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命运共同体走向新征程

2018-09-04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樊大彧

  中国人民与非洲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非人民团结一心、携手前进,将使世界更加和平安宁,让人类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光辉典范。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指出,“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早已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我们愿同非洲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相关报道见A3-A5版)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拉开大幕,这是中国今年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活动。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宣布,中国愿以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指引,在推进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基础上,同非洲国家密切配合,未来3年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实施“八大行动”。

  “八大行动”是中国对非务实合作的新举措,包括在华设立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实施50个农业援助项目,中国与非洲联盟启动编制《中非基础设施合作规划》,支持中国企业以投建营一体化等模式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等。从产业促进、设施联通,到贸易便利、绿色发展,再到健康卫生、人文交流以及和平安全,新时代中非合作蓝图已经清晰可见,构建更加紧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也将由此再出发。

  历史有其规律和逻辑。中非早已结成的命运共同体,来自过去岁月里的同心同向、守望相助。中非命运共同体起源于过去光辉岁月的反殖民反压迫斗争,起源于对西方列强主导的全球体系的坚决反抗。1955年万隆会议开启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序幕。中国积极支持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而大批摆脱殖民获得独立的非洲国家,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非双方从互帮互助中一路走来,从相似的遭遇中找到了共同的使命,并必然地成为共谋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具有历史必然性,更具现实可行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始终尊重非洲,在双方合作中坚决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秉持的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来自五千年文明的涵养,来自百年屈辱百年抗争的浸泡。中国对非洲始终如一的真诚友好、平等相待,是任何人都不能抹黑和破坏的。中国的这种坦荡态度,也将是构建更加紧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最重要政治基础。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但是,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非双方积极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与非洲经济一体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接。近年来,中非合作已取得了显著发展,双方贸易额从2000年的100多亿美元增长至去年的1700多亿美元。为中非合作插上“一带一路”的强大翅膀,将使中国拥有的资本、技术与管理经验,与非洲拥有的巨大市场、丰富资源相结合。“一带一路”向非洲延伸,会让非洲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也将为构建更加紧密中非命运共同体凝聚最强大的内生动力。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见证着中非传统友谊继续深化,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13亿多中国人民与12亿多非洲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非人民团结一心、携手前进,将使世界更加和平安宁,让人类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光辉典范。

  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

 

【编辑:于璧嘉】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