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烈:家就是我们撬动天下的支点

2018-08-25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青年观察家

    观察君的话

    8月24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刊发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的文章《家是中华文化的立足点》,他提到“家就是我们撬动天下的支点所在”,在他看来,“爱情结果,成为夫妻,从此爱情转为亲情。”“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二者之间,道德教育又是放在第一位的。”……

    今天,观察君带你品读这篇文章,看看你对“家”的理解,是否有了更深的理解。

    名家观点

    名家简介:

    楼宇烈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1985年9月起) 

    主要作品:《国学精神--中国的品格》

    本文观点

    家是中华文化的立足点

    文章赏析

    楼宇烈

    《家是中华文化的立足点》

    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命观

    罗素在其《中国问题》一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耐人寻味:

    “孝道并不是中国人独有,它是某个文化阶段全世界共有的现象。奇怪的是,中国文化已达到了极高的程度,而这个旧习惯依然保存。古代罗马人、希腊人也同中国一样注意孝道,但随着文明程度的增加,家族关系便逐渐淡漠。而中国却不是这样。”

    中华文明绵延至今,文化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之所以能生生不息,与对孝道和家庭的重视密切相关,而对孝道和家庭的重视正好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生命观。那么,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命观是什么呢?

    从总体上来讲,人类社会有三种生命观比较具有代表性。

    一种是以基督教为代表的“两希”文明生命观,他们认为生命是上帝创造的,人类也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创造了人类并赋予灵魂,而灵魂是不死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听从上帝的旨意,生命的个体性很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另一种是以婆罗门教为代表的生命观——印度文化生命观,是轮回的生命观。婆罗门教认为,生命是神创造的,而且生命是轮回的,一个生命阶段结束后会再有一段生命,这也是一种个体的生命观。他们的生命意义更看重于我下一世如何,这一辈子的自己为下一辈子做准备。

    第三种有代表性的生命观是中国儒家和道家的生命观。儒家和道家的生命观是一种整体的生命观。它认为生命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任何神创造的,所谓“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夫妇合气,子自生矣”,这是一个阴阳和合的自然现象。这种生命观认为,生命不是一个一个独立的生命体,而是相互关联、前后相续的,个体生命只是整个生命链中的一段,个体生命有生就必有死,而人类的整体生命则会通过下一代接续下去。《礼记·祭义》中引曾子的话说:“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意思是,子女的身体是父母身体的继续,也就是其父母生命的延续。《周易》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俗语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等,如何为下一代、为后人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是这种生命观的重要责任。这是从纵向来看。从横向来看,在儒家的生命观里,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乃至五服之内的亲属之间,都有血脉亲情,彼此之间都是有责任、义务的,这是天伦。

    血浓于水,这是中华民族独特生命观观照下的平常道理。这种观念对40年来中国经济的腾飞是有直接影响的。有学者已经注意到,在中国腾飞的众多因素中,有一种力量异常强大,这就是华人华侨,他们归国投资,引进技术和资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早期的起步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印度的侨民不比中国的少,但是他们的故土意识和中国完全不一样。背后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就是这两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就是各自的生命观。这是文化软实力影响硬实力的一个典型例证。

    爱情一时,亲情永恒

    天地阴阳相合,万物生生不息;男女夫妇相合,子孙代代繁衍。男婚女嫁,结婚成家,乃天理当然之事,亦为人生终身之大事。古者以婚礼为众礼之本,诚因为有夫妇,然后有父母子女,然后有上下长幼,人道伦理之序发端于斯,由此而立也。因此,夫妇二人都要特别珍惜这份缘分。

    古人说:“夫妻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善缘来合是为接续前缘,证盟三生;恶缘来合是要化解前缘,转恶为善。俗话说:“千年修得共枕眠。”今生相聚,成为一家,理当万分珍惜。俗话还说:“家和万事兴。”如何才能“家和”?这就需要夫妇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宽容,相互担当。《周易·家人》《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男主外,女主内”,此乃“天地之大义也”。“正家而天下定矣!”所以,“家和”不仅一家兴,个人事业兴,而是社会国家都会兴。

