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记忆,重棉四厂换了新媒体艺术大门

2017-11-14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蒋肖斌文并摄

  周煜嵋作品《甲、乙、丙、丁》

  德国艺术家艾恩作品《钣金工》

  重庆合川,天气阴。坐落于山间的重庆第四棉纺织厂(以下简称“重棉四厂”),早已听不到纺织机器的噪声。墙上爬满青苔、几近废弃的厂房中,细线将几十把粗糙的锤子整齐地垂悬在半空中。轻轻推动,锤子互相撞击,发出犹如竖琴般的叮当声,声响在空旷的空间中延绵不绝。

  11月4日~12月4日,为期一个月的“中国合川·首届钓鱼城国际新媒体艺术节”在重棉四厂举办。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奥地利、印度等国的516名艺术家参赛,100人参展,通过图片、影像、模型和互动装置等,带来一场关于当代艺术的聚会。

  这几十把锤子是德国艺术家艾恩·克里斯蒂安·穆勒的作品《钣金工》。艾恩说,自己的锤子与众不同,每一把都独一无二,因为它们都是一个个有名有姓的中国工人在工地现场制作的。艾恩收集了他们的故事和头像,在现场与锤子一起展示。

  “有的是在废弃的锤子上焊上新的把手,有的是把多余的废料组装起来,有些设计更加合理,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但基本上,这些工具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它们都是锤子;二,它们都被工人用来干过重活。”艾恩说。

  锤子和工业之间总有剪不断的关联,而曾用来干重活的锤子摇身一变,成了艺术品,似乎也暗含了重棉四厂的梦想。本次艺术节以“重返”命名,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策展人王春辰解释,这是在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后,一次回归文化的“重返”,以“重返”来审视未来,以重返新的人本精神来直抵国际前沿。

  这是艺术家的表达。如果用更具体的故事来解释,也许可以透过艺术节的发生地——拥有近80年历史的重棉四厂,重返公众视野。

  重棉四厂的前身是民国时期的豫丰和记纱厂合川支厂,老板是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毕业归国的爱国商人穆藕初。抗战时期,为确保后方的穿衣问题,纱厂从郑州搬到重庆。1940年,重庆北边的小城合川又新建了合川支厂。

  1949年成为国营企业后,从上世纪50年代直到90年代初,重棉四厂的生产经营一直很红火,曾经一度是合川乃至重庆纺织产业的支柱企业,在高峰期时拥有7000多名职工,每年生产纱9000吨。成为重棉四厂的工人,是当时很多合川年轻人的梦想。

  和很多大型国企一样,重棉四厂就是一个小社会,有百货商场、职工医院、子弟学校、影剧院、体育场……在本次艺术节的展品中,《甲、乙、丙、丁》是一个3×9的绿色储物柜,每一格都装着搜集自重棉四厂各处的遗存:纱锭、茶缸、海报、毛巾……作者周煜嵋解释,当她在重棉四厂考察时,就仿佛回到了童年,厂区各处的遗留物,让她想到曾经在这里工作、生活过的每一个人的不同样子。

  “这是标准化生产后留下的东西,遗留物栩栩如生地演绎着它们与曾经主人之间的故事。它呈现出历史中一个群体的习惯、行为方式、医疗状况,等等。”周煜嵋回忆,自己成长于那个年代,“那时妈妈经常和我捉迷藏,而我知道,她不在我身边,就一定在另外一个地方,那就是纺织厂。现在的我都仿佛能听见机器的运转,闻到厂房里的棉花香,看到每一个逗过我的叔叔阿姨”。

  相似的作品还有艺术家周雯静的《生产/符号》,作品由上百条旧毛巾拼贴而成。周雯静的祖母在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在湖南株洲市毛巾厂工作,“我以家中收藏的资料和大量废旧毛巾,从个人经验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小型集体企业的兴衰史”。

  在重棉四厂的老照片展区,墙上、桌上展示着当时纺织女工的灿烂笑容;展览期间,有不少当年的重棉四厂职工来故地重游。他们也许不懂什么是新媒体艺术,但对这投注过青春的工厂的未来,都十分关注。

  工业生产的蓬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但也和很多老国企一样,重棉四厂没能适应市场经济,最终走向衰落。在本次艺术节的议题中,就包括“倡导新媒体与乡村、老工业基地、历史遗迹进行项目合作与实践”。2009年,“豫丰和记纱厂合川支厂旧址”被重庆市文物委员会确认为重庆抗战遗址文物保护点。工业的物理空间被留下了,但如何使用成了最大的难题。

  重棉四厂于2014年9月全面停产,留下了近2.5万平方米的厂房和同样面积不小的生活用房。近年来,重棉四厂将厂房向社会招租,一些小型民营企业先后在这里开工,但规模、效益都远不及当年重棉四厂的荣光。

  当北京的老工厂——国营798厂,已经成为闻名世界的798艺术区,全国不少荒废已久的老工厂,都似乎看到了出路,努力成为下一个“798”。比如,上海苏州河畔的M50创意艺术区是曾经的上海春明粗纺厂,武汉403国际艺术中心是由原武汉锅炉厂编号403双层车间的工业遗址改造而成,重庆501艺术基地坐落于一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仓库……

  首届钓鱼城国际新媒体艺术节应该也有这样的野心。只是让人担忧的是,参赛和参展的艺术家都是“空降”,艺术节结束后大部分都离开了重棉四厂,甚至离开了中国,他们不属于这里。相比之下,798艺术区的常驻艺术家就达数百人,这些时刻在现场的艺术家,才是“798”人气与活力的源泉。

  每一个老工厂都有成为“798”的梦想。梦想总是要有的,实现的道路还需思量。

【责任编辑:贾志强】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青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H5频道
图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