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小鲜肉也没有流量明星,这样的电影还存在吗?

2018-09-22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青年观察家·张浩祯

    不是娱乐大片,没有小鲜肉也没有流量明星。

    你可能会问:这样的电影现在还存在吗?

    当然。

    用质朴的镜头语言歌颂一个平凡的好人,是这部电影的意义。

    《李学生》

    

    根据真实人物改编。

    豆瓣评分:暂无。

    但看过的人基本都打了五星。

    王虎导演,宋禹主演。

    讲述城市底层草根人物——农民工李学生为救两名在铁轨上玩耍的儿童而牺牲的故事。

    影片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便是“真”。

    主人公李学生的事迹真。

    编剧万齐江说,李学生的人生就是个文学过程,照实写就行,根本不需要虚构、编排、塑造。

    于是荧幕上有了一个真实鲜活的李学生——

    妻子患病,李学生到处借钱以供治疗,因此欠了一大堆债;

    彩霞姐唤他去参加婚礼,他因为老父亲生病,女儿还没吃饭不想去;

    乡亲们催债,安贫乐道的他背上行囊决然赴温州打工;

    路遇乞丐赠与自己的盘缠,看到小偷行侠仗义,捡到钱包在桥墩下等失主来寻......

    有责任,有担当,这是李学生为人的真。

    打工的饭店突然倒闭,老板娘发不出工资,众人发难之际,他依然决定给老板娘一丝喘息;

    工厂老板张立只招聘自己,他恳请张立接受共患难的兄弟被拒后,与兄弟们共同进退;

    张兰以“双倍工资”诱惑其跳槽,他感恩程老板的收留之恩严词拒绝;

    为了完成客户订单,老板都放弃的时候,他也依然坚持要完成。

    坚守信义,懂得感恩,这是李学生处事的真。

    工厂发生火灾,得知火中还有两个煤气罐,他奋不顾身地冲入火场将煤气罐扛出,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和人身伤亡。

    买完东西回厂路上,他看到两个孩子在铁轨上玩耍。

    火车的汽笛声越来越近,他抛开手里的东西冲了上去。当把第二个孩子推出去的一瞬间,火车从他身上碾过......

    本能使然,平凡至伟,这是李学生精神的真。

    他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却以内心深处的“真”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电影《李学生》时长100分钟,拍摄时间只有14天,但主创团队在有限的时间里为观众还原了真实鲜活的李学生以及13年前那些动人的故事。

    在导演王虎心中,李学生是英雄,但也是一个平凡的人,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所以不能拍过头。

    真实,是整个团队的坚持。

    场景真。

    影片的重头戏之一是李学生打工的服装厂失火,他数次冲进去救火,并且拼命将两个煤气罐抗出火场。

    为了真实还原这一场景,团队在拍摄时营造了真实的火场,工作人员亦扛着机器跟随演员冲进火场拍摄......

    由于要先拍火场空境,李学生的扮演者宋禹在火场里待命,半分钟后才扛着煤气罐从火场里冲出来。

    如此反复冲进去很多次,终于达到了满意的效果。“虽然火势很大、很危险,但那一刻由衷地对李学生同志表示尊重。”宋禹说。

    细节真。

    一部影片对观众有没有敬畏之心,从细节就能看出来。

    “爹,过年好!”

    “爸爸,爸爸,爸爸”

    对着电话磕的三个响头,看似简单的“爹,过年好”四个字,将无法回家过年的李学生那种不舍和自责展现得淋漓尽致。

    “爸爸,爸爸,爸爸”这三声爸爸,是长期在外务工的李学生归家时女儿最真实的反应。

    “拍草率了,损失了细节,心里会不痛快。”王虎说。

    为了拍铁轨救人这场戏,剧组专门协调了火车,力求还原铁轨救人的瞬间。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宋禹曾反复提及:李学生捡到钱包在雪地里等待失主张兰。零下三四摄氏度飘着雪花,宋禹一蹲就是三、四个小时,镜头完成人已经冻得站不起来。

    “这个镜头需要用快闪来完成,需要宋禹一动不动。”王虎说,当时其他剧组人员都穿着羽绒服,只有宋禹穿着薄衣服蹲在那儿。

    这也是王虎最喜欢的片段,他说英雄需要这样艺术化的呈现瞬间。

    真正好的作品不仅要场景真实、细节考究,代入主创人员的真情实感才更能打动人心。

    同样,演员要想塑造某个人物,最关键的是要进入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揣摩人物复杂的内心变化,最后由内而外地成为这个人。