    世上之情,大要有三,曰亲情,曰友情,曰爱情。今日青年喜谈爱情,高唱爱情至上,爱情永恒。为了爱情,甚至可以抛弃亲情,断绝友情。孰知此三情中,亲情与友情都是至上的、永恒的,唯爱情却是一时的、变动的。爱情结果,成为夫妻,从此爱情转为亲情。爱情未能结果,则应转为友情。婚姻意味着相守,而不是离异。以所谓爱情为借口的夫妻离异,是对亲情责任的推卸。

    婚礼意味着责任。夫妇二人除了要担起相互之间的责任,和对双方的父母的责任,还要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教育子女不单纯是为人父母应有的责任,更是一个家庭对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而且是十分重要的社会责任。父母是子女的开蒙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早受到的教育,它对人一生的成长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三字经》中说:“养不教,父之过。”父母对子女良好的家庭教育,一方面体现了父母对子女最深的爱,一方面也落实到你交给社会一个什么样的接班人,是个合格的接班人,还是一个不健全的接班人,甚或是一个危害社会的接班人?这是个不容轻视,更不应无视的问题。

    △视觉中国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做人

    在西方的教育传统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分头进行的,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场所,教会、教堂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场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合二为一的,而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二者之间,道德教育又是放在第一位的,《中庸》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正是此意。

    朱子在《大学章句序》中,非常明确地规定了教育中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8岁到15岁的小学教育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这个阶段的教育,注重的主要是行为规范的养成,主要在家庭或家族的私塾、学堂中完成;15岁以后的大学教育,“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注重研究道理,这是书院教育的核心。从小学到大学,都是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淮南子》里面有一句话,我经常引用:“遍知万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谓智;遍爱群生而不爱人类,不可谓仁。”中国教育的首要理念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做一个人,而不是学会多少专业知识。《论语》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中国古代的学问就是从修为自己开始的,重视身教,而不仅是言教。作为一个人,不能圆满自己的话,天地都不容,枉为人生一场,这是俗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本来意思。

    在古代中国,天地是最高德行的象征。孔庙里面赞扬孔子“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天地生万物都是自然的,不以占有万物为目的。中国的学问始终都强调自身的完美,自身德行的不断提升。

    普通中国人家里都会在堂屋悬挂“天地君亲师”的牌匾。儒家特别强调“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本原;“先祖者,类之本也”,祖先是我们族类的本原;“君师者,治之本也”,通过君和师的教育让我们懂得怎么来自己管理好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礼就是让我们不要忘本,让我们要感恩,天地祖先生育了我们,国家和老师教育了我们,我们不能忘掉这个本。报本反始,感恩敬畏,尊师重道,对双亲要孝,对兄长要悌,对国家要忠,这就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同时,这三个“本”还构成了中国宗教信仰的主要对象。所以,中国人做什么事情都会考虑到一个整体的生命观念,既要对得起祖先,又要对得起子孙后代,不要做断子绝孙的事就是最厉害的骂人话了。

    △视觉中国

    祖先虽然不在了,但我们要事死如事生,按照规定祭拜,这是涵养我们敬畏心的重要方式。所谓“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一明一暗,相得益彰,共同维持着世道人心。

    包公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妇孺皆知,深受百姓爱戴。在临终前,他曾著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者,非吾子孙。”大意是,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放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祖坟中。不顺从我的志愿的,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一人之贪赃,被视为是整个家族的莫大耻辱。包拯的子孙到底也没有辱没祖宗,其子包绶、其孙包永年都居官清正,留有廉声。一条家训,有力约束住了整个家族,这是一种莫大的智慧与力量,仍然值得今日借鉴。


    由私到公转化的桥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家为核心。什么是家?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家就是个安乐窝。“安”是什么?平安、安心,一回到家里就安心了、踏实了,就感觉到有依靠、有保护了,不顺心的事情到了家里就都化解掉了,这就是家。《周易》上说:“伤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也就是这个意思,家是人生的最大庇护。“乐”就是高兴、快乐。家就是要让人在生活中安安心心、快快乐乐。

