年报采访了一些党代表——其中包括国科大的著名教授,在头版刊登了一篇报道——《强国一代》。我们认为,十九大在历史上首次明确了一条强国路线图,到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到2050年前后,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未来30多年,是国家和个体的两个生命周期同频共振的时代。从国家发展的生命周期来看,中国先后站起来、富起来,正在进入强起来的黄金时代;从人的生命周期来看,当今青年的人生黄金时期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高度吻合,是这一历史进程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创造者。因此,我们热烈地呼唤“强国一代”!

    白院长的开学演讲中,还跟新同学提到了科幻小说里的“时光机”。他说,假如时光机存在,把我们带回几十年前,我们现在身处的这个地方还是长城脚下的隐秘山谷,钱学森、郭永怀等大师在这里建了一个火箭试验基地。这里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站点。

    我是一名新闻人。其实,媒体某种程度上就是“时光机”。从图书馆里打开中国任何一份重要报纸的合订本,会立刻穿越回到过去。中国青年报无疑是这样的一张新闻纸。我们一直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厚爱,不只是尽职记录历史,有时还会以特殊的方式被历史所记录。大家看到的这张照片(见PPT),是摄影大师马克·吕布1965年的作品,山西农村一个女青年,手里拿着一份中国青年报,头条新闻是“第二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华罗庚先生1978年为中国青年报复刊时写的诗。那个时候,国家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华罗庚先生对年轻人的寄语是:“放眼世界谁为主?中国青年,世界青年……”“改造河山现代化,责挑双肩,欣挑双肩……”今天重读,这不是对“强国一代”的殷切期待吗?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华国锋为中青报复刊题词中说,“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落在我们这一代青年的肩上。”可见,强国的使命,像接力棒一样,是一代一代传递到今天年轻人手里的。

    这篇文章,《电子计算机的神通》,认真地科普了计算机知识,作者是李树贻,后来担任过中科院计算所的所长。今天的年轻人可能觉得文章太浅显了,但那是40年前,绝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什么叫“计算机”。

    我们常常说,改革开放的40年,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以年均9.6%的速度增长,是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说,中国解决了8亿人口的贫困问题,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数字里,还体现在时代所发出的那些声音里。

    国科大主要培养的是高级科学人才。今天的师生绝对想象不到, 40年前,我们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但春寒料峭中,热爱科学技术居然会成为一个问题(读者来信《爱人迷上了科学怎么办》;记者来信《不要再给青年学习科学文化泼冷水了》),想不到一个年轻人会因为参加高考被撤了职,或者因为姨夫犯下的错误而受到连累,不被录取。更想不到,当时因为哥德巴赫猜想大名鼎鼎的陈景润先生,还引起了争论,有人认为他潜心学术,不够“又红又专”。中青报在头版头条发表社论《从怎样看陈景润谈起》:“热情地、坚决地、大胆地支持和鼓励广大青年,把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用于业务学习。”

    今天,中国科学院正在建设“国家创新人才高地”,包括国科大在内,国内为数不少的大学在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冲刺。在座的同学都是受益者。据说,40年前,国科大的前身——中科院研究生院,一度以简易板房为校舍。在30年前,《中国青年报》报道,北京大学负债500万元,处于负债运行状态。根据调查,1989年,北京大学教授的月收入是182.5元,个体户饭馆的大厨是370元,售货员是200元。当时的说法是,“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白院长是大致在那个时期从加州理工学院回国的,对国内当时的科研工作条件可能有更直接的感受。

    改革开放的40年,的确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还是以白院长为例,中国青年报在不同时期报道过他从留学到学成归国、从青年科学家的一员到科学领军人物的故事。我们参与评选的“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他是早期的获奖人之一,他获奖时,在座的同学还没出生。他还获得过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奖金,几万元,当时是一笔“巨款”,捐给了科学院化学所——化学所的青年人才奖最早就是从这笔基金来的,那是1994年,各位同学当时也还没有出生。

    9年前,雁栖湖这个校区奠基时,我们的记者就校区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的问题采访过白院长。他当时强调,这里所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强烈的服务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

    这一点,与中国青年报不谋而合。自60多年前创立以来,中国青年报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用我们所记录的一个个富有时代特征的故事,去鼓舞这个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岗位的年轻人与人民同向而行,以复兴为己任,做国家的同路人。我们推出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推出过《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推出过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里的主人公,还推出过“希望工程”的“大眼睛”。我们的很多报道被改编为影视作品,让这些人成为风云人物。更多地,我们记录了无数普通个体的奋斗,试图从中发现和指出时代的潮流。

    特别是过去40年来,我们与改革开放相伴,随思想解放前行。在中国呼唤科学,呼唤民主,呼唤企业家精神,呼唤让国家向上的力量。我们始终关注和推动解决青年面临的问题,有时为伊消得人憔悴,就像在座各位对待你们各自学科的科学问题一样。

