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青春最幸福】全国人大代表走进清华分享奋斗故事

2018-03-17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蒋肖斌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

    背着一把吉他,穿着一身朴素的便装,全国人大代表、神曲乐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郑传玖,就这样来到清华大学,和学生们分享了自己从打工仔创业成为企业家、又从广东把企业迁回家乡贵州正安的故事。

    3月14日晚,5位全国人大代表与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来到清华大学,参加由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宣传处与清华大学学生教育扶贫公益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两会代表进清华”活动,共话“新时代青年责任”,郑传玖就是其中之一。“太潮了。”一名学生和同学咬耳朵,“我还没见过这么酷的人大代表。”

    上世纪90年代初,郑传玖到广东打工,一路打拼,做到了管理层。但他不甘于一辈子如此,决定和几个老乡合作创业——制作吉他。创业之路筚路蓝缕,公司遭遇过濒临破产的危机,摸爬滚打,现在已经成为6个品牌的代工厂。郑传玖还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品牌,欲与国际知名品牌一争高下。

    2013年,郑传玖主动把工厂迁回家乡,并带动了许多吉他企业一起迁移,在当地产生了一个吉他工业园,带动家乡父老就业,正安县也被称为“中国吉他制造之乡”。不仅如此,郑传玖还自掏腰包成立基金,供当地贫困家庭的孩子念大学。“家乡生养我,又对我的企业有政策优惠,我本该有所回馈。”郑传玖说。

    在活动现场,郑传玖邀请一名会弹吉他的同学演奏了一曲水木年华的老歌。他也给自己立下了一个小目标:“学会弹吉他,明年来两会,弹给大家听!”

    身穿苗家服饰的杨昌芹是这次参加分享会的代表中年龄最小的,但90后的她已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的传承人和一家竹艺公司的创始人。在本届两会的“代表通道”上,她展示了从家乡带来的竹编杯套,惊艳全场。

    杨昌芹给学生展示了竹编的手提包,分享了自己从一名中专毕业生成长为非遗传承人的经历。她15岁初中毕业,因家庭贫寒辍学外出打工。一年后重返学校,学习竹编工艺技术,2008年成立竹艺公司……

    随着赤水旅游业的兴旺,竹编作为特色工艺品受到市场青睐。杨昌芹在当地开展免费培训,传授近千名村民竹编技艺。在杨昌芹的公司,固定工人有20多名,大部分都是留守妇女。而凭借电商的发展,她还带动了300多户村民脱贫致富。

    一名大一学生在今年寒假时接触了湘西苗绣,他向杨昌芹提问:“我发现机器生产的苗绣占领了市场大部分的份额,竹编和苗绣都是‘非遗’,工厂产品和手工艺品如何做到和谐共处?”杨昌芹回答:“两者各有市场需求。机器制作在细节表现上不如手工,手工艺品类似私人定制,在追求个性化的时代,其精致与蕴含的智慧,是机器永远无法复制的。”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万山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负责人华茜一开口就挺激动:“当年没考上清华,现在有机会和清华学生坐在一起分享成长经历,一生足矣。”

    华茜讲道:“我大学毕业第一次创业就遇到挫折,几十万元全被人卷走了,但还是坚持,在网上卖蜂蜜,由此进入了电商领域……”2015年,华茜加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为当地村民提供免费代购服务。她先后成立了创业指导中心、妇女创业孵化中心,带动了100多名农村青年创业。

    青年的责任除了共同奋斗,还有对人民的善良与守护。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仡佬族教师石慧芬从事特殊教育18年,她所带班级的学生都是聋哑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石慧芬平时带孩子们乘公交,教他们自己付车费、和别人交流、逛菜市,培养了特殊孩子的自信心。

    石慧芬说:“如果你想要帮助特殊儿童,可以适当学一点手语,和他们交流,有机会的话,当他们长大后,给他们提供就业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查艳分享了两个小故事:一名患者在意识不清醒时把医生揍了,事后忙不迭地道歉,医生没有一句抱怨,继续完成手上的治疗工作;还有一名病人被病痛折磨得想轻生,为了防止他做傻事,病房护士在门口守了一夜,第二天护士仍然继续工作。

    查艳说:“医生和护士,都是我的同事。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默默奉献的担当。这也正是我希望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具备的精神,忠于职守、为之奋斗。”

    “我是1981年来清华读书的,那时候你们都还没出生。”这段开场白来自全国政协委员、贵州新基石建筑设计公司董事长刘颖,她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清华学姐。刘颖对学弟学妹们说:“你们很多现在是本科生,但总有一天会走出校园,我希望大家能放下光环,以全新的自我投入到社会中,努力将自己打造成品牌。无论如何,永远不忘清华校训——对清华人来说,自强不息相对容易,厚德载物就需要更多努力。”

【责任编辑:产娟娟】

曹林说会:网约车为什么成不了中国第五大发明?

热点新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