    一个小家是如此,一个大家也是如此。小家稳固了,大家就稳固了;小家和谐了,大家也就和谐了。对家的精神归属浸润在血脉中,融入到文化里,成为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人心里就要有家,就要认同家;心里没有家,不认同家,他就不是一个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回归家的理念,国家也要营造这样一种氛围。

    罗素虽然发现了孝道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之一,但他却认为这种独特性是负面的,他说:

    “家族意识会削弱人的公共精神,赋予长者过多的权力会导致旧势力的肆虐。”

    事实上,孝道正是由私及公的一个主要桥梁。化用《道德经》中“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这句话,我们可以说,以其私,故能成其无私。为何?一般来说,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兄弟姐妹之间的爱都是真挚而深沉的,都是自然而然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之道是仁爱精神的根本,正因为有了与父母兄弟最亲近的信任与热爱,往外推己及人就格外有力。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推扩,是仁爱精神的自然流露。反之,如果连自己最亲近的父母兄弟都不爱,要去爱他人、爱天地万物,这就是一个悖论,《孝经》所谓“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违背情理的。

    中华民族的生命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小家到大家,从小家庭到大家族,从大家族到家乡,再从家乡到国家,再到天下一家,都是一个整体。在我们的传统当中,往往都会把各种关系化解成为家庭关系,包括君臣关系。过去讲君父、臣子,包括我们常说的父母官,这都是通过父子关系构建一种亲情,然后再达到融洽的关系。我曾接受中央台一个专题采访,他们有一个问题,说中国历史上是家国同构的,认为这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特征。中国古代确实是家国同构,我们常把国天下变成家天下,然后把家天下推广扩大到国天下。很多人认为这是我们文化中的腐朽作风,近百年来我们批判宗法血缘制度的核心也是“家国同构”。不能否认,确实有这方面的问题。但是不是仅仅有这一方面呢?也不是。地方官是父母官,跟子民的父子关系,就是绝对的不好吗?父母对子女永远是无私的奉献、永远是不计回报的。

    △视觉中国


    中华民族的生命观,从家出发,无远弗届。孟子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不仅是对同类,对天地万物都有仁爱之心,这是一种超越主观主义、超越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仁爱,而这种仁爱的培育,必须立足于家庭。古希腊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中国人讲修齐治平,家就是我们撬动天下的支点所在。

    (萧伟光整理,又经作者审订修改。发表于中国青年报2018年08月24日04 版)

    2017年04月21日,楼老先生曾接受中国青年报的深度专访:

    楼宇烈

    谈家庭教育

    记者

    您看近些年啊,包括一些高校的学生,大学生自杀,然后还有像复旦大学的投毒案,把室友给毒死了,这些实际上都是您刚才讲到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

    楼宇烈   

    现在我们的教育,有一个非常需要扭转的理念,我们不能把开发智商放在第一位,应当把开发情商放在第一位。所谓的情商就是懂得要爱自己,爱别人,爱万物。


    为什么解放初期,一大批在西方留学的杰出人物都回国了,其实就是一种爱国的情感、爱家的情感,这种精神在支撑他们,才回来的。


    我曾经提出过一个理念,“教之以爱,育之以礼”。育之以礼,就是言行举止的规范,包括对于自己这样一个身份的责任和义务的认同。教是什么,第一,就是让他认识自己的身份,然后认识到,这样一个身份,它担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就是一种行为规范,懂得自己的责任、担当。不光是给他灌输一些知识,灌输一些知识以后如果没有这个爱心,那就是我们古代讲的“为人之学”了,不是“为己之学”了。


    一个人知识有了,不灌输给他这样一种爱、一种精神的话,那它就是一种显示自己、去跟别人进行交流、交换的资本,所以我觉得要“教之以爱、育之以礼”,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记者

    那您认为,体制内的教育从中国传统的书院教育中应借鉴哪些?目前,中国的民间书院,据统计全国有上万家,如何去规范这些书院的办学,或者说怎样让这些书院更好地办下去?

