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生最高荣誉获得者韩京俊毕业了!——遇到对的人,做了对的事

2018-07-14来源: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

    编者按

    如果说,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群贤毕至,俊采星驰,那么“学生五·四奖章”的得主则是群星中的璇玑玉衡,漫漫星辉不可夺其光。

    因为,这是北京大学授予学生个人的最高荣誉,从奖项设立至今整整20年中,本科及研究生获奖者总共仅有101名

    每一名获奖者都不仅在各自的学术领域有着远超于年龄与资历的造诣,更在其他多个方面发展突出,一专多长。

    韩京俊,无疑是第十一届五四奖章获得者中一颗闪亮的星:师从田刚院士与许晨阳教授,被国际符号计算领域的顶级专家认为是符号计算方向的天才大一时,就解决了著名数学家杨路教授在《中国科学》上提出的公开问题。读博期间,在代数几何这一数学核心领域完成了数篇有质量的论文。临近毕业,获得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美国犹他大学、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研究机构的青睐,最终选择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继续从事代数几何的研究

    昨天,韩京俊作为毕业生代表,在北大2018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发言:在燕园,我坚定了自己的理想,逐渐学会了独立思考,更遇到了对的人......我是指遇到了尊敬的老师与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就随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他的故事吧!

    韩京俊在2018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

    韩京俊在“学生五·四奖章”答辩现场

    数学,你好

    幼年时的九九乘法表,为韩京俊开启了数学世界的大门。

    大概四岁时,母亲无意间和他提起了九九乘法表,并简单讲解了前几个式子的推导原理,他知道后觉得很有意思。

    第二天在幼儿园午休时,小韩京俊躺在床上,自己推出了表里剩下的内容

    “回去告诉我母亲,她还不相信,以为是别人教我的。”

    上学后,韩京俊对数学的兴趣愈加浓厚。

    从小学开始接触数学竞赛,一路保送上来,也很自然地在大学选择了数学专业。

    为什么会选择来北大?

    韩京俊回答道:“初三时听说北大数学系是国内最好的,所以当时就很想来,觉得这里是学习数学的圣地。”

    他回忆说,当时招生老师还问他对非数学学科有没有兴趣,他坚定地回答自己只想来北大数院;出身于医生世家,家里人更希望他学习医学,这一建议也被他拒绝了。

    他的执着缘于对数学简单又深切的热爱,“我接触过的学科中,数学最有意思”,从小到大,一直未变。

    韩京俊在“学生五·四奖章”答辩视频中谈数学

    从符号计算开始

    本科阶段,韩京俊跟随数学科学学院信息科学系的夏壁灿教授从事符号计算方面的研究。高中学习竞赛时对不等式的着迷,为这一选择埋下了种子。

    不等式的机器证明令他感到十分神奇:“就是设计一个算法,随便输入一个多项式不等式问题,理论上程序都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告诉你这个不等式是否成立。”

    他想弄清楚这些程序背后的数学原理,高中就在网上和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一些学者有过接触;大一时,就解决了著名数学家杨路教授在《中国科学》上提出的公开问题。

    “非常巧的是,夏壁灿老师是杨路老师的学生,杨老师就把我推荐给了夏老师。”

    本科四年,他不但明白了那些原理,还自己做出了一些改进。他在符号计算领域的顶级国际期刊Journal of Symbolic Computation与顶级会议ISSAC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后又受邀成为该杂志与会议的审稿人。

    对于他的科研成就,导师夏壁灿教授曾欣慰地评价道:“他的本科生科研成果是我指导过的学生中最优秀的,他也是我在北大所遇见过的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田刚老师师门合影

    转变与挑战

    虽然已在符号计算方面小有成就,但他并未受到之前成功的羁绊,博士期间毅然转变了研究方向。

    “本科做的虽然也是数学,但属于计算机数学,和纯数学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纯数学的那种自然美,所以博士又回去学基础数学了。”

    另一方面,计算机数学所用的知识相对比较基础,大多是20世纪之前的数学,希望接触一些现代数学也是他转方向的一个理由。

    为了挑战自己,韩京俊选择了数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学习难度较大的代数几何为研究方向,师从于田刚院士和许晨阳教授。

    博士论文答辩后和导师田刚院士合影

    万事开头难,博士刚开始他还是受到了不小的打击,“感觉自己以前学的是假数学”。

    谈话中,他提到了一本代数几何方面的入门读物Graduate Texts in Mathematics 52,这本书他总共花了两年时间才读完,书页已被翻得破烂不堪。后续,还需要读难度更大的书籍与前沿的论文。

    面对巨大的压力,他及时调整好了心态,让曾经的失败成为了后来成功的垫脚石。

    博士第四年,他开始做代数几何研究;经历了长期的积累,风雨过后终现彩虹。他完成了数篇有质量的论文,多次受邀赴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犹他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讨班汇报工作,在多个国内外会议上作报告。

