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仍在边缘

2018-02-06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蒋慧明

  ◎蒋慧明

  处于“边缘”位置的曲艺,尽管时不时地会在娱乐话题中露露脸,却多半又与真正的曲艺无关。2017年的曲艺,有声有色亦有喜有忧,曲艺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亟待曲艺人躬身自省奋发图强,也期盼全社会的支持与关注。

  作为排头兵的相声

  曲艺的所有曲种当中,相声始终当仁不让算是“排头兵”,以至于一般人常有“曲艺即相声”的误读。相声人,相声事,电视里网络上时常照面,无非是娱乐大潮中溅起的浪花点点,唯独关于相声本身,众人皆怀“恨铁不成钢”之心态。

  2017年年初,老将出马演绎的两段相声引起关注——《新虎口遐想》(姜昆、戴志诚,央视春晚)和《躲不开》(刘俊杰、张尧,天津台春晚),可以说,这是两段并不新潮的传统相声,是对当前众多脱口秀式的、主题涣散、毫无章法的“伪相声”以及不痛不痒的电视相声的一次拨乱反正。重拾讽刺的利器,藉由凡人琐事引发关于生活世相、人情世故的多重思考,“沉沦”已久的相声终于为自己挽回了些许颜面。也因此,业内外就如何坚守相声创演的艺术规律、保持曲艺艺术的说唱传统等议题展开了讨论。“关注社会生活,回应大众呼声”,有着“饱满的精气神和喜剧性幽默”,成为各方共识。

  不过真正想出段好相声却并不容易。相声队伍逐渐壮大,各方也为此搭建了诸多平台。这一年,青年相声人才的频频亮相令曲艺舞台青春洋溢。“马季杯”首届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第八届天津相声节、第八届北京青年相声节等活动集中展示了青年相声队伍的进步与风采;非京津地区举办的如第九届“西岗杯”全国相声新人新作推选活动,“笑动魔都”大世界全国中青年相声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亦各有亮点。相声《假如没有这条路》《名扬天下》《梦想清单》《微微一信》等本年度出现的作品立意新颖、表演清新,是当代年轻人在相声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努力与探索。

  历经市场的淘洗,各地的相声小剧场在本年度呈现出新的态势,除了日常性的业务演出,还纷纷排演相声剧,如上海田耘社的《子曰》,天津谦祥益文苑的《后台之何去何从》等。嘻哈包袱铺和德云社分别拍摄大电影《兄弟,别闹》和《我要幸福》。

  冷热不均的曲艺

  2017年曲艺展演活动频繁,据不完全统计,由中国曲协主办或由各地曲协与文化主管部门联合主办的演出林林总总约有数十项之多,综合性的、跨地区的、主题性的,从中既可管窥当前曲艺发展现状,亦可发现长期存在的一些误区和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改善。比如有的节目语言过于直白,只是简单地图解政治,堆砌标语口号,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但缺乏艺术性表达;有的节目则存在过度创新的倾向,歌舞化、戏剧化、舞美化的痕迹较重,这种脱离曲艺本体特征的盲目创新,从本质上说也是缺乏文化自信、艺术自信的表现。

  由文化部、福建省政府主办的全国曲艺、木偶剧、皮影戏优秀剧(节)目展演当属本年度的重头戏。可以说,参加展演的60个曲艺节目,基本上反映了近些年曲艺创演的整体实力,例如长子鼓书《腊月天儿》,唱腔朴实,语言接地气;关中曲子《沙海情话》的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手法,苏州弹词《一串河豚籽》《西厢·回柬》中双声部的音乐处理手法等,都令人称道。但其中仍有个别节目存在着诸如“‘音乐化’创作、‘戏剧化’创作、‘方言’的去留”等关于“曲艺本体的保留与改进”的争议。

  创演活动的“冷热不均”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区不同曲种的发展现状上。不难看到,既有相声、快板书这些易于普及的曲种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也有一些地域性较强的濒危曲种由于鲜有人问津而几乎自生自灭。

  仅以评书为例,固然有北京评书日渐受到关注,影响日广的喜人局面,9月纪念“北京评书·宣南书馆”成立十周年暨首届“宣南书荟”系列活动的举办,年末“北京评书大会”正式登陆北京电视台,收视率不亚于电视剧或综艺节目。但同时也应留意到湖北评书、杭州评话等地方曲种的举步维艰。

  5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中国说唱文艺学会和浙江省文化厅联合主办的“中国浙江(杭州)全国曲艺大书(评书评话)传承发展论坛及观摩交流展演”活动,便聚焦当下较少受到关注的曲艺大书(评书评话),以专场演出的形式,荟萃了北京评书、湖北评书、四川评书、苏州评话、扬州评话、福州评话、杭州评话、宁波评话、绍兴评话和闽南讲古等多个曲种的代表性演员及其演绎的经典书目,观摩和研讨并举,学术与艺术互动。

  此外,由北京集贤弘艺文化中心策划组织的非遗项目全堂八角鼓专场演出分别在5月和12月上演,一票难求的火爆场面令人深思。可见,相对处于弱势的鼓曲艺术在群众中依然有着很深的影响力,像天津举办的首届“京津冀家庭戏曲曲艺大赛”、第三届“和平杯”曲艺票友邀请赛的热闹,以及岭南地区私伙局的普及等,都说明植根于民间土壤的曲艺艺术,从哪儿来还是得到哪儿去,曲艺创演的目标如果仅仅只是盯着评奖、晚会或电视栏目,势必会走向“此路不通”的死胡同。

  人才怎么办

  专业曲艺人才的培养一直备受关注。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教育峰会的召开,针对曲艺教育当下面临的现实困境展开了广泛研讨。与会者一致认为,作为民族的、本土的艺术形式,曲艺理应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少儿曲艺教育培训一直在各地较为普及,继北京戏曲职业学院正式开设曲艺系后,黑龙江省艺术职业学院、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扬州文化艺术学校等都于2017年度开始招收曲艺表演专业的学生。但是,呼吁多年的曲艺学学科“有实无名”的尴尬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可见,提升曲艺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依然会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要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曲艺传播手段日趋多元化和时尚化。网络直播使传统曲艺演出赢得更多层面观众群体的关注。此外,自媒体平台成为曲艺传播推广的新阵地,官方的、民间的大量微信公众号、微视频、微电影的应运而生,拓展了曲艺资讯的辐射面,当然,背后也难免存在版权意识淡漠,传播内容良莠不齐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规范与完善。

  传承与创新的课题始终伴随着曲艺的创作演出、传播交流以及理论学术等各个环节。尽管,本年度涌现的部分新节目如福州评话《风雨苍霞人》、苏州评话《战马赤兔》、单弦《母女情深》、谐剧《苦蒿妹妹》、二人转《龙蚌情》等,在保持曲种本体特色的基础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并在各级别的曲艺赛事中获奖,颇受好评。但不可否认的是,应景式的平庸之作或脱离曲艺本体的观念创新之作,仍屡见不鲜。

  本年度,又有几位德高望重的曲艺前辈辞世,令人扼腕之余,也更加突显曲艺传承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现实问题。这一年,纪念李润杰、蒋月泉、侯宝林、良小楼等数位曲艺大师百年诞辰的专场演出陆续在各地举办。表达崇敬缅怀之情的同时,曲艺人是否更应该反思坚守与回归对当前曲艺创演实践的重要意义。而前辈大家在处理继承与创新这对辩证关系时的游刃有余和精彩适度,不正是摆在眼前现成的宝贵财富吗?

【编辑:王煜】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