    楼宇烈   

    体制内现在也有不少学校在让学生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我认为,在教材内容上,里面应多加一点传统文化的内容,现在有很多出版社都在做。有小学的,也有中学的。

    焉能不识

    楼宇烈

    楼宇烈,浙江省嵊县人,1934年生于杭州。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著作有《中国的品格》《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中国佛教与人文精神》等,古籍整理有《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等。

    楼宇烈自196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一直致力于中国哲学史和佛教的教学与研究;他积六十余年对中国文化研究与体悟的底蕴,近年来尤为注重面向公众梳理与普及国学精粹。

    记者

    您的祖籍是浙江的?

    楼宇烈   

    我老家在浙江嵊县,出生不久,就到了上海。在上海从幼儿园到小学,一直上到高中。

    记者

    等于您是在上海长大的。

    楼宇烈   

    对,就是在上海长大的,整个中小学,我都是在上海受的教育。

    记者

    后来考到北大哲学系。

    楼宇烈   

    我1955年进北大,到现在已超过60年。

    记者

    您在北大坚守了60多年。

    楼宇烈   

    从上海到北大读书,再到留校在北大工作,没有离开过北大。

    记者

    看您八十多岁了,精神也很好,经常有很多客人来拜访您,来请教各种问题,您一天的工作、生活、学习是如何安排的?

    楼宇烈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整个的原则,我就是顺其自然。我有两句话,算是一副对联吧,上联是:“师天地心广大”,以天地为师,心胸要广大,因为天地的心胸是最广大的。下联是:“顺自然致中和”,顺其自然,达到一个中和,就是《中庸》里面讲到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整个中国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追求这个中和。因为只有中和才能“生生不息”,才能“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只有顺其自然,才能达到中和。圣人之道,中庸而已;中庸之道,顺其自然而已。

    养生必先养心,心是根本的,所以不要计较这个、计较那个,想这个、想那个。我常常跟大家念《汉书·艺文志·方技略》里面讲神仙的那段话:“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神仙就是保住他最原真的状态、原初的真性,但是人生下来就会丢失啊,“游求于其外者也”,要把它重新找回来。

    找回来什么东西呢?它告诉我们三条,第一条,要“荡意平心”,别胡思乱想,一天到晚想这个、想那个,求这个、求那个。第二条,“同生死之域”,“域”就是范围,把生死看做是同一个“域”。不要把生看做这个,死看做那个,于是恋生怕死、贪生怕死,而要看破生死。第三条,“无怵惕于胸中”,发怵,紧张啊,害怕啊。惕,警惕,害怕啊,不要紧张害怕。怎么才能做到不紧张、不害怕呢?做人做事要坦荡荡。这是根本。

    能做到这三条就是神仙了,根本是养心。一个人心胸、心态要好,不要去追名逐利,不要一天到晚跟别人攀比、计较。心态上“师天地心广大”,我想这是根本的。另外生活上要自然而然,饮食啊什么的都不要过分,宜平淡。

    记者

    您现在还带研究生吗?

    楼宇烈   

    还带,带二十多个博士生。

    记者

    现在每周都要去学校上课?

    楼宇烈   

    去,每周都去。

    记者

    一周大概有几堂课?

    楼宇烈   

    每周我固定的就是一个下午讲课,周一下午在北大。

    记者

    二十多个博士,光这个论文指导就辛苦得很。

    楼宇烈   

    是,是。现在程序还挺多嘞。要开题,要预答辩,还要送审,最后答辩,一套一套的。

    记者

    您这么多年以导师身份带过的研究生有统计过?

    楼宇烈   

    博士生、硕士生加在一块儿,大概有上百个了(笑)。

    ☆一个互动☆

    欢迎留言,谈谈你对“家”的理解~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来源: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采访内容来源于中国青年报(2017年04月21日04 版  记者何春中)

    整合编辑:戴月婷

【编辑:唐红】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