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绘画大师:吴昌硕

2017-09-07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大师”、“巨匠”、“超一流”……看评论吴昌硕的文章,这几个评价称谓较为常见。看多了这些赞誉,内心对其作品的印象与世人对之的评价大都不谋而合,更不会出现看到某些画家自称“大师”、“大家”时的嫌弃嘴脸。这样的评价称谓,吴昌硕当之无愧。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金石书画大师,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作为开宗立派的变法大师,吴昌硕对后来的绘画、书法、篆刻等影响极大。他诗、书、画、印皆精,以金石入画入书,同样也以书画入金石。海派巨擘任伯年对吴昌硕以石鼓文的篆法入画拍案叫绝,并预言其必将成为画坛的中流砥柱。吴昌硕擅长写意花卉,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气势雄壮。

  吴昌硕自称“三十学诗,五十学画”,可能是他自谦的一种表达,但是从传世作品可以看出他在绘画上真正有所体悟是在五十岁以后。相较于书法篆刻,吴昌硕绘画起步确实有些晚,虽晚但是成就确是非常惊人的,可以说是“大器晚成”。他自己说:“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以书入画”、“书画同源”是中国画基本的艺术理论,吴昌硕的绘画经历可以印证,书法对绘画创作确实有很大的影响。书法、绘画虽然形式不同,但两者追求的意境、格调却是高度一致的,吴昌硕“作书之法作画”恰恰是多少画家汲汲求索的创作之道。

  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绘画真迹欣赏:

  吴昌硕《荷花图轴》

  右上方以篆书自题:“石师泼墨,往往如此。乙巳秋中吴俊卿。”钤“吴俊之印”白文印。乙巳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吴昌硕时年62岁。

  吴昌硕《岁朝清供图轴》

  岁朝指农历元旦,历代画家特别是文人画家都喜欢在这一天绘制《岁朝清供图》,作为新年伊始的首幅作品。吴昌硕作为一名文人画家,也几乎每年都画《岁朝清供图》,且多所变化,其最大的特点是很少取材于牡丹,他在《缶庐别存》中有一段话披露了其用意,文曰:“己丑除夕,闭门守岁,呵冻作画自娱。凡岁朝图多画牡丹,以富贵名也。予穷居海上,一官如虱,富贵花必不相称,故写梅取有出世姿,写菊取有傲霜骨,读书短檠,我家长物也,此是缶庐中冷淡生活。”此段话写于1889年,而在这幅1915年的《岁朝清供图》中仍然不见牡丹形象,其时吴氏的生活已有了极大改善,但仍不画牡丹,可见其富贵不移初志的高雅人格与画品。

  吴昌硕《天竺水仙图轴》

  本幅款署:“群仙祝寿。拟范湖居士。己酉吴俊卿。”钤“昌硕”白文印。“己酉”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吴昌硕时年66岁。

  吴昌硕《紫藤图轴》

  此图是1905年吴昌硕62岁作,为花卉四条屏之末条。款:“乙巳(1905年)八月八日,安吉吳俊卿擬十三峰草堂”。钤“吴俊之印”。绘藤叶凌空倚势,宛若龙翔凤舞。藤条盘绕回曲,缠石数重。作者娴熟地运用狂草般的笔法,飞动迅疾,一气呵成。同时,此画画气不画形,追求书法中气贯神通的审美意趣。正如他自言:“草书作葡萄,笔动走蛟龙”,又言:“临抚石鼓琅玡笔,戏为幽兰一写真”等。这种以书入画的画风别开蹊经,对近现代中国画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吴昌硕《紫藤图轴》

  吴昌硕有着深厚的书法功底,因此他在绘画创作上能够以书入画,曾自言:“草书作葡萄,笔动走蛟龙”,又言:“临抚石鼓琅玡笔,戏为幽兰一写真。”此图便是他以狂草笔法创作的写意画佳作。其画意而不画形的洒脱笔墨,显现出书法中气贯神通的审美意趣,同时也生动地展现出紫藤沐浴春光的勃勃生机。

  吴昌硕《玉兰图轴》

  款署:“木笔年年纪岁华,昌硕。”钤“昌硕”白文方印。右下自题五言诗:“风过影玲珑,帘开雪未融。色疑来蜀后,光欲夺蟾宫。不夜云归晚,无暇玉铸工。青莲真失计,贪赋鼠姑红。己酉夏四月,安吉吴俊卿。”钤“仓翁”白文方印、“古鄣”白文方印。“己酉”为宣统元年(1909年),作者时年66岁。此幅当属诗书画有机结合的佳作。

  吴昌硕《牡丹水仙图轴》

  本幅款署:“梅生沈老伯大人德配伯母周夫人七十双寿。俊卿敬画。”钤“吴昌石”朱文印。

  图中牡丹以没骨积染法刻画,笔致潇洒飘逸,水与墨、色有机地交融,表现出牡丹旺盛的生命力和贵而不骄、艳而不俗的神韵。水仙以白描双勾法刻画,其不着一色的叶片与浓艳的牡丹相比具有洗尽铅华始见真的淡雅之美。生机勃发的牡丹和水仙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氛围,成功地表达了作者以此图祝福长辈健康长寿的主题,当属吴昌硕花卉画的代表作之一。

【责任编辑:王煜】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