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趣】落花时节又逢君——来三个红薯面窝,同学再见

2017-09-04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共青团新闻联播 堵力

  主播君的话:

  自从郑州女教师写出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网上就跟出了很多“世界体”。在这个暮春残红中,也想到了一句:“时间那么快,我想回母校。”

  人生得意须尽餐

  一

  外观就像二十多年前一般破旧、平庸。那是我四年时间朝朝暮暮都离不开的桂园食堂,是学校当年最高级的食堂。走进去傻眼了,真不比北大、清华的差,就像高档购物中心顶楼的餐厅,全国各色小吃美食尽在其中。扫射一周,精准定位:红薯面窝,来三个。热干面、牛肉面,各色咸菜,再搭一碗绿豆粥。

  武汉人最重视早餐,早餐吃得繁花似锦,讲究程度堪比贵族。七点半,阳光打在桂园食堂的窗户上,那份光影,穿越回去,让我如痴如醉。一个姑娘跑过来妩媚一笑,先自报家门,自己是新闻学院住在桂四的学生,“请问您是哪儿来的,是同学会吗?”

  我积极接受采访,知无不言。访毕,她像小鹿一样轻捷地跳下食堂的台阶,开心地对我摆手:谢谢啦,阿姨!

  我我我,很想追上去纠正,你可以叫我师姐的,当然更准确的说法是师姑,叫我姐姐我不介意——可惜老胳膊老腿,“真是自以为是的小姑娘!”我恨恨地想,武大的缺点就是把学生都惯坏了。

  其实我们也被惯坏了。这顿久违了的豪华早餐,我们也不用花钱,班主任请客!跟“90 后”不同,我们从没给老师送过礼,倒是回学校让老师请客,有时老师来北京还给带茶,真真儿惭愧。

  同学们一拥向桂园的高坡,那些熟悉的梧桐、桂花,和双杠上晾着的被褥,就让我忘了当下又回到从前。

  军训在坐火车要五小时的湖北广水,那里穷山僻壤,训练艰苦,我总也吃不饱。有一次,看见有人远远地拿着一个面窝,闻到经油炸过的红薯香气,只要一毛五,我都舍不得买。胃里的馋虫大闹天宫,被硬生生压下,成了刻骨铭心的伤。

  后来回学校,才知道武汉人管那叫苕面窝,只要有就要吃三个,好像成了一辈子都亏欠的口味。

  二

  四年和二十年,大学时代与职业生涯,哪个对我的人生更重要 ?

  四年大学又穷又苦,一个学期爸妈给八百元还能省下不少。二十元一副的眼镜,每顿六毛钱的炒菜,一双袜子起码补三遍才能扔,被子被老鼠咬烂棉花被偷走一半还睡了两年半。

  二十年的社会人身份让我吃喝不愁,可以和过去仰慕的人一起喝咖啡,可以和西服革履的人一起坐主席台,也有了虚张声势教导人的资历。虚荣尚未享够,心中就开始恐惧。看见路上韵达快递的黄车上写着:“扛得住就要扛,扛不住就要死扛。”无论你跟谁在一起,这个年纪都有跟这个快递员一样的状态,即使两腿打软了,也在死扛,不知什么时候忽然倒下,或者没了未来。

  很想逃跑,也无路可逃。一次耳边响起《毕业生》主题曲《斯卡波罗集市》(Scarborough Fair),好像武大的夕阳与沙沙的树叶声一下包围了我,二十年聚会似乎必须去了,不论多忙。

