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多少次“冰桶挑战”也无法体会的感受,北大渐冻症女博士用眼球发微信感谢身边人

2017-10-21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中国高校传媒联盟

  导读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

  将器官捐献出来,是她最大的愿望……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

  得了这个病,活着对我是一种折磨和痛苦。我要有尊严地离开。爸爸和妈妈,你们要坚强地、微笑着生活,不要为我难过。

  我走之后,头部可留给医学做研究。希望医学能早日攻克这个难题,让那些因为“渐冻症”而饱受折磨的人,早日摆脱痛苦……

  娄滔,一位北大历史系的女博士,29岁。

  最好的年纪,却已经跟世界做好了最后的告别。

  她的遗愿很大:

  “头部可留给医学做研究。其他所有器官,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尽可以捐给他人使用。

  她告别的方式却很轻:

  “请让我静悄悄地离开,不留任何痕迹,就如我从来没来过。

  2016年1月,娄滔被查出患有运动神经元病,随后病情迅速恶化,肌肉和运动神经逐渐丧失功能。现在,病床上的娄滔全身只有眼球能转动,要靠呼吸机维持呼吸。今年上半年,娄滔提出捐赠人体器官的遗愿,“我走之后,头部可留给医学做研究。希望医学能早日攻克这个难题,让那些因为‘渐冻症’而饱受折磨的人,早日摆脱痛苦。”

  母亲汪艳梅证实,娄滔的父亲娄功余于10月9日已签了捐赠协议。最初,母亲并不同意娄滔的决定,她曾经为此与女儿沟通多次,试图劝说女儿放弃捐赠器官,但最终还是被女儿说服, “女儿得了渐冻症后,强烈要求死后将器官捐献出来,这是她最后的愿望。”

  “别人家的孩子”

  对于身边的同龄人来说,娄滔就是父母口中 “别人家的孩子”。

  娄滔是恩施高中2004级5班学生。“能如此醉心于历史,还是深奥难懂的古代埃及史,真是难得”,她的高中班主任兼历史老师刘荣之这样评价她。

  “只要有事找她帮忙,她基本都没问题。”在同学赵怡心中,娄滔很讲义气,乐于助人。

  2007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英语成绩优异的娄滔,在媒体新闻中心做志愿者,义务为全世界运动员做翻译。

  本科期间,娄滔的学习成绩始终位列全系前三,2012年以优异的表现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上古史专业。

  硕士期间,以世界史第一名的成绩荣获一等奖学金,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译作一篇。

  2015年,娄滔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攻读古埃及史专业。

  她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强。自从到北京读大学后,除手机、电脑需要父母额外赞助外,每月生活费标准,一直都是1000元,其余全靠奖学金。

  娄滔很善于学习。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她的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在熟悉人眼中,她永远是那个乐观开朗、聪明好学的美丽女孩。

  娄滔是整个家族甚至是整个湖北恩施咸丰县的骄傲。娄滔的堂叔介绍,娄滔家族近百人,家族中年轻人也有考上大学、研究生的,但像娄滔这样能到北大读博的还是唯一的。堂妹也记得,娄滔从小学习就很好,是不折不扣的学霸。

  “想不通,为什么她会得这种病”

  “到现在我也想不通,为什么她会得这种病。”看到女儿通过眼动仪能够打出字来,心情稍有缓和的汪艳梅,还是忍不住会去回忆女儿发病的由来。

  汪艳梅回忆,女儿最早发病是在2015年8月暑假,当时,娄滔回恩施老家就跟父母说过,浑身没力气,上楼乏力,当时她和娄滔爸爸娄功余都没在意,还笑女儿“太娇气”。没想到,当年10月娄滔回北京学校后不久,就给妈妈汪艳梅打电话说,她一只脚尖踮不起来,不听使唤。

  娄滔的病情发展很快,2016年1月中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相继对娄滔的病情作出诊断:疑似运动神经元病。301医院最终确诊是该病,即“渐冻人症”。

