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贫穷”可以理解,美化贫困当警惕

2018-07-30来源:金羊网 作者:朱昌俊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近日,一篇18岁女生关于自己、关于贫穷、关于希望的文章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响。

    这名河北女生叫王心仪,刚刚在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

    王心仪的家里收到她的北大录取通知书时,她正在外地一家辅导机构做辅导员。这则新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前几天的一则同类新闻:17岁的云南男孩崔庆涛接到快递员电话时,正和父母在一建筑工地上拌砂浆。今年高考,学文科的崔庆涛考了669分,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录取。

    两人都生于底层的贫困之家,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大这样的国内顶尖学府,很是励志。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也一直对“寒门出贵子”和“逆境出天才”有着颇深的情结。的确,一些特殊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能够锻炼一些人的品质,磨砺人的精神。但要知道,这并不是必然的。特别是当这样的励志榜样被放大开来,并引发无数人感动时,我们得警惕将其转化为对贫穷和苦难的歌颂。

    王心仪在文章中,表达了对贫穷的感谢。置于其个人角度,可以理解她的这一情愫,外人无需苛责她的真实心声。或许,正如其文中所说,自小在贫困之家长大,种种经历让她获得了“永不低头”的气量与坚强。但这种个人经历和来自贫困所“赐予”的力量却很难被复制。对更多的人而言,贫穷往往意味着失去正常人本该有的机会。

    可见,外界要警惕被“感谢贫穷”的励志心声所迷惑。贫穷不该是人成长的必由之路,贫穷更不意味着是迈向成功的起点。就拿大学录取而言,贫困考生上名校的机会,实质上已经越来越小。

    有媒体报道统计显示,清华大学,新生来自于1200所中学,其中县级及以下的中学约300所,在3300名本科新生中,农村生源仅占1/7;北京大学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5年,农村学生的比例在30%左右,而最近一些年在10%到15%之间。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重点大学当中,农村的生源一直呈下降趋势。

    因此,在为底层的励志榜样“感动”的同时得看到,一个王心仪背后,其实是站着无数个因为贫穷而被打断“北大梦”的贫困学子,甚至他们中的相当多数大学梦连想都不敢想,就早早辍学。

    那么,相较于为“奇迹”般的励志故事所感动,一个理性的社会更该关心的是,如何让那些“不幸”未能考上名校的贫困孩子,也能够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和人生出路。

    像王心怡和崔庆涛这样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成功考上名校,就其个人意义而言,社会当然应为之鼓掌并献上祝福。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他们的经历之所以引发关注,正是因为像这样的“寒门贵子”已经越来越稀缺。较之于沉浸在“感谢贫困”的幻觉之中,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第一名熊轩昂的一番直言更该让人深思和警醒: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这种属于中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的,而且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这就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

【编辑:张胶】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