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车“二押”?这其中有你看不到的风险和隐患

2018-05-11来源:新华网

  “车辆按揭还没还清?急用钱?没问题,借钱找我们,月息只要×分起。”经常使用民间借贷的朋友对于这样的推广短信内容并不陌生。相较于房产抵押,车辆具有较为灵活的变现能力。但也正因为有手续简单、变现难度低等特点,将车辆二次抵押甚至多次抵押的情况屡见不鲜。“二押”的风险有多高?隐患又有哪些?“中国网事”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一辆车可以抵押多次 借款半小时极速到账?

  汽车是很受P2P平台欢迎的抵押物之一。据联众金融创始人李明昊介绍,这是因为车辆作为抵押物,流通性好,一些用户数大的车型也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平台处置风险较小,另外“车抵贷”的贷款年化利率更是可达20%以上。它兼具利润好、门槛低等特点,所以车抵贷在P2P平台上较受欢迎。

  据业内人介绍,办理车辆抵押贷款的正规操作流程是:平台和借款人先看车,然后到车管所做汽车抵押登记,接下来签订借款协议,再进行放款。一般来说,车管所只给办理一次抵押。

  车管所不给做二次抵押登记的本意是为防止过度抵押,但实际操作中,一些“二押”行为往往绕过这套风险控制机制。一些机构愿意给车辆提供“二押”。

  记者以急需贷款的车主身份联系了一家位于北京的车贷公司,该公司的宣传广告宣称能够提供车辆“二押”服务。当得知记者要用月供车贷款时,客服表示:“可以操作,但是利息要高一些,如果离还清贷款时间还长,月息可能在2分左右。”客服还表示:“因为是按揭车,还拿不到机动车登记证书,因此需要留下备用钥匙,还需将车开到公司安装GPS,以免欠款跑路。”

  在安徽一家车贷公司,记者询问能否以一辆市价50万元刚按揭还贷3个月的车“二押”借10万元,该公司蒋经理爽快表示,不管押不押车都可贷款,公司是自有资金,最快半小时放款。

  蒋经理说:“不清楚你前面在哪里贷的款,所以要押车,月息2分,还需要缴停车费500元,一个月还2500元。如果能证明在汽车金融公司或者银行贷的款,那车可以开走,不过月息要提高到3分5,还需要交1500元的GPS安装与使用费。”

  如果没钱还了,车怎么办?

  据业内人士介绍,正常来说一辆车“二押”时的权值不会超过之前抵押后车子剩余的价值。例如一辆价值10万元的车,如果已经找一家金融机构贷了6万元,那还有机构愿意贷3万元给借款人,这也避免了债权人之间发生纠纷。如果借款人还不上钱,就把车子处置掉,两家贷款机构分钱。

  但在实际中,由于车管所只有一次贷款记录可查,贷款公司经常无法真实判断一辆车到底是做了几次抵押。所以有些公司在接受“二押”后,会把车子扣押下来,这样万一借款方出现问题,公司能够通过处置车辆变现。

  但这种形式做着做着就变了味,这是由于车贷领域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那就是不论这辆车之前的抵押状况如何,车在谁手里,谁就能处置。

  业内人士介绍,一些贷款公司对“二押”车辆放款时,会直接将车辆封存保管,一旦发生借款人跑路的情况,拥有封存车辆的债权人会立马联系“收车人”(专门收购多次抵押车辆的中间人),将车辆作为“黑车”销往外地,以获得优先偿债权。

  但这类行为存在风险,从法律意义上讲,这种行业内约定俗成的做法不妥。“如果车辆抵押权经过登记,时间上也更早,即使车主再用车辆进行质押,这时经过登记的抵押权效力也优先于质押权。”上海善法律师事务所律师秦裕斌介绍说。

  因此,处置质押车辆成了“黑色产业链”。债权人经常会争夺车辆实际控制权,甚至上演“抢车戏码”。“车在谁手上,谁借出去的钱才会稳。”业内人士表示。

  成立联盟?出台政策? 如何让各方走向“共赢”?

  一位多年从事车贷业务的业务员向记者透露,虽然一些P2P平台上的信息显示,一辆价值几十万元的车只融资几万元,看上去风险可控,利率合理,但实际上这辆车可能在多个平台做过抵押。如果融资的总金额超过质押车辆的实际价值,借款人还不清贷款,这就会产生坏账。

  另外,为避免“二押”给P2P行业造成损害,一些P2P平台成立联盟来抵制“二押”行为。2016年6月,网贷天眼、微贷网等车贷平台成立“车贷联盟”,成员间共享数据。

  “现在几家大的P2P平台在拒绝车辆‘二押’上做得都还不错,但也不排除一些被大平台回绝又急需用钱的借款人向民间金融机构求助的可能。”业内人士介绍,“民间线下的‘二押’,目前还难以完全监管。”

  今年5月4日,中国银保监会、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立从事或者主要从事发放贷款业务的机构或以发放贷款为日常业务活动”,“民间借贷中,出借人的资金必须是其合法收入的自有资金”。相关政策的落实,对于线下“二押”借贷行为将形成有效抑制。

  此外,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于百程提醒消费者,要严防“套路贷”混入“二押”行业,作为消费者,要警惕“借款公司故意设置陷阱,引诱客户违约,再以此为借口强行收走车辆”的伎俩。

【责任编辑:王京辉】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