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非法拆卖报废汽车须多管齐下

2018-01-15来源:

  据央视记者调查,按照2015年至2017年回收数据,流入正规报废汽车拆解厂的报废汽车,仅占到注销车辆的20%到25%,市场中有60%以上比例的报废车被不同的市场因素分担掉,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法拆解。一些流入“黑市”的报废车,重新拼装后以“翻新车”流向市场,或零配件被卖到各种小的汽车修理厂再利用(1月14日央视)。

  仅两成多报废汽车走上正规处理流程,剩下的都变身“黑户”无迹可寻。倘若报废车的不合格零部件被非法拆卖后重装到车上,其危险性不亚于一颗奔跑在路上的“定时炸弹”。而且,拆解过程如果没有严格的有毒有害物质管控,很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难道报废车是无用的垃圾吗?并不是。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我国实行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根据机动车的安全技术状况和不同用途,规定不同的报废标准。所以,虽然车辆整体报废了,但很多原厂零部件仍可以再回收利用。

  因此,报废车的回收有“官方渠道”。根据2001年施行的《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对报废汽车回收业实行特种行业管理。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必须申领许可证才能开展业务,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报废汽车回收活动。而对于报废流程,《机动车登记规定》及其他相关法规也确定了一系列法定流程。

  法律法规已给报废汽车回收规定了处理程序,报废流程也环环相扣、有迹可循,然而现实中报废汽车非法拆卖仍屡禁不止,小厂拆解、小店重装已成灰色产业链,问题何在?

  至少有两方面值得深思。一是强制报废后,有没有相关措施确保报废车辆送往由国家许可的报废拆解企业?按规定,应由机动车所有人办理报废登记,向企业交售报废车辆,但对不办理注销登记的并没有强制管理措施。由于正规流程复杂、周期长,而且领取的报废补贴低廉,不少人为了获得更多收益,就将车卖给二手车经营商,甚至索性弃在路边沦为“僵尸车”,导致车辆流入黑市被非法改装或拆卖。

  二是正规注册的回收企业资质要求高、数量少,管理起来并非难事。而报废车辆拆解需要大面积存放空间,被发现也非难事,为何会屡禁不止?可见,有效的监管仍是薄弱环节。车辆的流向监控、非法拆解小厂家的惩处、小修理店的管理等,分属不同部门的管理职能,还尚未形成互通互联的机制。

  此外,《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施行十几年,已经不能适应当下需求,行政许可制度下的回收企业也受到市场新形势的冲击。因此,应尽快修改完善该规章,进一步规范指导汽车报废回收流程;同时,应加强各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堵住报废车辆流失漏洞,严厉打击非法拆卖乱象,进一步简化、明晰报废流程,不断提高正规渠道车辆报废率。

【责任编辑:王京辉】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