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关晓彤使用“老百姓”会让网友不爽

2017-12-08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吐槽青年 曹林

  摘要:有对话才有人话,媒介情商高的一个体现是,知道是跟谁说话,听众是谁,从而会选择与这个身份相匹配的语词去体现对话交流感,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我们有时会批评某些人“不说人话”,“不说人话”就体现在言论对象完全听不懂,你完全是自说自话,场景错乱,跟大众对话像领导对下训话一样,跟朋友聊天满嘴用的都是学术概念,电视演讲用的却是书面语言,朋友圈却讲官话套话大话空话。

  吐槽青年出品 曹林|文

  正在某大学就读的关晓彤同学日前出席电影论坛活动,现场还有Angelababy、周冬雨、黄晓明、鹿晗等大牌演员,她以大学生身份分享演戏心得,被问及年轻就成名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认为做为一个演员不该把自己和社会隔离,而是要多走出户外看看,直言:“浮在天上我觉得老百姓是不会接受的。”这番表达“要接地气”的言论,却意外引发争议,有网友认为关晓彤使用“老百姓”一词不接地气,立场像是从上对下,有种自视甚高的感觉,也有人觉得这只是很一般的用词,不需要刻意放大。

  一个随意的提法也能打起口水仗,似乎有点儿小题大做了,真是人红是非多。我觉得关晓彤用这个词时可能完全是无意的,就是年龄小,傻白甜,北京大妞儿,大大咧咧惯了,心直口快,直来直去表达一种简单朴素想法。不过网友的吐槽也没错,细究起来,这种场景和语境下用“老百姓”这个词确实不伦不类,会让人产生场景错乱和对象错愕的感觉。从与场景匹配的有效交流看,作为一个演员,这种场景下面对无数粉丝和观众,应该用“观众”“大众”或“公众”这个词体现亲密的交流感和共情感,而不是“老百姓”这个跟现场毫无身份对应感的官话套话。

  有对话才有人话,媒介情商高的一个体现是,知道是跟谁说话,听众是谁,从而会选择与这个身份相匹配的语词去体现对话交流感,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我们有时会批评某些人“不说人话”,“不说人话”就体现在言论对象完全听不懂,你完全是自说自话,场景错乱,跟大众对话像领导对下训话一样,跟朋友聊天满嘴用的都是学术概念,电视演讲用的却是书面语言,朋友圈却讲官话套话大话空话。

  我见到过的一个老表演艺术家就是厉害,他在“艺术人生”接受朱军访谈时,用的是“老百姓如何如何”,体现一个德艺双馨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与老百姓的亲密关系。我注意到,他后来在接受湖南卫视某个节目访谈,与汪涵对谈的时候,就不用“老百姓”这个词了,而是换成了“观众”。第一,朱军跟汪涵的风格完全不一样,朱军就是那种端着的范儿,他就爱用“老百姓”这词;第二,央视跟湖南卫视节目的风格和气场不一样;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央视跟湖南卫视的观众群体不一样,看节目时的心理情境和心理期待不一样。聪明人总能根据环境和受众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语态,从而让听众有交流感,否则就会产生疏离感:你在跟谁说话啊,你了解自己的受众群众吗?

  不要小看“老百姓”这样看似随意用的语词,实际上,我们平常意识不到,我们每用一个词,都是在某个框架关系内用一个词,这个词体现着自我的身份定位和与他者之间的关系。“老百姓”这个词不是随意用的,它一般都体现着某种不平等的、差异化的身份关系。当我们在使用“老百姓”时,我们在说什么呢?“老百姓”的朴素意思是“普通人”,其实都预设着一个对象化的“不普通的人”,比如干部、官员、政府等等,我们一般都是在“普通-不普通”这个关系框架内使用“老百姓”这个词的。咱老百姓啊,今儿真啊真高兴!我们小老百姓也就是过过普通日子。当官的要为老百姓谋福利。看,都暗含着这种差序的框架关系。

  从这个视角看,关晓彤同学这种语境下用“老百姓”就很不合适,不接地气,像自己说的那样“浮在天上”了,让观众产生了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你们老百姓-我跟老百姓不一样,我不是普通人,我不能离老百姓太远。这感觉当然让人不舒服。媒介情商高一点,会意识到这种场景下与受众之间的框架关系,会用“大众”“观众”“公众”来准确定位自己与受众的关系。媒介情商高的人,换场后能立刻调整语态,以让听众产生亲近对话感。

  媒介情商高的人还有另外一种能力,就是能够跳出“在场感”而意识到不在场者的大众感觉。可以看到,关晓彤在现场说这番话时,并没有引发争议,后来是在网上引发争议了――在论坛现场,粉丝可能都会惯着你宠着你,不管你说什么,都是稀里糊涂的欢呼,异见会淹没在粉丝狂呼中。可网络舆论场不一样,最小的瑕疵都会被无情地放大,最细微的语感差别都会被感受到。明星往往容易沉浸于现场的眩晕和幻觉中,意识不到虽不在现场、却又是大众传播受众的那个庞大的群体。

  聪明的演员一定明白,电视电影里自己说的那些精彩台词,都是别人的话,要慢慢学会自己说话,说自己的话。

【责任编辑:王煜】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