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中西文化从仰视到平视

2018-08-07来源:北京晨报网

  ▲《编辑部的故事》剧照。

  郑晓龙跟张国立探讨《金婚》中的剧情。

  郑晓龙跟蔡少芬研究《甄嬛传》剧本。

  郑晓龙的经典作品有太多的幕后故事值得挖掘,这些作品像是这个行业的一面镜子,单独看,就是当年的那人、那事,带着明显的时代特色却又有着永不过时的共性;放在一起看,就能折射出行业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应该改变什么?应该坚守什么?郑晓龙通过作品给出了最完美的答案。

  1978年,参加高考考上北大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当时就职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农村部的郑晓龙和同事一起去海南采访了一个月,在当地跑了十几个县,回京后写了十几篇报道,都是关于海南农村的,还出了本类似游记的小册子。正是因为这次采访,郑晓龙错过了“文革”后的首届高考。

  难道采访比高考还重要吗?对很多人来说,肯定会选择高考。高考自然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儿,这意味着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但对郑晓龙来说则不是,他半开玩笑说,“我的命运已经被改变了。”此言不差,毕竟在电台做记者也算一份不错的工作。“当时才25岁,如果我就那么混着也没问题。但我想给自己点压力,原来上大学之前就看过好多书,在部队的图书馆有大量的各种文学名著,《荷马史诗》《奥德赛》,还有莎士比亚的、巴尔扎克的、莫泊桑的书都是在那会儿看的。”郑晓龙笑言,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京城文化圈里,男人都是以谁看过的书多为荣,看谁能出口成章,能说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靠才华混社会、跟姑娘逗贫,不是靠颜值。

  因为有文笔、有文化,所以高考对郑晓龙来说不算难事儿,但最终他只考上了北大分校。“我没上北大,因为我数学没分,我也没去考,我完全不会。考大学我就想检验检验我到底是个什么水平,其他的四门功课语文、历史、地理、政治总共考了330多分,就靠这四门的总分也够分数线了,于是就被北大分校的中文系录取了。”当时父亲也不太理解郑晓龙好好的为什么非要去考大学,郑晓龙说就觉得那会儿年轻人戴着校徽去上大学也是件非常牛的事儿。“而且我还是带着工资上学,我有八年的工龄。我不到16岁就去了黑龙江建设兵团,后来去了二炮,总共当了五年兵;部队转业后进了电台,当了三年记者。我也是老革命了,我一个月有40多块钱,经常请同学们吃饭。”

  1982年,分配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

  大学毕业那年,郑晓龙29岁,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重回电台。孰料,四年后的电台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变成了北京广播电视局,里面增加了一个电视台,还增加了一个电视艺术中心,“当时的台长就问我愿意去哪儿,我想去电视台,电视台算新闻单位。不过我大学学的是中文,期间还发表过小说和电影剧本。于是,我就想电视艺术中心是搞电视剧的,搞文艺创作的,至少它和我的专业接的比较紧,于是我就在1982年底的时候到了北京电视艺术中心。”

  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最早叫北京电视制片厂,和电影制片厂相对的意思,但后来有人说“厂”都是企业,还是叫艺术中心吧,毕竟是事业单位,于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名字就固定了下来。虽然是抱着十足的好奇和满腔的热情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但电视剧到底是什么,郑晓龙坦言,那会儿真的没有很明确的概念。在郑晓龙去之前,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只拍过《矿长》《头发的故事》。“更多的业内人认为电视剧接近于电视电影,而且那会儿中心的工作人员像林汝为(《四世同堂》导演)等都是来自长影、西影以及从各个电影厂调来的人,他们都有拍电影的能力,想回到北京,但北影厂又进不去,就都集中到了我们这儿。”所以,电视剧到底是什么,大家都是一个有点迷茫又在不断学习的状态,并无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完全是凭感觉去摸索。

  因为是大学生,在校期间还发表过小说、电影剧本,郑晓龙很快成为艺术中心编辑部的主任,还写了《空中小姐》和《迈克父子》两个剧本。虽然播出后在业内还算有点影响力,但其实尚未播出时也受到很大的质疑和争议。因为以往的影视作品都是表现英雄人物、先进人物、好人好事,而《空中爱情》是一个讲述爱情故事的作品,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于是就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这种作品的意义在哪里?另一种是,歌颂人类最美好的情感难道不是意义吗?最终,年轻人的声音和争论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空中小姐》和《迈克父子》得以顺利播出。

  1991年,《编辑部的故事》遭遇阻力终播出

  如果说讲述普通人生活情感的、中国长篇电视连续剧的开篇之作《渴望》在1990年12月播出时比较顺利的话,那么同样被奉为经典的《编辑部的故事》就在筹备期间和播出时均遭遇过相当大的阻力,“当时这部剧主要被认为是知识分子的插科打诨实在对生活不严肃,还设置了‘马列主义老太太’牛大姐,老实巴交但有点抠门小气的刘书有,还有本质不坏但唯利是图的余德利,等等,他们每个人都有点小毛病,这些人怎么能成为艺术作品的主要人物呢?”

  郑晓龙先请思想比较开放的,当时北京广电总局的老局长张永经做艺术顾问,有人劝张永经,“不要拍,别晚节不保”,但张永经力排众议,《编辑部的故事》才得以立项开拍,“张永经主要觉得这作品首先是无害,其次是讲了当时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在笑声当中讽刺社会当中的一些问题,比如‘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郑晓龙回忆说。

  能拍是第一关,能不能播又是接下来的一道坎。1992年春节,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李瑞环到北视中心视察,他透露说,身边年轻的工作人员跟他说很好,很有意思。于是,《编辑部的故事》得以顺利地在全国播出,不仅拿下大大小小的奖项,还成为了国产剧历史上的又一部经典。据说,姜文后来和郑晓龙合作《北京人在纽约》,就是因为看了《编辑部的故事》,他没想到电视剧能拍得这么有意思。

  《编辑部的故事》开了不少先河,不仅是国内第一部系列剧,还是国产剧植入广告的鼻祖。在第五集的开头,余德利神神秘秘地抱进来一个东西,并给牛大姐介绍这是矿泉壶,专门做矿泉水的。厂家要在刊物上做广告,先给一个样品试用,广告植入的理由非常自然、合情合理,毫无遮掩地陈述了产品特性,最后还补充了一句“这玩意少喝,喝多了打嗝”。郑晓龙说,那会儿对“金主”还有剧情都要负责,“我们不光编台词、还编情节,还要看起来合情合理,又让对方满意。”当时,百龙的矿泉壶产品推出不久,几乎谈不上什么知名度。郑晓龙回忆说:“《编辑部的故事》拍摄时,那个老板来的时候带了好几个人,六七个人从一辆黄色小面包里下来,等他回来感谢我们的时候是坐着大奔来的。”后来有评价说,国产剧的这个首次植入可以作为行业范例,不像现在大多植入广告太不走心,只满足“金主”了,完全不顾及观众。

【编辑:唐红】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