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经常性”也须防止“耐药性”

2017-09-13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谢军

  屠呦呦在获得诺贝尔奖后曾说:“青蒿素一旦产生耐药性,就需要再花10年时间研究新药。”这不是危言耸听。一种病菌,如果与药物多次接触,却又未被彻底杀灭,等到“春风吹又生”时,往往会产生耐药性。无论是最初的“抗疟神药”氯喹,还是如今的“中国神药”青蒿素,都无法回避耐药性的问题。

  基层部队的经常性思想工作、经常性管理工作,面对的都是需要反复抓、抓反复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对工作的方式方法产生了“耐药性”,就会陷入屡犯屡治、屡治屡犯的恶性循环。因此,如何在加强工作“经常性”的同时,有效避免“耐药性”,考验的是带兵人的智慧和能力,攸关的是部队战斗力的建设水平。

  革命战争年代,我军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往往没有条件开展“两个经常性”工作,部队的教育管理,多是在战斗间隙见缝插针进行的。而且,当时官兵成分复杂、思想形形色色,连识字的都不多,开展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但即便如此,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却经得起一场又一场硬仗恶仗的检验。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工作的方式方法得当,务求实效、不来虚的,善于对症下药、能够解决问题。

  与过去相比,现在教育管理实现“经常性”已不是什么难事,在方法手段的创新上也今非昔比。但是,一些教育者苦口婆心讲的内容,为什么官兵“老不信”?一些单位耗费时间精力搞的教育,为什么官兵“不买账”?早交班、晚点名、大会小会反复强调的问题,为什么像锄了根的野草、砍了秆的荆棘、喷了农药的棉铃虫一样,仍会在不经意间再次冒出来,成了斩不尽杀不绝的“老大难”?

  摔了跟头,就得拣个明白。“经常性”,并不是越经常越管用。假如忽视了“耐药性”的问题,哪怕“药力”再猛,也可能“药效”为零。如果官兵对你的工作“不感冒”“软抵抗”,那么做得越多,效果反而越差。在一些单位,前一项教育还没完,后一项教育又来了,官兵难免顾此失彼、疲于应付;有的领导看似很卖力,其实没走心,你说的官兵没听进去,官兵想的又不敢说出来,所谓的“沟通”,形式大于内容、过程变为过场;有的把抓教育简化为抓考试,小册子、小测试数不胜数,官兵难免产生厌倦心态、逆反心理;还有的只关心“营养”、不关注“口味”,讲起话来干巴巴、没意思,官兵难免耳朵生茧、麻木无感。

  “经常性”是个积极的东西,然而一旦消极化了,其意义就会削减甚至消失。如果囿于僵化的理念、延续死板的方法、依赖无效的“经常”,却对“耐药性”的问题没有防备,就会剃头挑子一头热,使教育管理工作陷于低水平重复劳动。不只如此,以后治疗那些顽症痼疾时,往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给自己制造出更大的困难。

  “拘旧方不可疗新疾”,对付“耐药性”的最好办法,正如屠呦呦所说的——需要“研究新药”。带兵人应当多费点心思、多花点功夫,研究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形式、新方法,努力消除思想与现实的“剪刀差”,增强教育管理对象的“参与感”。只要真心实意地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真正做到了接地气、有温度、能走心,就一定能把部队的建设水平搞上去。

【责任编辑:董志成】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