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年代的艺术

2017-08-25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特殊年代的艺术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智取威虎山》

  文汇报《智取威虎山》连环画创作组 编绘

  上海市出版革命组 出版

  1970年6月

  根据“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编绘的同名连环画,大约于二十年前淘自报国寺旧书摊。四十开本,版权页明白标示:文汇报《智取威虎山》连环画创作组编绘,上海市出版革命组1970年6月出版。显然,此乃特殊年代的一个特殊出版物。据我杂览所知,此系《文汇报》为“宣传样板戏”而策划编绘的,有资料显示,张春桥、姚文元和徐景贤等人直接干预了创作。

  我记得很清楚,童年时,我也有过一册根据样板戏编绘的连环画《智取威虎山》,是舅父从集上买来、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的。封面上的杨子荣眉若利剑、目如朗星,头戴栽绒帽,身着“国防绿”,一手握拳,一手持枪,显得英姿飒爽、炯炯生威。

  这是我最早拥有的课外读物,因为它,居然有不少同学讨好于我,其目的不外是一睹杨子荣的英雄形象,我甚至在书的扉页写下“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借了不还,全家死完”一类的歪诗。不过,除却私交特别深厚者,通常情况下我不外借,我们大多是扎堆儿分享,那时的印象可谓刻骨铭心:杨子荣夜审栾平,栾平一边猛抽自己嘴巴一边嘟囔“我该死”(图一),我们是何等的畅快;杨子荣打进匪巢后应对座山雕盘问,冷冷回答“防冷涂的蜡”(图二),我们对英雄的机智冷静佩服得五体投地……可以说,杨子荣占据了我们最美好的记忆与感觉,是我心目中所播种下的最早的英雄情结,以至于多少年以后也未曾稍有销蚀。

  这部连环画是根据同名样板戏编绘而成,样板戏的艺术水平并不低,而我们也不必讳言这部作品的某些徽记。主事者果真要用人做事,是一点也不含糊的。据我所知,被征来直接参加该书创作的如刘旦宅、戴敦邦、邓泰和等人,均乃一时之选。他们在资料极度匮乏的境况下,受命采用流水作业的方式,几个人分头构思、构图,而刘旦宅主要负责落墨勾线,压力极大,靡分夙夜。创作期间,在“人物画得像不像”的问题上,史料证明乃是大有波澜甚至交锋的;背景也是“既要按剧照画,又不能画得太像剧照”,正所谓“戴着镣铐跳舞”。

  譬如打进匪巢的杨子荣与逃上威虎山的栾平之间那场惊心动魄的舌战,其中的一幅,当栾平向座山雕指认杨子荣“真的是共军”时,为表现各色人等的丰富表情,其构图便没有完全临摹剧照,放置于近景的杨子荣,头部居然突破画幅边框,其匠心之巧可见一斑(图三)。《打虎上山》中的一幅,杨子荣的装束和动作虽未脱舞台意味,其背景却已冲破舞台藩篱,精笔描绘的林海雪原,构图上采用俯视远景,的确给人气冲霄汉之感(图四)。又如《打进匪巢》中杨子荣一枪击灭两盏油灯的画面,却又采用仰视远景,避免构图上的呆滞、死板,在视觉上尽可能予读者以新鲜、多变、生动的审美享受(图五)。

  怎样看待这部连环画?我的观点似可直接套用汪曾祺先生评价样板戏的八个字——“其来有因,遗祸无穷”。所谓“因”者,是对旧连环画的改造,自新中国成立初期,经十七年文艺,及至“文革”时期,可以说连环画的发展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基本能够满足意识形态的需要,在艺术上也基本趋于成熟。认为“文革”期间连环画艺术是“一片空白”,若非目瞽至少也是片面的。眼见为实,《智取威虎山》就是连环画艺术十七年发展成就的集中显现,是彼时这门艺术发展的一个标高,无可替代也不能复制。不过,要命的是“一花开时百花杀”,自此之后,《青春火花》、《金光大道》、《艳阳天》以至后来的《红雨》、《春苗》等等,莫不本着“三突出”原则,连环画艺术渐渐走上绝路。

  文并供图/群姗

【责任编辑:王煜】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