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读大师名著的收获肯定大于当下作家作品

2017-10-14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蒋肖斌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从开始决定当一个作家时,我真没想到会一口气坚持20年。显然,写作还会持续下去,再一个20年,又一个20年,继续一个20年。”著名作家徐则臣说。10月14日下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月文学院联合主办的“文学之声:我们这一代的阅读与写作”文学讲座在十月文学院佑圣寺举行。徐则臣作为主讲嘉宾,向读者分享了作为70一代的他,对于阅读与写作的独特理解,带领大家一同走进一个作家的精神生成史。

    徐则臣,70一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从事文学写作以来,已先后出版《午夜之门》《夜火车》《跑步穿过中关村》《如果大雪封门》《王城如海》等20余部作品。2014年,徐则臣推出长篇小说《耶路撒冷》,观照70后一代人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生活现状和精神困惑。

    谈及阅读的心态与方法,徐则臣说:“阅读当然要顺其自然,在最愉悦的状态下看书,事半功倍,强迫自己看不喜欢的好东西,有可能适得其反。如果现在让我说,我更倾向于看大师和名著,他们经过时间的淘洗,剩下来自有理由。如萨拉马戈、君特·格拉斯、胡安·鲁尔福、奈保尔、加缪、福克纳、卡尔维诺、多丽丝·莱辛、马尔克斯、菲利普·罗思、E.L.多克托罗、帕慕克等。大师和名著通常是某个或者某几个时代思想和艺术的集大成者,单位时间内你在他们身上获得的收益肯定要大于当下的作家。”

    2017 年是徐则臣从事文学创作的第20个年头。当有读者问及如何保持小说的持续创作力,以及如何解决写作进入瓶颈期的困难时,徐则臣说:“似乎中国作家多半都面临这个危险,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国外很多作家到胡子一大把了,依然每年都能出好东西。”

    美国的菲利普·罗斯、 唐·德里罗,加拿大的艾丽丝·门罗,德国的君特·格拉斯、马丁·瓦尔泽,全是老而弥坚,还有获过诺贝尔奖的葡萄牙作家萨拉马戈,60岁成名,到80多岁写出来的东西依然硬邦邦的。

    “在才华、天分、智商上,中国作家真比他们差吗?我一点儿都不相信。但在写作的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上,他们就是做得比我们好,原因何在?”徐则臣认为,首先是视野和学识。“我们可能过度地依赖于讲故事,把作家狭隘地理解为一个简单的说书人。当然小说家一定要会讲故事,但你不能把注意力仅仅放在讲故事上,因为小说往往是在故事停止之后才真正开始,这一段看不见摸不着的空间,才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去经营。”

    其次是思考力。“撞上个好素材固然可喜可贺,但大牛们肯定不会像依赖拐杖那样依赖一个好素材,他们自有一套化腐朽为神奇的独门绝技。爱尔兰作家托宾说,写小说写到非常戏剧性的时候他就停下来,他要避开这些。一个好作家,就是要在平淡的地方做文章,不靠稀奇古怪的人物关系和诘屈聱牙的戏剧化冲突,但同样能把这个世界的真相揭露出来。”

    徐则臣的代表作品《耶路撒冷》精装版即将上市。而他本人也正在着手创作一部以京杭大运河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北上》。该书以京杭大运河为背景,涉及当下与历史两条线索,通过对20世纪初和21世纪初的大运河历史的梳理,力图跨越时空,探究在这些历史节点上中国人与中国的关系、中国的知识分子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徐则臣将大运河作为主角,作为中国肌体上南北贯通的大动脉,千百年来它如何营养了一个古老的国度,又是如何培育了一代代的独特的中国人,都将会在小说中得到深刻的文化思考,并艺术地表达出来。

【责任编辑:黄易清】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