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探测大军又迎一员大将,观测效率比日本“嗅碳”卫星高1倍

2017-11-15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邱晨辉 韩美玲 李碧岑

中青在线讯(韩美玲 李碧岑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继去年发射的碳卫星之后,我国“碳”探测大军又迎一员大将。11月15日凌晨,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第四颗卫星风云三号04星成功发射,随之一同飞天的就有我国第一台干涉型温室气体观测载荷——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张鹏称,这台仪器可以获取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等主要温室气体的全球浓度分布和时间变化的信息,提高区域尺度上地表温室气体通量的定量估算,分析和监测全球碳源碳汇。此外,该仪器还可与碳卫星一起,提供全球二氧化碳的空间分布跟时间分布情况。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等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对碳排放的量化监测也成了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技术保障。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只有万分之四,甲烷的含量则仅为百万分之二左右。而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就能够探测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百万分之四的浓度变化。

这台仪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历时6年时间研制而成,该所研究员徐彭梅说,这台仪器之所以具有如此灵敏的“触觉”,要得益于研制团队为其配备的国际上口径最大的双角镜摆臂式干涉仪,其角镜口径是目前在轨的日本“嗅碳”卫星(GOSAT)的1.5倍。

此外,与常规遥感相机不同,风云三号的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并不是“遥感图像”的拍摄,而是在穿轨方向即垂直卫星飞行的方向,进行“扫描打点观测”。

徐彭梅说,风云三号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的扫描范围覆盖1200公里宽度,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的驾车距离。相较于日本的“嗅碳”卫星,风云三号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的穿轨测量点数由5点提升至7点和9点两种模式,单点观测时长由4s减少至2.2s和1.1s,观测效率提升1倍。

值得一提的是,这台监测仪还设计了陆地和海洋自主识别功能。徐彭梅说,如此一来,在陆地上空,卫星可对准地面进行温室气体探测;在海洋上空,监测仪则自动盯着“海中的太阳”观测,获取海上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数据。

有一个形象的比方,监测仪的二维指向机构就像一个优雅而灵动的舞者,时而跳动充满节奏的“探戈”,时而温情凝视广袤的海洋,反射太阳的耀眼光影,指引监测仪“竖直往下看”、“斜着角度看”、“自动盯着耀斑看”。

【责任编辑:于璧嘉】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