  运动神经元病,属于神经系统疾病,目前病因病理不明。而娄滔所患这种,属于远端发病这种,发病进程十分迅速。

  其可怕之处在于,患者大脑意识从头到尾都是清醒的,会慢慢感受到全身不受控制,最后连呼吸肌都无法自主,只有眼睁睁等死。因此,这种病被描述为:灵魂被囚禁在身体里。

  尽管权威专家告诉他们,这种病基本无法治愈,但娄功余夫妻还是希望用尽一切办法拯救女儿。在北京的几家医院治疗没有好的效果后,他们带着女儿到了四川达州,寄希望于那里的一家医院的“九针疗法”。

  “有大针有小针,有针刺穴位,最粗的针跟筷子那么粗,从我女儿颈椎后面皮肤下穿过去来回拉,可受了太多罪,女儿每晚都睡不着。”娄功余说,当时带着女儿求医,经历了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从失望又有点希望的过程,他们夫妻内心也不断被失望折磨。最终针刺同样无法阻止病情的恶化。

  2016年10月,娄滔在老家咸丰县的一家医院进行保守治疗,三个月后,娄滔的病情逐渐发展全身丧失控制,直至丧失自主呼吸,全身瘫痪肌肉萎缩,不能说话、吃饭,靠打营养针、呼吸机维持。

  汪艳梅回忆,相对于他们夫妻的情绪崩溃,女儿得知检查结果后比较平静,她知道这种病的结果,因此常安慰父母。

  喜欢学习的娄滔靠有声读物在病床上听完了60多本书。“我女儿不是死读书的人,知道劳逸结合,她的同学给她的绰号是‘老干部’,因为晚上别的同学都在熬夜看书,我女儿到了时间就洗漱就寝。”但母亲知道女儿内心的遗憾,好不容易考上了北大却患上了这样的病,因此在病床上也坚持在学习。患病期间,娄滔经常说, 好不容易进入了理想的校园,找准了钟情的学业,不能继续奋斗、有所作为,实在心有不甘。

  陌生人的爱心接力

  北大“渐冻症”女博士娄滔捐赠器官的消息感动了众多网友,2014年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一下子让很多人知道了“渐冻人症”,而如今29岁娄滔的生命危在旦夕,再次让“渐冻人症”进入公众视野。

  在娄滔患病后,很多人都伸出援手,朋友圈更是展开了捐助的接力。

  很多的爱心组织和公司也通过各种途径对娄滔进行帮助。19日用于发送微信信息的电脑和眼动仪,便是上海一家渐冻人关爱公益组织捐赠的。技术人员教娄滔使用眼动仪控制屏幕上软件,进行聊天、打字。当娄滔转动眼球打出“谢谢你们”、“我想喝鱼汤”等信息时,她母亲欣喜地攥紧了拳头。

  这种眼动仪通过眼球就可以打字、聊天交流,正是娄滔所需要的设备。第二天上午,经过与医院沟通,郭维扬和技术人员进入ICU为娄滔安装上了支架电脑和眼动仪,不到1个小时,娄滔就学会了用眼球操控软件打字,并下载了微信。

  “她首先打出了谢谢你们,然后通过微信联系到几个最好的同学,收到娄滔微信的同学都很激动。”汪艳梅说,通过这一套设备,娄滔不但能和父母、医生护士交流身体状况,也可以和同学朋友交流,“女儿已经很久没有和同学联系,她很渴望交流。”

  “刚开始有些生疏,以后熟练了用眼球她一分钟可以打三四十个字。”来自上海好点子商贸公司的技术人员王秋雨介绍。

  娄滔的堂妹说,根据她与堂姐娄滔的交流和了解,娄滔不会接受那种生活质量很差的生活,即使能活着,或许对她是很大的折磨。但目前,家人和亲属都不会放弃任何的希望,想尽一切办法对娄滔进行治疗,盼望着有奇迹发生。

  综合整理:中国青年报、谷雨实验室

  编辑:马宇平 陈新怡

【责任编辑:吴蕴聪】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