  结果,约来约去,还是到了“花褪残红青杏小”的时日,我们故地重游。

  必须承认,走进桂园食堂,看见面窝、热干面的时候,我忘了自己死扛的虚弱了。被油炸过的红薯,甜甜腻腻喷着焦糖的味道,就像奢侈的大学时代。

  那是大块大块的时间,很安详地在那里,慢慢流淌。跟寝室女孩一起在东湖边一坐一个下午,看流水想心事,默默无言。天色渐暗,惊觉凉意,才拍拍裤子从地上站起来。

  我必须承认,二十多年后 , 忙忙碌碌,天色渐暗,惊觉凉意,收回神后,发现身体气血两虚而且虚不胜补。同学们不得不在群里探讨些养颜单方、养生秘诀,与岁月做最后的负隅顽抗。

  那是一簇一簇的晚樱,很烂漫地在那里,冲动绽放。跟下铺的她一起在夜里一遍遍走过树下,看夜色想心事,哼歌念诗。一次,疾雨忽至,低头快跑,到楼门才发现满身花瓣雨。

  三

  正如与母校音书断绝多年,整日匆忙劳作,一天停下,忽然怀疑活着的意义,怀疑努力的目的,寒夜披衣,冷战阵阵。才想到那夜那场雨浑身的花瓣,有多强的镜头感,秒杀了多少青春电影。

  回忆是种流行病。《中国合伙人》《何以箫笙默》《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万物生长》,忙着致青春的都火了。

  那些都是别人岁月的味道,品尝时总隔着什么。那些风景不如武大大气,那些八卦不如樱花下的浪漫,起码没有红薯面窝诱人的香甜。我必须把黑漆漆电影院里咀嚼的怀旧,搬到明媚清爽充满美食味道的桂园食堂。拿着班主任的饭卡,我尽情地刷着。那长长的波纹面,能帮我穿越到自习以后的夜晚,十一点,四两牛肉面,又可以支撑我在手电下看小说到两点。

  那些被我稀里糊涂刷掉的岁月,那些囫囵吞枣看过已经忘记的哲学思想,那些别人提起我哦哦哦也想不起的名字,有去无回。好在残存的片段还飘着面窝、糊米酒和热干面的香气。当代大学生好可怜,《泡面传奇》如此火,我们赤贫的宿舍几乎吃不起四毛钱一包的方便面,但有锅盔,有豆皮,有臭豆腐和一毛五一瓶的啤酒,还有舅妈送来的一罐泡着猪油的榨菜。

  在青春的车站,毕业出发的时刻,我们抱头痛哭,因为前路渺茫。

  那些我们已经习惯了出双入对的情侣,如此年轻,便经历分离。

  他们是幸运的,是世界上最有时间的恋人也是最有情调的恋人,珞珈草木、校园音乐、爱情小道可以随手拈来入诗入画。如果能穿越看到今天的急迫,一定也要挤进这个人群。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就像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现》)这样的音符即使很轻很轻,也会从远处一下扑入草丛,扑入你的耳根。

  所以,恋爱者即使分分合合,尝遍苦楚,依然被我艳羡。

  我们的时代流行一本书《格调》,现在流行一个词“逼格”,意思差不多,但情调全不同。人在不同调调下,调动的情绪与风度也相当不同。

  我追问一男生、现在的成功人士:你大学秘密恋爱过吗?他眯起眼睛,说,只有单恋、失恋和一颗破碎的心。

  又拉来另一个至今童颜的男生,问身边女生:如果二十多年前追你,同意吗?当然。

  我想,这些单纯男生回去只有捶床的份儿了。

  去年,一个师兄写了篇回忆大学生活的文章,说在理学楼,一女生给他占了个位子,让他脸红心跳思慕至今。三十年后,他才有勇气追问,可人家早在加拿大定居了,从不参加同学会。

  今天的大学生已经不能理解这种遗憾的完美了。我面试一个实习生时,他说,如果一个男人大二时还是处男,简直太可笑了。很想用他的话嘲笑我那个已经成了著名科学家的师兄,但这是当时很多人都有的迟钝和慢热。

