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遗址:我们一直害怕被遗忘

2018-05-08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杨雪梅

  近日BBC的新版九集纪录片《文明》受到追捧。和上世纪60年代推出的、当年堪称BBC历史上最具野心的系列纪录片《文明》相比,新版的《文明》涵盖6个大陆、31个国家,展现了许多较新的研究成果。

  在第一集中,主持人把我们的视野拉回到十万年前的洞穴遗址。布隆伯斯洞穴距离南非南海岸角300公里,考古学家在这里不仅找到了大约十万年前人类居住过的证据,而且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菱形装饰图案。1993年,南非国家博物馆考古学家在山洞中发现了两块长约6厘米的赭石,上面有清晰可见的、纵横交错的连续刻痕,形成“×”形状的交叉线条,其中一些图案还被一条水平线横贯,创作时间可追溯至77000年前。这或者是计数单位,或者是传递某种信息的语言,在今天看来是一种装饰性的图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体现的不是与吃住相关的功能性需求。在《文明》纪录片中,主持人认为这是一种设计,它宣告了文明的开始。

  其实,考古学家还发现,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已经懂得用赭石和融化的骨髓脂肪制成复杂的混合颜料,这需要从远方选取原材料,有意识地锤碎、混合,而有目的地进行创作更是体现了抽象能力和审美能力,这是人类进化的一大步。山洞里的遗迹之所以可以保留至今,是因为在漫长历史中,风不断把沙子卷入,将整个空间封闭起来。

  在这个洞穴被发现之前,这类工具和艺术品在欧洲最古老案例的年代是约4万年前,比如西班牙的艾尔卡斯提罗,在这个石洞的岩画上,发现了各种连续的红色的圆圈和所谓的手板画,那时并没有画笔,人类应该是将涂料咀嚼后与唾液混合在一起,然后喷到岩石之上。

  手板画或者手印图案,被认为是人类早期记录自己的一种方式,他们把手放在洞穴的墙壁上,然后用红色或褐色的颜料向手吹拂,最终形成手印的图案,它体现的是人类渴望被世界发现、被永远铭记的冲动。前几年澳大利亚与印度尼西亚的考古学家在印尼苏拉威西岛发现了同样的洞穴岩画。科研人员对覆盖在岩洞内一些人类手印上的类似钟乳石的物质层进行了定年分析。结果显示,一个用颜料向手吹拂而成的图案,距今至少39900年,而另一幅猪形的图案则至少有35700年之久。数十年来,古代人类岩画的线索主要存在于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科学家们一度认为人类艺术的最早萌芽可能是从西欧地区开始的。印度尼西亚的发现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199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洛斯马诺斯岩画位于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它直接就被称为“手洞”。洞穴的岩壁上画了多种多样的手,手印有黑色的、赭色的、紫罗兰的、黄色的和红色的,看上去仿佛是分布于一个多枝杈上的多彩树叶。岩壁上还刻画着当地的动物和神圣的象征。

  除了以上提及的洞穴遗址,《文明》中着重提到了对毕加索等艺术家影响深远的阿尔塔米拉洞窟。这是1869年由考古学家马塞利诺·德桑图奥拉发现的,1879年发现了第一批绘画,起初,由于这些绘画艺术高超曾一度引起专家们的怀疑。该洞窟长1000米,深邃而曲折,150多幅壁画集中在长18米、宽9米的入口处,为公元前3万年至前1万年左右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绘画遗迹。洞顶和洞壁有非常密集的动物画像,如野牛、野马、野猪、猛犸、山羊、赤鹿等,多以写实和重彩手法刻画动物形象的千姿百态,它们有站立不动的、有高速奔跑的、有静卧养神的,栩栩如生。壁画颜色取于矿物质、炭灰、动物血和土壤,掺和动物油脂,以红、黑、紫为主,色彩浓重,艳丽夺目,达到史前艺术高峰,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纪录片中提到一幅命名为《受伤的野牛》的岩画,画中野牛四肢蜷缩在一起,头深深埋下,背高高隆起,显示出因受伤而痛苦不堪的样子。造型基本写实,并带点夸张,显示出原始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仔细观察,画的边缘都有线条状的刻痕,沿刻痕是黑色的线条,专家推测,这些作品很可能出自一个或几个绘画高手。他们先用坚硬锋利的石器在岩石上刻出动物的轮廓,然后用黑色勾边,再用红色和黑色等颜料着色。早在1985年,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就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遗产名录。

  洞内有史前人烧烤食物和生火取暖的石灶,灶底余烬痕迹尚清晰可辨。最新的发现是由动物的角和骨头做成的乐器。秃鹜笛子,像我们在中国的贾湖发现的古笛。还有一种称为吼板的乐器,在挥动它的过程中会发出声音。考古学家认为,这个洞窟相当于过去的教堂或者寺庙,是一群人聚集的地方,绘画、音乐都是神圣仪式的一部分。

  2017年底在上海举行的世界考古论坛上,法国波尔多大学伊科·盂拜尔教授汇报了法国西南的布鲁尼克尔洞穴遗址。他们团队的研究成果曾经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个洞穴距地表深达330米,洞穴中的石笋甚少有完整的,基本都是碎块,明显是被打碎并截断所致。半数残块都是石笋的中段,石笋碎块有长短两类,其各自长度均有统一标准。这些测量和测试结果都表明这是一处人为工程。洞穴中发现了18处用火遗迹,6个石笋结构中都有用火痕迹和包含火烧遗存的区域。石笋圈中还发现十几枚黑色骨骼残片。对这些发红或发黑的区域进行的地磁测试确认了这些遗迹都经过加热,这些遗存显然是人类加热所导致的。破碎石笋的有序排列和数处用火痕迹表明这是人类活动的遗迹,最终测年为距今约17.6万年前,属于早期尼安德特人生活的年代范围,此处遗址因而成为人类活动形成的最古老的有准确测年数据的遗址之一。

  布鲁尼克尔洞穴遗址的发现,其意义在于,根本性改变了我们对尼安德特人认知和社会组织的认识,之前几乎没有尼安德特人工构造的遗迹发现。一般的认识是现代智人才有更高的认知能力做这些事,而尼安德特人则没有,所以最后是现代智人生存下来,尼安德特人则节节败退直到最终消亡。布鲁尼克尔洞穴遗址的系统测年结果近18万年,那个时候欧洲只有尼安德特人存在。

  洞穴遗址是保存古代人类堆积的最佳场所,没有这些完整的保存,我们对人类进化的理解永远是片面的。比如布鲁尼克尔洞穴遗迹距地表300多米深,显然不是人类居住的场所,这些环形构造或许有礼仪、宗教的意义,在黑暗的深洞中也许曾经进行过许多次神圣的仪式活动……

  自19世纪中叶现代考古学诞生以来,对于洞穴遗址的基本理解仅仅是早期人类居住的场所。过去20多年来,随着更多的考古新发现和研究思想的转变,对洞穴遗址的研究和认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洞穴遗址不仅仅是居住的环境,也有别的用途和功能,包括礼仪、墓葬、宗教等等。

【责任编辑:王菀】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