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如何执导一部推理电影?

2017-12-22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耳朵

  ◎耳朵

  是枝裕和导演的《第三度嫌疑人》可能是他导演历史中评价最为两极化的一部作品。从一般人观影角度来看,《第三度嫌疑人》作为一部推理犯罪题材电影,并非是枝裕和擅长的家庭故事,而是其转型之作,对于这个类型的掌控,明显不够。但倘若将是枝裕和作为一个重量级的导演,从导演创作角度来看,所要观察的,便是他能够给这个类型,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放眼全世界的推理小说创作,基本可以分为两个影响颇大的流派。一是欧洲推理小说:这一条路从爱伦·坡开始,怪诞诡异,充满了死亡的诗意。但后来,这种死亡的诗意,慢慢变成了科学的逻辑。欧洲的推理小说,非常注重医学的问题,像是柯南·道尔或是阿加莎·克里斯蒂,都是精通医理的。而另一个流派,就是日本推理小说。日本推理小说又分为变格派和本格派两种。变格派往往以怪诞血腥著称,而本格派,是讲究逻辑的细节。很多日本推理小说作者,都会在小说里跟读者下战书,告诉他们解开谜题的线索,前面都写完了,看看作者能不能猜出来。

  虽然日本的推理小说风靡亚洲,但整体来看,日本的推理小说电影却不算太火。这一次,是枝裕和选择自己写《第三度嫌疑人》的剧本,并没有和任何一位日本推理小说家合作,从某种角度上来看,这个推理犯罪的类型,不过是一个外壳,他真正想要讲述的内核,依然是他一路走来所擅长的东西。

  在是枝裕和的创作历史上,不乏从类型的角度看“离经叛道的作品”,不少他的过往作品,就有推理犯罪的影子。比如《距离》,一个关于真理教投毒的故事,就带有一点悬疑色彩;另外,在《无人知晓》里出走的母亲,也很像是一个需要解开的谜题。是枝裕和很善于在故事中藏匿情感,他用来纪念母亲的《步履不停》,就是一个把情感和故事线藏得很好的作品。

  在《第三度嫌疑人》里,探讨的第一个命题是人的命运是否由自己控制。承担叙事功能的是一组二元关系:律师和犯人。律师要帮助犯人辩护,避免他最终被判死刑,但麻烦的是犯人曾经杀过人,第一次已经没有判死刑,第二次犯罪就变得更棘手。律师需要小心取证,并且利用惯有的找法律漏洞的思维,试图给犯人找到一个不被判死刑的方法。偏偏犯人不爱合作,说的话总是变来变去,没有个准儿。

  虽然片头就已经拍了犯人杀人的画面,熟知推理犯罪故事的人,肯定会知道,这类故事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手法,另一个是动机。在这部电影里,手法不太重要,很直白地就拍出来了,重要的便是对杀人真实动机的探寻。

  犯人第一次交代的杀人理由,是为了钱财。第二次,变成和被害人妻子有染,是被害人妻子让他杀人。但是,从被害人女儿那里,律师发现,犯人可能是因为得知被害人性侵女儿,而选择杀了他。犯人从一开始承认杀人,又变成了不承认杀人。在被害人女儿想用性侵的事情,让犯人避免死刑的时候,犯人却拒绝了她的证词,像是在保护她的名誉。

  对于犯人来说,这是他掌握自己命运的一种方式。他不能选择自己究竟可以怎样活,但他要给自己一种合理的死亡方式。如果被害人女儿的证词是真的,犯人就是在保护她。因为犯人也有一个失联多年的女儿,这个被害人女儿,成为他自己女儿的一个替代。他用不真实的证词为自己获取了生命的选择权,不是司法,甚至不是罪行让他获得死刑。死刑,是他自己的选择。

  影片探讨的第二个主题,则是正义和真相之间的关系。律师所做的事情,一开始就没有在追求正义,或者真相。很多时候,正义并不等于真相,真相也不会带来正义。一开始,犯人被认定犯罪,律师要为他辩护,只是最大限度的减刑。而在律师的追踪下,真相慢慢浮现,而犯人的行为应该被定义为正义,还是不正义?最后,到底谁是凶手,到底哪一种杀人动机,才是真的?是枝裕和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我们明显看到,犯人和被害人的女儿,才犹如亲生父女。这个疑案中,律师所能发现的真实的东西,也许就是临时家庭里的些许真情。而家庭的情感,一直就是是枝裕和所擅长的故事。

  在北影节的时候,曾经有机会访问过是枝裕和,当时问起他关于这部电影的想法时,他并没有谈太多关于转型的想法。可能于他而言,《第三度嫌疑人》并不算是一次转型,或者跨越。他拍的依然是他熟悉的故事。

【责任编辑:王煜】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