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极进发!一起听科考队员们的行前“大爆料”

2018-07-21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青年观察家 李想 郭佳立 郭松峤 路涛 汪南

    “祖国再见,亲人再见!”百余位科考队员站在缓缓驶去的“雪龙”船上,高喊出这句话。

    7月20日10时,随着汽笛声响起,“雪龙”船从上海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缓缓起航,一路向北,执行为期两个多月的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

    “一路平安!”“等你们凯旋!”送行的人们将所有的祝福都凝聚在这简短的话语里。

    “雪龙”船二副刘少甲介绍本次航行路线。

    据了解,我国自1999年开展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以来,已成功组织了8次北极科考,逐步填补我国在多处海域的调查空白,获得不少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此次考察,是自然资源部成立后组织的首次极地考察活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造冰山丝绸之路”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对白令海、楚科奇海和北冰洋高纬海区等我国北极考察重点区域进行业务化调查,推进我国极地业务化体系建设,为北极的和平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多个国产新型设备将在本次考察中迎来“首秀”,包括无人冰站和滑翔机,一方面会检验中国海洋观测、设备研制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也将为北极海域的监测网建设做出贡献。

    根据计划,“雪龙”船从上海出发后,8月初抵达北极海域,9月下旬返回上海,总航程约12300海里。期间,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和中国海洋报联手,以“逐梦北极青春行,海洋强国有我在”为主题开展此次北极科考报道。

    观察君了解到,这次科考队员超过100位!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笃定?他们有哪些目标?今天,观察君带你走进这些了不起的科考队员们——

    李伟:为极地站好最后一班岗

    作为本次科考队中年纪最大的一位,海洋三所高级工程师李伟曾5次前往北极、3次探索南极,研究成果被自然资源部评选为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

    2007年,李伟开始了与北极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那时,全球变暖导致海洋酸化日趋严重,他暗下决心,“要与遭到破坏的海洋环境死磕到底”。

    这些年,李伟和极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很多冰川都记录着他与极地的故事。一次,他乘坐的科考船经过浮冰区时,进水口被碎冰堵住,李伟没有一丝犹豫,穿好防水服,两腿浸在0℃以下的海水里,一点点把碎冰渣掏干净。

    每次去往极地,李伟都会因不能陪伴家人而纠结,孤独感时常袭来。然而,一旦发现了新的研究成果,他又会很快兴奋起来。

    起航、靠岸、做实验,这是李伟的日常。本次北极科考,60岁的他将在岗位上最后一次奔赴极地。他说,一次次为我国的极地探索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国家的海洋事业出一份力,让自己感到光荣和自豪。

    “我会站好最后一班岗。”站在“雪龙”船上,李伟态度笃定,“下船并不代表着结束,我依然会继续做极地领域的研究。”他说,以后的日子里,他会坚守在科研后方。

    鞠茂伟:希望海洋微塑料问题能引起高度重视

    作为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海洋微塑料监测小组的队员,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博士鞠茂伟知道,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他将与海洋微塑料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据统计,世界大洋目前漂浮着至少5.25万亿颗塑料微粒,重达26.9万吨。全球每年会有成百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海洋生物误食塑料垃圾导致死亡的情况屡见不鲜,贝类、软体类生物中相对含量较高,一些小的塑料颗粒会进入海洋生物的组织、器官,引起病变。鞠茂伟说,被海洋生物摄食后,最终会通过食物链对人体造成潜在影响。

    鞠茂伟介绍,队员们会在现场采集北极海域的海水、沉积物、生物体、海冰、海洋漂浮垃圾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从而获得北极、亚北极海域微塑料污染状况的时空分布、变化趋势及主要来源等情况。

    此前,鞠茂伟的研究方向是城市和农村垃圾处理。“海洋垃圾污染和陆地垃圾污染的关系密不可分。”鞠茂伟说,海洋垃圾有80%来自陆地,陆地垃圾管理和处理不善,导致海洋垃圾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而海洋垃圾的防治工作需要贯彻“陆海统筹”理念,从陆地加强垃圾的污染防治,减少和阻止塑料垃圾进入海洋。

    魏泽勋:我越来越喜欢海洋

    作为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的首席科学家,魏泽勋的主要工作是协调领导和考察团队,制定和执行考察计划,完成考察任务,取得高质量的考察成果。