    解放思想绝不是书本上的一句口号。如果坐上时光机,能从中找到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40年前,关于千万插队知识青年的出路,我们在头条发表过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著名作家叶辛当年是插队知青之一,几十年后他还记得这篇评论员文章的发表日期。在上海的人民广场,他看到有人张贴了《中国青年报》,旁边配有毛笔书写的大标语:“拥护评论员文章!”全国知青工作会议发了100份报纸,会议开了41天,会上有人形容这篇文章像一个“炸弹”。与此同时,报社收到的来信像潮水一样。

    “文革”给国家带来巨大伤害,我们为拨乱反正付出过努力。我们曾呼吁为“四五运动”平反,为小说《第二次握手》作者平反。前几年,我们刊登过轰动一时的冰点特稿《为心道歉》,是陈毅元帅之子为“文革”中的错误向自己的中学教师道歉的事情。报道发表那天早晨,我们的记者在一个公园里跑步,听到广场舞阿姨们都在谈论这件事情。这也是改革开放40年数不清的侧面之一。

    《命运备忘录——38名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境遇剖析》(PPT),这篇报道发表于1987年,时任中青报副总编辑张飙老师对此更加清楚,“命运备忘录”这5个字,便是他亲笔书写的。今天张飙老师也在现场,我有讲得不准确的地方请您随时指正。这是我国第一批MBA的故事。他们毕业后,回国却无用武之地,当时人才不能自由流动,他们申请调动工作遭到阻挠,对国家来说造成了人才的浪费。这篇报道呼吁:“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流动市场不诞生,‘让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就不会最终形成。”见报当天,国务院代总理李鹏就过问此事,国务院6个部门的领导来报社对话。最终,人才“解放”了。

    改革开放本身不是一帆风顺的。过去这些年里,很多报道都给中青报带来了各方面的压力。当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就是呼唤科学,呼唤真知。无论承受怎样的压力,中青报有一点始终没有变过:“不唯上,不媚下,只唯实”的气质。是什么,就是什么。这是科学的精神,跟在座各位所追求的是一致的。新闻界的同行说,中青报人有一种理想主义色彩。这一点,我们跟在座的师生是同道中人,因为真正的科学家都是真诚的理想主义者。

    同学们,国家今天处于新的历史方位。1932年,中国第一个奥运选手刘长春参加奥运会,一度因为缺乏路费无法回国。那个年代我们中国人还被称为“东亚病夫”。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我们派记者去采访他的后人。他的儿子说,曾经问过父亲,“中国什么时候能办奥运会?”刘长春的回答是:“等到祖国富强的时候。”

    今天,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科学院“上天入地下海”的学科优势,给了年轻人广阔的发展平台。中国是一个大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宝贵经验是,设立一些特区,就像做实验一样,测试一下可行性,测试一下耐受度,最后将可复制的宝贵经验推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科大就是科教领域的一个特区。无论是开创国内研究生教育的先河,还是独特的“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中青报历来十分关注这片试验田。仅最近两年多里,我们的新闻名专栏“冰点特稿”报道过郭永怀夫人李佩教授的故事(《湍流卷不走的先生》引起轰动),报道过席南华院士领衔的国科大数学教授团队(《数学的国》),报道过本科生培养工作(《“钱学森之问”的332个答案》)。我们会一如既往关注这个“特区”,关注这里的变化,更好地讲好这里的故事。

    1980年,《中国青年》杂志、中国青年报相继刊发普通读者来信“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引发轰动全国的“人生观大讨论”,成为中国社会思想解放大潮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今年,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又共同发起“强国一代,路如何越走越宽——人如何活得更加美好”大讨论。各地、各行业已经有大量的青年参与了讨论。欢迎国科大的青年人参与!

    今天,参与讨论当然不再依靠信件。几年来,我们一直在进行全媒体融合探索。2017年4月27日,根据自收自支等自身特点和实际,中青报特色的“融媒小厨”正式开张。不仅是表面上的工作融合“场面”,更是全媒体机制、流程、平台、渠道、产品和服务等一体化融合运行,统一协调内容生产、分发传播、整合运营,大力推行“部门主导,三端融合”,让报纸采编部门转型为全媒体采编部门,紧紧围绕“报上来”“分下去”“转起来”三个关键环节自我革命,初步实现内外推广传播有效联接。

    中青报“融媒小厨”有大情怀,也能有特色“私房菜”和精品“大制作”。比如,不久前中青报深入西藏边防部队打造的全媒体报道《我站立的地方》和短视频《巡逻王》等,被1.2万个公众号转载,也被200多家主流网站、移动客户端转载转播,《解放军报》专门对此全媒体成效给予了报道。

    今天的中国青年报不仅是一张报纸,大家可以在不同的端口接触到中青报的产品和服务。宁愿融合移动“死”,不愿“纸”望苟且生,这是我们在新时代立下的融媒军令状。 “改革再出发”,我们会离青年人更近。

    同学们,“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下一个40年,由今天的“强国一代”开启。报人和科学家终将老去,但我们从事的事业将永远年轻——尤其当我们将这项事业与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时,更是一项永远不老的事业。

    向青春致敬!

    谢谢大家!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仅供参考,有不当处请批评指正)

    提出你想交流的问题,在“坤哥007”微信公众号(ID:kunge007v)留言。我将用一如既往的真诚,回复自己的想法。

【编辑:贾志强】

猜你喜欢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