    “我就是李学生。”这是演员宋禹的“真”。

    真切感受。

    在宋禹看来,研究剧本的功课是每个演员所必备的。

    为了将自己“变”成李学生,开拍之前宋禹去北京家门外的桥洞底下体验了一段工人的招工生活。

    “农民工们为了省钱大冬天只吃饼和馒头,他们都盼着被招走,多挣点钱能回家过个好年。虽然每天没有那么多人来招工,但他们对生活、对他人保有乐观的态度,这点和李学生很像”,宋禹说。

    工人在外生存打拼,常年不回家,家人不相认。宋禹把在桥洞的体验运用到了电影中,李学生打工回家后女儿的不识、那三声“爸爸”都是他的创作。

    为了再现李学生火车轨道救人的真实,宋禹和李学生的女儿李敏重新来到李学生牺牲的地方。

    站在离他牺牲地十米外的铁丝网外,宋禹久久说不出话来。“看着铁轨,就好像看到十三年前李学生同志在救人一样。”

    李敏告诉他,当年的目击者说火车飞驰过来,很多人都说危险、不要去,李学生看到后毫不迟疑地跑了过去。

    “如果他稍微犹豫一下,可能一个孩子都救不了了。”宋禹说。可以说,李学生当时是本能反应,看到危险毫不迟疑去救人。

    宋禹去到李学生河南商丘的老家,去了烈士陵园,并且见了李学生的老父亲,听他讲述李学生的生平;

    练习河南口音,“咦”、“弄啥嘞”这种口头语与他印象中的农村逐渐融合;

    每天只吃一顿饭,洗完脸从不擦油,让皮肤再干裂一点;

    学习服装制作,在与工人的相处中观察生活......

    这些真切的感受逐渐将宋禹变成了李学生。

    皮肤黝黑,嘴唇微干裂,眼神木讷,不善言辞,走路、说话都慢悠悠的,在原则问题上,眼神十分笃定。

    一个愚钝,憨直,能忍的农民形象跃然在荧幕上。

    真情流露。

    “李学生为什么会冲上去?他看到孩子在铁轨上的时候反应是什么?我想不出来,不知道。”从来没有演过铁轨救人情节的宋禹,站在铁轨旁双腿都在发抖。

    在宋禹看来,真实是人物最基础的东西,不能光靠一个演员去表演,要把自己全部放下,把所有表演都去掉,自己就是李学生。

    如果是李学生,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必须要站在他的角度去想,一点点走进他的内心。

    “后来我突然意识到他没有反应,他真正的反应就是,我能去救就赶紧去救,这是他的本能。”

    最终呈现在荧幕上的一幕是,李学生看到火车时立马把手里东西一扔,边冲边喊:“孩子快闪开”。当他把第一个孩子推出去,再去抱第二个孩子的时候,火车已经开了过来......

    “当时我就是李学生,那时候的表演没有所谓思考的东西在里面,如果你思考一秒钟,火车就到眼前了,就是瞬间的事儿。”宋禹说,“我觉得最可敬的是他第二次救人,当时孩子的脚卡在铁轨上拔不出来,最后一刻他也没有放弃。”

    “他真的是一个执着的好人,一点一滴的好人好事累计起来,才有了火车轮下救人的大义行动。”

    现今提好人、讲正能量好像是件被人说烂了、但又很奢侈的事。

    就像这部电影上映后,豆瓣上的“暂无评分”、微博热搜榜上无名一样。

    我们的生活被商业大片、娱乐八卦所填满,再难有空间去关注这样一部没有流量明星、没有百万特效的影片。

    但是它就等于枯燥、乏味、落后么?

    这种看法,就像把一种文化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等同为它的本质。

    如同《李学生》的名字,如此直白。

    但实质呢?

    李学生救第一个孩子靠的可能是个人冲动,救第二个孩子时依旧奋不顾身,这是长期的人性修养所致。

    人性与现实,本真与初心,这是我们需要去正视的。

    宋禹说,作为影视创作者,对创作的本真和执着是他的初心。

    对于观众来说,正视人性,在其中得到对现实生活的反思,是我们的初心。

    电影也是一种潮水,让潮水涌向大众,大众终将判定潮水的方向。

    作者 /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张浩祯

    编辑 / 张浩祯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编辑:唐红】

猜你喜欢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