    魏泽勋主要从事海洋环流和潮汐潮流的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一定影响的成果。成绩的取得大概还是源于内心的“喜欢”——和海洋打了20多年交道后,魏泽勋越来越“喜欢”海洋。这种喜欢,绝非“一见钟情”,而是“日久生情”。

    工作后的第一次出海,魏泽勋至今难忘。“对大海未知的恐惧,充斥着我全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最难受的还是晕船,“船稍微动一下就想吐,但船上工作一个萝卜一个坑,又不能休息,只能边吐边干。”这样的时候,他也曾抱怨、甚至后悔过。但每个航次结束后,还是会一遍遍怀想那些与队友同舟共济的日子。他知道,选择了海洋科学研究,就注定一生将与大海相依相伴。“事业在这儿,就应该去做。”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魏泽勋常常觉得,艰苦可以磨砺人的意志,尤其当一个人正处于青年的时候。“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上取得任何突破和进展,都是非常幸福的事儿。”而那种幸福的喜悦,在他看来是常人无法体会的。

    魏泽勋有个遗憾——多年来,虽然自己走南闯北,“征战”大洋,却从未登上过“雪龙”船参与极地科考任务。

    这一次,他终于如愿以偿。

    正如魏泽勋所说,艰苦可以磨砺人的意志,尤其当一个人正处于青年的时候。

    观察君在此次科考人员名单中发现,不少都是90后,年纪最小的刚满23岁。“这让我们感到振奋,青年一代科研工作者站到了舞台中央!”魏泽勋说。

    青年科考队员为“海洋强国”代言:

    在海洋事业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7月20日,在“雪龙”船睡了一宿的钟强强起了个大早,他迫不及待地穿上科考服,到甲板上眺望远方,想象着前往北极这一路会遇到的故事,“探险未知奥秘,想想就很兴奋。”

    钟强强是华东师范大学同位素海洋学专业的博士生。每天早上6点,别人还在睡梦中,他会准时推开学校实验室的大门,直到宵禁才离开,他喜欢称自己为“海洋人”,“这是我们生活的常态。” 

    20年前,班主任问钟强强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他毫不犹豫——“成为一名科学家”。如今,他觉得距离这个梦想越来越近,更要大步向前,“逛街、看电影,这些都是别人眼中的乐趣,而泡在实验室,看到分析了很久的数据终于有了成果,那才是属于我的快乐。”

    2016年9月,第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席卷上海,多数人关紧门窗,躲避风雨,钟强强偏要穿好雨衣、带齐设备,逆着人群走进雨中,收集实验所需的雨水,即便全身都被淋湿,他也毫无怨言。

    厦门大学海洋化学专业研二学生陈梦雅这次赴北极的任务是研究海洋中的化学物。在学校,她每天除了阅读文献、处理数据,时间几乎被实验填满。 这次北极行,她还有个艰巨的任务:搜集100桶海水。这些海水被运回实验室后,她至少要用一个月的时间处理——加热、过滤,守在仪器旁,每隔半小时就要记录一次状态…… “并不觉得这是负担,如果一天没做实验,倒是觉得很难受。”

    1988年出生的韩笑,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一位青年讲师。“人们常说,中国的版图像一只雄鸡,但在我们哈工程人的眼中,它更像是熊熊燃烧的火炬。”站在“雪龙”船上,他举了个颇为生动的例子,“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就是这把火炬的托盘和手柄。”

    他每天和“水声”打交道。韩笑说:“水声非水生,不是研究水中的生物,而是研究声音在水下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这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他将开展极地冰下噪声场、声传播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揭开北极声学的神秘面纱。

    韩笑能强烈地感受到学生们对海洋的热情,但他也表示:“跟欧美等发达国家比起来,我们的海洋人才储备还严重不足,技术和装备上也有不小差距。”他希望,海洋科普教育,要从小学抓起。“党的十九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要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我们不仅有辽阔的内陆,还有广袤的海洋,培养更多海洋人才后备军。”

    这个想法和陈梦雅不谋而合。她的理想是像韩笑一样,成为一名海洋学领域的教师,凭借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洋的魅力,吸引更多青年研究海洋,发掘海洋中潜在的能量。钟强强也希望,投身海洋强国建设的人越来越多,在新时代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李想 郭佳立;中国海洋报记者郭松峤 路涛 汪南)

【编辑:唐红】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