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常用APP隐私条款“成绩单”公布 专家:个人信息要保护好,也要利用好

2017-09-24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何春中

    中青在线北京9月24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何春中)近日,不少网友都发现,自己手机里安装的支付宝、微信、微博等App集中推出了一批更新。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更新后,这些APP对隐私条款都要求网友重新阅读确认。

     这正是今年7月以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组织评审微信、支付宝等10大常用网络产品隐私条款的“成绩单”。9月24日是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个人信息保护主题日”,记者从中央网信办获悉,这份“成绩单”今天正式对外公布。

    10款常用网络产品完成隐私条款更新

     《网络安全法》出台后,对企业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今年7月,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标准委四部门联合对10款网络产品和服务的隐私条款内容等进行“综合评判”。

     首批参与测评的网络产品,包括京东商城、航旅纵横、滴滴出行、携程网、淘宝网、高德地图、新浪微博、支付宝、腾讯微信、百度地图10款常用的网络产品。评审方案主要依据《网络安全法》的要求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国家标准,目标是进一步完善现有的隐私条款。

     “落实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形成社会示范效应,带动行业整体个人信息保护水平的提升。”参与“综合评判”工作的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赵波说,“在工作过程中,我们组织了26位来自于法律、技术、标准、媒体、企业等方面的专家参与评审。参评企业主动参与评审工作,产品进行整改后上线,再由专家评审打分得出结果。”

     据悉,上述10家企业今天还在北京联合签署个人信息保护倡议书,就尊重用户知情权、遵守用户授权、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等向全社会发出倡议。

     据蚂蚁金服公关负责人戴敦峰介绍,更新后的《隐私权政策》展现形式可扩展收缩,点击目录可以跳转到具体条款,易于用户获取和阅读。此外,相关隐私条款的表述语言也更加通俗易懂,对关键词例如敏感信息等专门做了解释。

     由全国总工会发起的个人信息保护宣传“12351”计划也于今天正式启动。在上海主会场的活动中,全国总工会网络工作部副部长彭恒军介透露,该计划启动后,全国将有1000个基层工会组织、2万名网络安全宣传员,走进3000家企业,面向50万名职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宣传。

     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副巡视员李爱东认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运营者要加强行业自律,管理部门也要做好所掌握的个人信息的保护工作,决不能利用个人信息谋取利益。同时,应发挥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平台作用,通过开展网络安全进企业、进车间等活动,以知识竞赛、实际体验等多种形式,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夯实个人信息保护的群众基础。

    专家:个人信息要保护好,也要利用好

     “你叫了多少次外卖,就可能有多少个人知道了你的电话。”市民陆小姐谈起了日前遇上的一件恼人之事:上周三,陆小姐接受到了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称“我是之前给您送过外卖的,想和您交个朋友!”

     起初,陆小姐不予理睬。令她始料未及的是,该号码开始接二连三地发送短信,甚至通过手机号码搜索到了微信号,发送了“微信加好友”的请求。

     陆小姐拨打了平台客服热线,该客服人员的回应却让陆小姐颇为无奈。对方称,该名快递员已从平台上注销了“骑手”状态,并建议陆小姐可考虑报警。

     “事后我才知道订餐时可以选择匿名购买,但这个功能又有多少人知道?和送餐员类似岗位的快递员,也都经手了无数私人电话,若是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将是多么可怕!”陆小姐称。

     “对用户来说,个人隐私条款是用户了解企业如何采集收集个人信息的一个主要窗口,同时也是用户行使个人信息控制权的一个主渠道。”赵波指出,近年来,网络运营者对个人信息存在过度收集、隐秘收集、诱骗收集和“一揽子协议”强迫用户同意等现象,个人信息泄露、滥用、非法交易等事件时有发生,对公民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大数据时代是一个什么时代?它是一个基于数据生存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不断地生成数据,这个数据又不断地被人收集利用。”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高富平认为,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涉及个人信息买卖、诈骗、绑架、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活动,个人信息保护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在高富平看来,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是很重要的资源,要保护好的同时也要利用好。“个人信息本身是中性的,对社会也是有益的,不然不会有国家对大数据产业的支持和推进,但关键问题在于这些数据被拿来做什么?”

     高富平表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出路在于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律要对个人信息属性和保护模式给予重新定位,明确个人信息保护不仅是为个人设定的一项权利,更是旨在构建一个平衡个人、信息使用者和社会利益的法律框架。

【责任编辑:张曼玉】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