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红黄蓝案,靠渲染焦虑收割流量的人又赢了

2017-11-26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摘要:我们记忆中的那些爆款网文,不都是围绕这些焦虑而生产?年龄焦虑、阶层焦虑、教育焦虑、住房焦虑、医疗焦虑,焦虑和愤怒已经成为爆款创作的母题,“生产焦虑”就是“生产流量”。自媒体的营利模式,使其天然带着“生产焦虑”的基因,也使社交媒体这个舆论场成了传染和放大焦虑的公共空间,“焦虑”成为10万+的钩子。

  吐槽青年出品  曹林|文

  这几天公号后一直有很多人留言让我说说红黄蓝的事儿,这些人可能会很失望,我一直不太愿意配合那种咆哮式的正义情绪,对那种自以为是的正义感疑而远之,对大众爱凑的热闹很冷淡。我的经验是,越是面对荒诞离奇的事,越是面对充满情绪代入感和煽动性的叙述,越是“天使-魔鬼”二元对立的描述,越是要冷静和审慎,在时间、心理、立场上保持一定的距离。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谁不痛恨伤害儿童者?谁不对变态的性侵儿童者有着立刻想将其化学阉割的恨?可如果事实严重缺席,这种咆哮式的抽象正义感是空洞和廉价的,难道是比拼谁的情绪更激烈、谁骂得更狠、谁的愤怒更狰狞,谁就更正义?

  事实仍在调查中,初步的结果是,警方刑拘了一名涉案教师,几名造谣者也已被警方查处。北京市教委强烈谴责涉案人员严重违反师德的行为,红黄蓝教育机构宣布立刻免去新天地幼儿园园长职务。举国舆论关注之下,相信事实是掩盖不了的,暴露的问题是回避不了的,涉案者是逃避不了严惩的。虐童者会受到惩罚,监管失职者会受到追究,造谣者会付出代价,但让人悲观的是,正义终究会实现,但此案所渲染的焦虑却是很难修补的――这次红黄蓝案,那些靠渲染焦虑收割流量的人又赢了。

  红黄蓝案曝出后,很多自媒体营销号立刻开始了一场传播狂欢,正如有评论所言:“本来需要调查记者一线采写传播事实真相的严肃新闻,结果变成了自媒体宣泄式文体收割流量机器。原本需要大量调查的新闻事件,自媒体巧妙的煽动情绪,在没有调查事实真相的基础上靠吃‘人血馒头’获取了更多流量。”――确实如此,不少营销号在这次事件中都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文中大量引用那些不明来源的网帖、无证据的判断、以讹传讹添油加醋的情节,以“震惊”“速速扩散”“轰动全国”“删前速看”“家里有小孩的注意了”“终于站出来说真话了”“就是这个人渣”之类既充满煽动性又包裹着正义感的营销套路,渲染和放大着公众的焦虑。

  中国当下确实有很多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人们容易对这些问题产生焦虑,住房的、教育的、养老的、就业的、医疗的、食品安全的。但不得不说,很大一部分焦虑都是某些自媒体和营销号渲染出来的,“传播和放大焦虑”已经成为创造流量的一种生产方式和一门生意。在社交媒体上,有焦虑才会有流量,焦虑越强烈流量就越大,靠流量变现的人深谙此道。所以我们能看到各种渲染焦虑的爆款:渲染年龄焦虑的,说“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秃了”“80后已经进入老女人行列”;渲染阶层焦虑的,在话语上生产形形色色的“鄙视链”,把本来很正常的选择偏好当成一种刺激对立的鄙视;渲染教育焦虑的,制造各种“不能输在起跑线”的神话,不断将所谓“起跑线”前移;渲染住房焦虑的,什么“如果北大清华毕业都买不起房,还买学区房做啥”;渲染竞争的焦虑,让你心甘情愿地为所谓“知识”去付费。

  仔细想一下,我们记忆中的那些爆款网文,不都是围绕这些焦虑而生产?焦虑和愤怒已经成为爆款创作的母题。追逐流量的人太了解公众心理了,知道戳中了这些焦虑痛点,才能带来让他们可以变现的流量,“生产焦虑”就是“生产流量”。自媒体的营利模式,使其天然带着“生产焦虑”的基因,也使社交媒体这个舆论场成了传染和放大焦虑的公共空间。“焦虑”成为10万+的钩子,某个话题如果隐藏着某种可刺激集体焦虑的因素,那些脸上写满10万+欲望的营销号自媒体立刻如饿虎一些扑上去,将每个人的身份代入其中,使焦虑放到大无以复加的极端地步。正如这次的虐童案,在营销号主导的节奏中,演变成了一场中产焦虑、教育焦虑和仇权焦虑。

  我并没有觉得这种自媒体舆论都是“问题”,实际上在事件曝出之初,这种“咆哮式舆论”对于形成压力推动官方重视和调查起到很大作用,咆哮也是舆论受到初始曝光后的本能反应,一种推进事件进程的动力。可如果只停留于初始状态那种情绪咆哮,而不进入“尊重调查程序耐心等待事实”的冷静期,没有事实供给,这种正义感很快就会在情绪爆炸中走向反面。很多事件中都存在这样一个阈值,传统媒体和官方的“事实调查速度”跟不上社交媒体上的“焦虑扩散速度”,事实不够用下,某些自媒体不是推动事实呈现,而是急于在焦虑中收割流量,使“围观式正义”越来越远离公共性,在舆论场上生产混乱、暴力、撕裂、纷争和失控,最终走向反公共性。

  当脸上写满焦虑的现代人,遭遇脸上写满10万+欲望的营销号,就形成了焦虑的爆炸。焦虑生产愤怒和仇恨,焦虑生产对信息的盲从,焦虑使我们对最低级的谣言失去防范力,这便是此次事件在舆论场上所呈现出。实际上,类似的故事与事故每天都在社交媒体上重复上演着,你们义愤填膺地代入,他们乐此不疲地收割流量,真相到底如何?是否如网帖描述和演绎那般夸张?谁在意呢,两三天后焦虑的痛点又被流量收割者带入到新事件中去了。

【责任编辑:傅晓羚】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