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破:创新驱动勇攀高峰

2017-09-25来源:人民网 作者:罗知之

  “温暖而又感动,幸福而又荣光。”回忆起被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时的一幕,李万君至今记忆犹新。

  李万君是中车长春轨道客车有限公司一名普通的电焊工,也是曾与习近平总书记四次握手的“大国工匠”。

  “我们亲身参与了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线上正式运营,见证了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从制造到创造的全部过程。”李万君难掩激动之情。

  一花独放不是春。当神舟飞天、嫦娥探月、蛟龙潜海、C919启航、“墨子号”升空、北斗导航、5G引领成为中国科技的代名词;当正负电子对撞机、光量子计算机、高铁核电等工程技术威名远扬……

  百花齐放春满园。短短几年,“国之重器”不断涌现,“创新之花”竞相绽放。随着中国创造走向全球,创新发展已然成为享誉全球的“中国名片”,彰显着中国崛起的自信与实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关注创新问题,把创新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的提升。中国正在以惊叹世界的速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以科技创新求突破,引领全面创新

  在全面创新中,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尤为显要。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总组车间。(人民网记者 罗知之摄)

  走入中车长春轨道客车有限公司的总组一车间,一辆辆身披金色腰带蓄势待发的“复兴号”车厢映入眼帘,它们在进行最后的组装检查,等待进入调试车间。创新思维在这里随处可见。

  “我们尝到了创新的甜头。”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长孙书慧告诉记者。据了解,两年来该公司提出了“自主创新、深度掌控、正向设计、根在长客”的总思路,顺利推进了中国标准动车组、混合动力动车组、时速200公里城际动车组、波士顿地铁、武汉东湖100%低地板车等项目研发工作,经受住了有史以来强度最大、品种最多的产品设计任务。

  “很多技术你是买不来的,只能自力更生。” 孙书慧这样告诉记者。中国在发展,世界也在发展,中国的科技创新与其他国家仍有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科技创新的基础还不牢固,在一些领域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趋势。正如总书记所说:“国际科技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调研期间,视察了安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肖新光作为公司首席架构师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见到总书记,除了激动与自豪,还有恐慌,因为在网络安全领域我们与其他国家还有差距,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安天科技“赛博超脑”项目。(人民网记者 罗知之摄)

  一年后的今天,安天公司已经成为信息安全方面的佼佼者,该公司正在建立的“赛博超脑”项目作为服务全国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将来有望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服务国家安全体系的网络项目。

  “抓科技创新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明显。”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在观看安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时这样说。

  同样过去一年,安徽科技创新也硕果累累: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京沪干线”合肥—上海段顺利开通;世界最薄0.15毫米信息显示触控玻璃实现量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托卡马克装置世界首次实现分钟量级稳态高约束模运行;世界首款智能交互客服机器人研发应用……

  2016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6.4%。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5100亿元,增长26%。智能语音、平板显示、新能源汽车等,跻身国际国内一流水平。

  以改革谋后劲儿,破除创新体制机制障碍

  推动科技创新,需要体制机制创新在内的全面创新发挥合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

  多年来,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要的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这一现象在国有企业密集区的东三省地区似乎更为明显。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科技大厦视察时强调,“创新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搭平台”。

  一年来,黑龙江加大了高新技术成果展示交易、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等7个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据统计,服务平台累计提供各类服务6.47万次、服务金额3.29亿元。并以创新券方式投入2000万元帮助科技型企业和科技人员降低新创业成本。

  黑龙江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的话务人员王硕告诉记者,该省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均可申请创新券,三轮审核通过后,最高可拿到5万元的创新补贴。

  以人才固根基,全面激发人才红利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科学院时指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有限公司,其标准化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格外抢眼。2015年,“中国标准动车组”试制第一车需要完成一项静态重联实验,该实验时间紧,任务重。调试工罗昭强主动请缨,成功实现了与它车模拟重联认证,解决了中国标准动车组的核心问题。

  罗昭强就是这里的“工人博士”,他先后共完成4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00余项五小成果和立项攻关,累计为公司节约资金千万元。而在国内各领域里,像罗昭强一样的科技工作者们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正在“创新驱动”舞台上攻坚克难,大显身手。

  秀山居良木,良巢凤来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独特的学术氛围和求贤若渴的工作氛围吸引了众多人才聚集在此贡献于中国的科技事业。

  中科院自旋量子计算研究室。(人民网记者 罗知之摄)

  “量子GDP”——说的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里3位量子科技院士级带头人郭光灿、杜江峰、潘建伟。用三位院士姓氏拼音首字母组成的“GDP”,成为国际学界赫赫有名的中国量子科研“超豪华”团队。

  郭光灿院士是中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研究的开创者。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量子信息实验室,成功研制国内首个光纤量子密钥系统。16岁进入科大少年班,现任物理学院院长的杜江峰,28岁时进军量子计算实验研究领域,带领团队实现量子博弈实验和国际“最快”量子控制,均为国际学界的“第一次”。“墨子号”的发射成功和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制造都离不开潘建伟院士和他带领的团队。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谆谆教诲: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

  2016年4月2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2014级博士生吴茂乾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他鼓励青年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学成文武艺,报效祖国和人民,报效中华民族。” 他表示,自己将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热切期许,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任务。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一个国家只是经济体量大不能代表强,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正如安徽省一家科技企业的标语一样:创新创业创未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励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有限公司视察时的殷切寄语:“希望高铁建设再接再厉、创新驱动,继续领跑、勇攀高峰,带动整个装备制造业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局面。”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

【责任编辑:季元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