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吃货吃着吃着就开启了创业之旅

2018-03-01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中青创家 谢宛霏 陈燕南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逛商场不再仅仅为了购物而是冲着美食而去?从什么时候起,我们闲暇时会追追网红餐厅,刷刷外卖App?随着互联网发展和消费升级,“吃”,已从一日三餐演变为经济现象:新的商业模式兴起,新行当炙手可热,新职业让人趋之若鹜,与“吃”有关的创业创新层出不穷。

  路途之上,行色匆匆的已经不只是人,食物也在传播流转,聚散之间,衍化出不同的形态和风味。我们的“胃口”有多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仅餐饮业收入就接近4万亿元。其中,有不少吃货吃着吃着就开启了创业之旅,吃出了新高度。

  90后清华博士辍学卖零食

  美食是所有吃货的软肋。如果你有个吃货女友,那么美食是最容易哄她开心的礼物。但如果每次送的总是那些常见的东西,是不是会有点乏味?或许那些罕见又好吃的零食才是更好的选择。

  看准商机的90后疯兔盒子创始人吴文迪就此走上了创业之路。吴文迪是个典型的吃货,零食的爱好者,从他微胖的身材和呆萌的气质你就能看出来。

  吴文迪曾因成绩优异,被保送至清华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后来他入了美食的坑,决定辍学创业去卖零食。他说,在清华的学习生活中培养的“刨根问底的学术精神”,没有用到科学实验上,倒是用到了平时品尝进口零食上。能买到的、热销的零食他基本尝了个遍,发现还是有些进口的零食更好吃。可是这些进口零食只有少数能进入国内的商超,因为对于销售商来说,卖一款产品所需要的广告投放、渠道铺货的成本是很高的。对于消费者来说,花了不少钱买了不认识的零食,结果发现不是自己喜欢的味道,不好吃只能扔掉,也很可惜。

  吴文迪想到一个解决办法,他把自己吃过的特别好吃、又难以买到的零食选出来,化整为零、拆掉包装盒,把小包装、多品类的零食组合在一起,用好看的零食礼盒重新包装起来销售。这样,对于买家来说,可以花更少的钱、品尝更多的零食。而对于零食厂商来说,也可以用较低的成本打入中国市场。

  不过吴文迪并没有贸然去做,而是选择用众筹去试水市场。结果项目非常成功,他也获得了第一笔天使投资。这更加坚定了他做这件事情的决心。

  如果把爱好作为自己的事业是很多人一生的追求,那么吴文迪应该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我们的优势就是我们更懂消费者,因为我们自己就是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的,而且还都是一群资深吃货。”他拿着他们的网红产品说:“你看这个盒子,名字叫包养你,适合送女朋友,还有个盒子叫苟富贵勿相忘,适合送基友。这些细腻的情感,没上过大学的传统零食店老板真的无法理解。我们的产品从外面的包装盒,到里面的零食选品,都是根据年轻人的个性来定制的。”吴文迪认为,年轻人的消费品,就应该由年轻人来做,能把年轻人握在手里的,才是未来。就像疯兔盒子的愿景:“生而为吃,向远方。”

  “吃”出妈妈的味道

  无独有偶,经过了长达4年的研发,走遍了全国各地,吃遍了9000多家的特色饺子馆之后, “吃货”李恒创立了小恒水饺。

  “最好吃的饺子就是家里做的饺子。就像我妈妈如果给我包饺子,一定会很早去超市买最新鲜的菜,最新鲜的肉,用花生油给我包。”李恒很爱妈妈包的水饺,他直言自己是个吃货,选择水饺创业,也是以情怀为主。

  在他看来,饺子可以成为像汉堡包一样的国际快销品牌。小恒水饺拥有自己的中央工厂,带有互联网基因、垂直电商、冷链配送,“家的味道”是小恒水饺的核心思想,也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做出让人想家的水饺,李恒为此一天吃5顿饺子试味。

  李恒认为,新的餐饮行业正在崛起,很多新品牌出现,老品牌也在积极转型。得益于市场足够大,新一代餐饮品牌有很大发展空间,吸取老品牌多年的品牌知名度积累和经验、用户、资源积累;顺应新一代80后、90后、00后的餐饮消费观。未来十几年,一些老品牌可能会被一些新品牌盖过。

  小恒水饺于2014年8月成立,是一家主打O2O模式的互联网水饺品牌,线下堂食店,线上外卖店。截至目前已获得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真格基金、险峰华兴、青松资本、著名消费品投资专家“快刀手”朱拥华以及竞技创投领投,品牌估值3亿元。整体的订单量及销售额线上占整体的30%,线下占70%。其线上是线下的补充,还是主要以线下堂食为主,线上基本是入驻各大外卖平台。

  “吃饺子是件时尚的事”。小恒水饺的目标,就是互联网+传统餐饮,提供优质、快捷、健康的餐饮解决方案,创立一个代表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国人快餐品牌,把小恒水饺打造成像麦当劳、肯德基这样开遍全世界的餐饮企业。小恒水饺要成为中国餐饮的名片,变成中国文化的缩影走出去。

  把中国美食搬到英伦

  吃货的力量绝对是不容小觑的,无论走多远,吃都是第一“要事”。有两个80后吃货就在英国创办了第一个 “中国美食节”,四川火锅、重庆小面、上海生煎包、粤式流沙包、陕西肉夹馍……让身在外国的华人能吃到地道的中国味。

  3年前,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平面设计专业的汤子幕是伦敦大大小小各种美食节上的常客,韩国的、日本的、印度的、西班牙的、意大利的……

  吃了一圈之后的汤子慕却觉得隐隐的失落,因为看着别的国家的美食都站到世界的舞台上展示,而中国饮食文化却很少得到宣介。这也让汤子慕产生了自己办一个中国美食节的想法。

  也是那个时候,汤子慕碰到了他的合作伙伴唐诗,一个从小吃遍“满汉全席”,正在经营自己美食博客的资深老饕。

  对美食的追求和热爱早已潜移默化深入了唐诗的灵魂,于是办“中国美食节”的想法让两人一拍即合。他们开始企划、筹资、招商,靠着一腔热情,开始了“吃货”的创业。

  因为英国的中餐没有国内的地道,为了让美食节的游客吃到地道的中餐,他们从第一年开始就尽量邀请国内的餐饮商家来参展。

  唐诗从自己的家乡重庆找来卖小面的商家合作。结果没想到一炮而红,3天的活动卖了1000多碗,销售额将近10万元人民币。当时重庆小面在伦敦大受欢迎的消息也被时任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总领事洪婷娜得知,离任的时候还专门请那个小面师傅到重庆的英国领事馆做了一顿送行面。

  如今说起来唐诗依旧掩不住兴奋,家乡的美食受到世界各地食客的欢迎也鼓舞着她把这个事业进行下去。他们相信在伦敦这样一个世界性都市,“中国美食节”这个品牌早晚能打响,赞助商也会越来越多。

  三年的摸索尝试,坚持着一颗“吃货心”的唐诗和汤子慕的终于把中国美食节逐渐推向正轨。但站在伦敦这个世界文化融合的舞台上,中国美食节才算刚刚起步,离他们要把“八大菜系”都带到这里的终极梦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舌尖经济”兴起的背后是我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抓住消费者的“胃口”,瞄准市场的需求,改变供给质量和方式,根植于传统的“舌尖经济”自然会成为创新“主战场”。

  (文中内容综合自新华网、鸵鸟创投、金融界、中国侨网等媒体报道)

  视觉中国供图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责任编辑:王菀】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