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神奇校车》的魔力

2017-10-24来源:北京青年报

  ◎黄纷纷

  在我儿子三岁的时候,朋友就送了一套《神奇校车》。它的鼎鼎大名我早就听说了——风靡全球的美式科普绘本。我翻了一下,第一印象是“脑洞太大,接受无能”。我之前看过的科普绘本读物,都是把科学严谨放在第一位的,再怎么发挥也是有限的,没人敢这么大胆,生造一个如此狂放不羁、不按牌理出牌的老师,和一辆如此无所不能的校车来讲科普故事。每一次卷毛老师都堪比孙悟空,脑子灵,胆子大,本领强,运气好,带着她那班猴子似的顽皮学生,上天入地,变大缩小,翻云覆雨,进退自如,无所不用其极,用最夸张的故事讲一个科学原理。

  我每次都觉得:“这也行?太夸张了吧!”

  但很神奇,我给儿子读绘本,他听得津津有味——三岁孩子,听这么些“鲑鱼洄游”、“声音魔法”、“蚂蚁奥秘”之类的题目也不嫌复杂难懂。那套绘本,来来回回讲了好多次,直到现在还时不时拿出来读。我真不明白,这套绘本有什么魔力,让他这么喜欢。

  最近《神奇校车》又出了新版本,随肯德基儿童套餐赠送。我儿子更是入迷。这次的主题也很高深——“光的魔力”、“水的循环”、“植物生长的奥秘”、“蝴蝶的秘密武器”。他像得了宝一样,边听边看,反复多次,特别是“光的魔力”,让我读了不记得多少次,我都反胃了。有一次忍不住吐槽:“你这么爱看‘光的魔力’,不愧是你爸的亲生儿子!”他反应很快,马上乐颠颠地去和他爸说:“爸爸,妈妈说我是你的亲生儿子,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爱看‘光的魔力’,你就是学光学的。”他没领会错,我正是这意思——他爸硕士读的是物理系光学专业,我告诉过他,他记住了。

  问题是,“光学”这样专业的物理问题,他一个四岁孩子怎么就能这么喜欢呢?

  研究了半天,我发现,还是因为故事编得好啊,把孩子都听呆了!

  来看看故事怎么讲的:

  某个晚上,卷毛老师带着学生们在剧院看灯光表演。其中一个爱捣蛋的学生珍妮特抱怨演出没意思,还拉上伙伴阿诺一起神秘失踪了。穿着灯泡裙子、戴着台灯耳环的卷毛老师带领大家返回黑乎乎的剧场寻找失踪的两个小伙伴,却被漂浮的“幽灵”吓了一大跳——正是珍妮特搞的鬼。这时,例牌是神奇校车出动,从舞台下方升了起来,车顶上顶着一个大灯泡,还有一个大漏斗。学生们跳进漏斗,就变成光从灯泡射出来,射到剧场的各个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弄明白了光会被遮挡、会形成影子、会被反射、可以被聚焦等一系列的原理,然后成功地破除了珍妮特的伎俩,还反过来吓了珍妮特一把,故事在皆大欢喜中结束。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有趣,有一点悬念和神秘感,又不超出孩子的承受范围,最关键是让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知道了光的原理。一点都不生硬,一点都不填鸭,孩子心甘情愿地反复看、反复听。

  大人会说:人怎么能变成光打出去啊?又怎么能打到幕布上又变回人啊?大人难以接受这样的设定,但孩子毫无障碍,乐此不疲。这就是《神奇校车》最厉害的地方。

  大概十岁以前的孩子,常常对自己有“谜之自信”——相信自己无所不能。我现在还记得,我小时候一直坚信自己有特异功能。当年我们那个小城经常停电,我总相信停电的时候我只要摸一摸电灯开关就能让灯亮起来。有一次还真让我碰上了,因为刚好那会儿来电了,但我把它算成我自己的功劳。我还老相信自己某一天一觉醒来就会变成孙悟空,腾云驾雾而去。我甚至还看好日历算准是某一天——依据什么算的我已忘了。还记得那个日子我如常醒来,发现自己还是原来的样子,无比失落。

  这就是孩子的心理,各种漫无边际的想象对孩子来说再正常不过。只是长大后,我们接受了现实的条条框框,再也没办法捡起当年那份无知无畏的奇想了。《神奇校车》非常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所以在故事里,它让小读者们代入那群无所不能的小朋友,跟着卷毛老师坐上那辆变幻无穷的校车,化身为科学世界里的孙悟空,去激发他们无穷无尽的奇思妙想,满足他们无比膨胀的自信心,让他们在“爽一把”的过程中,学到各种各样的科学原理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起他们对科学问题的兴趣,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科学启蒙。孩子真能从中学习到多少科学知识,很难讲,但这份盎然的兴趣却比什么具体的知识都来得珍贵。

  除了故事讲得好,人物塑造得好,肯德基版《神奇校车》能让孩子爱不释手,还有另外一项“制胜法宝”,就是它对IP的经营。围绕“神奇校车”而来的种种周边产品,真是层出不穷。单是绘本本身,就在故事后面附了好多好玩的周边游戏——趣味实验、益智棋盘、找茬游戏、神奇校车DIY材料等等。每看一本,我就要陪儿子把后面的所有游戏玩一遍,把DIY玩具做出来,还要下几遍棋……他不亦乐乎,我耐着性子奉陪。在游戏中,很多书中的知识又被提了出来,让孩子再次了解认识。

  这就是《神奇校车》的魔力。我相信它会伴着孩子一路成长,带给孩子一份快乐的、充满科学之妙的童年回忆。

【责任编辑:王煜】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