  四

  无法否认的是,我们在武大时也有爱情。一场跟一群同龄人的爱情,一场跟六毛钱找不到肉丝的菜的爱情,一场跟冬冰冷夏酷热寝室的爱情,一场跟英语、政经这些难过的公共课的爱情。环境艰苦、条件简陋,但在记忆里就是那么豪华奢靡、惊心动魄,四面虚空皆是隐喻、暗藏玄机—都是机会与未来。

  担子越来越重,日子越来越难挨,晚年越来越近,喜欢很咸很辣很多很刺激的胃,慢慢矜持起来:冰激凌,算了吧;糯米鸡,消化不了;酒也不行,油腻也要远离,生活多了很多框框、很多禁忌。那双喜欢光着穿拖鞋踏遍山水的脚,娇气起来:高跟鞋害怕,天热也不敢穿凉鞋,蹚水变得瞻前顾后。那满头乌黑的长发,变得稀疏、脆软,不能多梳多洗,变黄变白。“只需曾经拥有不必天长地久”的四年魔咒终于在中年时爆发了。

  那些任性的日子很坏很坏,后果很严重,教训很沉痛。

  但它就那么活泼泼鲜亮亮,是人在暗室里忽然看到光线的感觉,热切地睁不开眼。

  二十年是成功还是失败,是珍惜了还是蹉跎了,大家对自己都有个起码判断。是要坐享其成了还是须继续爬坡,是要多顾家庭还是最后冲刺,却是两天聚会不能解决的问题。

  在公众场所大哭已经是很陌生的感觉了。在武汉车站,我们一队人跟回广州的同学一一抱别后,拖着行李,抹着眼泪,在众人的古怪目光中大剌剌离去,慌乱中竟找不到墨镜。很歉疚,想解释一下,这是一队夕阳红失恋者旅行团。

  在这个世界混到今天,感觉它太狰狞了,连回望青春的仪式都办得那么匆忙,连四月的祭奠都被周末两天的假期挤占得慌慌张张。每天都能听到命运哗哗地翻篇,每天都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分钟使的 40 岁,忽然看到,那留白充分的大学时代,那个时间多得挥霍不尽的日子,只有一个“恨”字。

  我们都有过自己的水晶鞋,旋转纵舞,人人羡慕—是时间是青春。今天低头看,十二点钟声已敲,时间破碎散落一地,光着的脚被水晶刺破,鲜红的血迹闪闪发亮。告别樱顶庄严的老图书馆,无声又无息,花落了满地,是一种伤,不忍割舍;告别自己的青春与舞步,是另一种痛,是错错错莫莫莫,是独上西楼,是天凉好个秋。

  武汉的同学准备了两兜子汉产美食,无人能够咽下。

  当年从武汉回家,要二十四小时,春运时节,必须站着,有时脚都着不了地。现在回来只要不到五小时。速度压缩了时空距离。我们也在压缩了的时间里,像在美国回不来的女生说的那样,完成二十年的倒带:这些年,我们反复品尝以为青春无敌而任性的苦果,反复调整自我认知,经历自身感情纠葛,反复感受世态炎凉,最终,变成中年人坐在一起。

  大家像当年一样没有身体距离地互相靠着依偎着,却深知,那颗心面目全非了。你不必知道我受的苦,也无须你分担,我们只须这样靠在高速位移的车厢里,因为属于我们共同的那块时空从未被压缩,就在那里,是我们拥有的。

  下一次聚会,不知道是五年还是十年,希望没有人离世,没有人入狱,没有人大病,家庭完整、子女安康。不用周游世界,不用土豪请客,还在桂园食堂来三个红薯面窝,在樱花树下,在彼岸花旁,让我们静静地一起坐一会儿。

  在这样的夜晚,为您奉上这样一篇美文,就如同为您奉上一杯茶,希望疲惫了一天的您,能暂时忘却压力,在优美的文字中间放松自我!

  本文摘自《人生得意须尽餐》,堵力著

  转载请征得作者同意

  编辑:李雅偲

【责任编辑:李翀】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