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答题内容不合格,路就走不远

2018-01-29来源:中国网 作者:含辰

  含辰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最近,“冲顶大会”、“百万英雄”等直播答题类APP备受青睐,玩家只需答对十二道题目便可瓜分百万现金,何况其中既可以邀请好友让自己有复活的机会,游戏问题的设置也会在不同场次中反复出现,甚至在淘宝等销售平台出现了助力该类游戏的“作弊神器”。

  照此来看,玩家瓜分百万现金并不是难事,但多数成功冲顶的玩家却仅分到了几块钱,远低于游戏开始前的预期。那么,这款号称“大撒钱”的游戏,究竟是在“撒钱”还是在“赢钱”?该款以“知识付费”为名的游戏是“噱头”还是“变相广告”?直播答题类APP在渐呈失去粘合用户特性的状态下,还能走多远?

  随着直播答题APP的火热,该类游戏APP内容同质化现象凸显,并且“答题赚钱”的模式也无法进行自身突破。尽管内容同质,但并不对立,你方唱罢我登场,多一个APP等同于多一次答题的机会。可见,该直播类APP在吸引用户上具有很强的优势,同质化的竞争并未分流用户,却在“留住用户”上存在太多隐患。一方面是用户对瓜分奖金的实际所得和心理预期之间的落差,难免对整个过程产生质疑。另一方面是直播答题的内容逐渐偏离知识轨道,缺乏营养和意义。前者涉及了这场游戏的公平与否,后者涉及了直播答题类APP存在的意义。

  仔细推敲,这场直播答题的公平性遭受了很多质疑。一是在线人数实时更替的真实性。每道题的淘汰与复活人数根据题目的难度而无法预估,但一成不变的是冲顶最后的玩家瓜分的奖金总不过“几块”,这不得不让用户疑问,背后是意外的巧合还是主办方刻意为之?二是天花乱坠的“作弊神器”助力答题。“作弊神器”的运用无疑让这场游戏成了人脑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博弈,系统后台对于运用“作弊神器”的识别是否也实现了自动过滤的智能化?显然,这款直播答题类游戏在公平性上经不起推敲,或者只能说,这种新颖的直播方式带来了短暂的“全民狂欢”。

  直播类答题APP究竟能走多远?输出要“内容为王”,这种老生常谈的基本论调,直播类答题APP却在这方面走下滑坡路。题目越来越广告化、商业化,不是回答真正意义上的“知识”,而是通过反复加强让“广告”深入用户。相比传统的广告模式,这种广告强势植入无疑会带来反弹。

  从游戏角度来说,这既没有真正意义上“游戏”的吸引力,也缺乏趣味性,毕竟最初吸引用户的是“答题赚钱”的噱头,用户忠诚度本身就值得考量。此外,相比传统的广告模式,“你看广告我发钱”看似直接,实则缺少内容做中介,影视一度是广告和观众的中介,在节约成本、整合资源、提升传播效果等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在这款APP中,看似广告植入“简单粗暴”,能够实现“点对点”地精准传播,但受众方未必买账。

  从用户体验而言,直播答题类平台越发演变为“广告答题”平台,相比较传统意义上的知识,题目的设置既缺乏知识的沉淀,也缺乏营养。对于商家信息或者广告内容,用户知道与否都毫无意义,加之最终也不过分得几块钱的奖金,用户对于直播答题类APP的粘合度在下降。随着更多的商家入驻,直播答题平台的内容输出也将越来越“鸡肋”,甚至会形成“广告为主”的尴尬局面。换言之,直播答题类平台或将成为广告赤裸裸地简单堆砌。

  一个是以“大撒钱”的噱头迅速将平台支撑、发展起来,一个是广告主的强势袭来让广告挤占了答题空间。或许在模式上创新,为“广告”另辟蹊径,在内容上输出优质内容,回归“用户角度”的设计考量是直播答题类APP接下来的方向,毕竟“先有口碑”,再谈“市场”。

【责任编辑:李伊涵】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