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地牵手 共建共赢(大熔炉)

2017-09-19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杨明方 李亚楠

  从人民解放军凯歌进疆到数十万官兵集体转业成立兵团,从为新疆发展打下基础到无偿支援地方建设,从撤销后融为一体到恢复后携手同行,从军民鱼水情到民族团结一家亲……新中国成立以来,兵团深度参与新疆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与自治区共同建设如今这个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美好新疆。

  兵团——这座融合团结的大熔炉,火焰正越烧越旺。

  统一规划 统一标准

  共建共享融合大道

  8月,位于东天山脚下的哈密市,一条名为兵地融合大道的高等级公路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这条全长82公里的公路建成后,将串联起哈密市伊州区6个乡镇、兵团第十三师4个团场和3个工业园区。

  “兵地融合大道由第十三师和哈密市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施工、统一时间开工,是深入推进兵地融合发展的又一次具体实践。”哈密市交通局党组书记白建国告诉记者。

  “发挥兵团特殊作用,就必须推进兵地融合民族团结。”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党委书记、政委孙金龙强调,要发扬兵团光荣传统,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深化拓展兵地融合发展的方式途径,在服从服务新疆大局中更好展现兵团特殊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进一步加强兵团融合发展,兵地双方共同努力、融合发展的各项机制逐步建立。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不断加大兵地干部交流任职、交叉兼职、互派挂职力度,努力推进兵地干部交流。经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地3300余名干部人才参与交流,实现了人才共用、资源共享。

  打破区划 深化合作

  三地四方优势互补

  在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中部,有一个由奎屯市、乌苏市和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构成的“三角区域”,被经济学界称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金三角”地区。由于兵团第七师及其各团场嵌入式散落在这一区域内,这片区域也被统称为“三地四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三角”地区的“三地四方”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优势互补的融合发展之路。

  走进乌苏市车排子镇三道河子村村民冉龙普的棉田内,棉花长势喜人。他告诉记者:“去年,在第七师农业技术员的帮助下,我们整合了分散耕地,改良棉种及种植技术,收成提高了一大块。”

  自2016年起,兵团第七师全面落实与乌苏市融合发展“五个一”春雨行动,第七师100名科技示范户1户带10户,188名技术人员1人带1村,助力乌苏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乌苏全市只有24名专业农业技术人员,第七师一次就支援了我们188名农技人员,对于乌苏市农业生产作用之大不言而喻。”乌苏市委书记周晨说,“兵地双方抱得越紧,融合度越高,发展得就越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各师与各地州市联合开发了一系列工业、农业畜牧业项目,并建设兵地融合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合作项目打破了兵地区划界限、深化了兵地合作,对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外,近年来兵团还大力在地方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带动地方推广膜下滴灌配套技术和高密度栽培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地方农民增收。

  关心互助 交往交融

  认亲结对各族圆梦

  “安全到家了吧,路上一切都顺利吧?”8月9日,刚从第三师五〇团返回乌鲁木齐,兵团司法局法律援助处干部王静的维吾尔族亲戚艾买提·托合提就给她打来电话。

  “‘阿塔’(维吾尔语:爸爸)像关心女儿一样挂念着我,算着时间给我打电话。结对认亲,让我多了一个亲戚,让我们感受到了如沙枣花香一样沁人心脾的温暖。”王静说。

  自去年10月起,兵团与自治区同时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截至目前,兵团机关部门和直属事业单位中,已完成结对认亲干部10.09万人,结对认亲10.07万户,结对认亲完成率达99.82%。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只是兵团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重视民族团结工作的一个缩影。

  “我们要不断巩固民族团结,深化兵地融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兵团党委副书记、司令员彭家瑞说。

  图片说明:

  图①:塔里木大学各民族师生在一起。

  李春林摄

  图②:在兵团第十二师一〇四团畜牧连健身广场上,武警兵团指挥部七支队官兵与牧民结对认亲。

  夏存喜摄

  图③:文化志愿者刘倩在阿拉尔市托喀依乡学校为留守儿童传授古筝演奏知识。

  王志清摄

  《 人民日报 》( 2017年09月19日 11 版)

【责任编辑:季元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