    “他的科研成果确实达到了国际化的水准。”导师田刚院士曾这样评价。

    Poincare数学所合影,左三是韩京俊的导师许晨阳教授

    韩京俊挑战困难的决心给另一位导师许晨阳教授留下了深刻印象,许老师说,他的研究课题都是自己找到的,很自然地实现了学生与研究者之间的转换

    并且,他始终关注研究领域一些最核心的问题,一直围绕着这些方向从事研究。

    说起自己的成就,韩京俊认为灵感和正确的方向很关键:“数学研究和一些做实验的学科不太一样,灵感来了你可能就能把一个问题想出来,但是来不了,可能一辈子都做不出来。选择做什么问题也很重要,有些问题可能无法用现在的工具解决。”

    多与人交流,可以受到许多启发。韩京俊说,不同人的优势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与合作者讨论可以找到新的思路。“而且几个人一起做,互相勉励,会让人觉得不孤单。”

    当然,导师也对他帮助很大。 

    除了要学会与人合作,韩京俊认为做好科研还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研究问题时一些思路受挫是正常的,不能太急功近利,要慢慢来。

    除此之外,他也很欣赏导师田刚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成功是锲而不舍的积分。”有些问题可能一时没思路,但如果坚持思考,或者一直留意,或许过一段时间在做其他问题或读到别人的工作时会得到启发。

    读博期间,他有一年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学习,由此体验到了国内国外两种科研生活。

    韩京俊感到,国外学术活动更多一些,能接触到比较前沿的东西。所以,他接受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J.Sylvester助理教授的职位

    “想多学点,出去看一看,以后有机会再回国。”

    韩京俊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图书馆

    韩京俊在普林斯顿大学代数几何seminar上作报告

    愿作领路人

    科研生活之余,韩京俊喜欢历史和体育,还把比较多的时间花在了给中学生上数学课上。

    2017年,他受复旦大学姚一隽教授的邀请,成为奥赛国家集训队教练组成员,是教练组唯一的在读学生。

    “从2015年开始,中国队就一直屈居于美国队之后,我想看看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中国反超美国。”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该年中国队战胜了美国队,取得了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

    韩京俊还利用闲暇时间写了40万字专著《初等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这部书是他多年的心血,从高三暑假开始动笔,第一版在大二暑假出版,后又在博二时出版了第二版。现在,精益求精的他仍在不断地修改,“一件事既然做了,就努力做好”

    韩京俊撰写的40万字专著《初等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当教练、写书,这些经历对他本身可能帮助不大,但能对中学生有帮助,他觉得就是值得的。

    韩京俊调侃道,希望自己作为“人贩子”,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同学将来从事数学研究,推动我国基础学科的发展。

    说起这次评选学生五·四奖章,韩京俊坦言他在申请之前还是有过犹豫的,北大有这么多优秀的学子,自己够格吗?不过也在燕园待了九年了,就当留个最后的念想吧。

    能获奖,他感到很是幸运。突然间成为焦点,给了他一定的压力,但更多的是动力,会鞭策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2013年硕博杯团体四强合影

    北大:最正确的选择

    最后我们聊起了北大。

    韩京俊说,来北大是他人生中最正确的几个选择之一。

    本科期间,能和全国各地的精英们一起学习;博士期间,能在儿时偶像田刚老师门下学习,圆了多年以来的梦想;另一位导师许晨阳老师也对他影响很大。

    北大九年,他认为最圆满的事就是“挺过”了博士阶段,战胜了自我;比较遗憾的地方在于自己没能多参加社团活动,结识更多的同学。

    园子里他最喜欢的地方当属数学中心全斋。

    “那里环境很好,很安静,离未名湖也近,累了可以去湖边散散步。”

    对于即将进入园子的2018级新生,韩京俊有着这样的寄语:北大提供了一个很自由的平台,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在最好的青春时光,在燕园活出自己的精彩。”

    韩京俊在法国开会期间登山留影

    坚持心中所爱,他牵手数学,一次次突破自我;追逐更远未来,他敢于挑战,科研路上一路远行。

    兴趣为帆,努力为桨,乘风破浪,且歌且行。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珍惜在燕园的点滴光阴,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人物介绍

    韩京俊,男,数学科学学院2013级博士生。

    北京大学“学生五·四奖章”获奖者,主要从事基础数学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6篇,出版40万字专著《初等不等式的证明方法》。曾获共青团中央主办的“中国电信奖学金天翼奖”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标兵、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秀毕业生、“挑战杯”——五四青年科学奖竞赛特等奖、校长奖学金、三好学生、创新奖等二十余项荣誉和奖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学数学》丛书编委,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教练组成员。已接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 J. Sylvester助理教授职位。

    文字:王莹洁

    编辑:程格格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李香花

【编辑:董志成】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