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八博士后“集体归国”记!

2017-08-25来源:中青报·中青在线 作者:来点科学

  即便是在经历最大“海归潮”的当下中国,这也是一个罕见的归国故事。

  故事主角是8名青年科学家:王俊峰、刘青松、刘静、王文超、张欣、张钠、林文楚、任涛。在科学界这8人可能都称不上“鼎鼎大名”,但简单勾勒他们的人生轨迹就会发现,他们所依赖的并非个体的“单打独斗”,而是团队式的“共进退”。

  8人都曾在美国打拼十几年,并因为在哈佛大学“同一个楼道”里共事,而有了命运轨迹的第一次交集,这也让他们彼此熟悉,磨合出作重大选择时的信任和默契;而后,一人率先离职回国,触发连锁效应,另外7人接连离职回到中国,命运轨迹再次交织。这一次,他们找到“共同事业”。

  正如其中一位女科学家张欣所说,他们只是普通的8个归国留学人员,如果说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决定集体回国,相约到一处打拼”,优势是“相互之间不必再磨合”,于是只念一个目标:认真踏实做好科研。

  在讲究团队合作的大科学时代背景下,这种“集体式的回归”显得弥足可贵。因为他们8人曾经的共同身份——哈佛大学博士后,以及现在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中心)的所在地——合肥科学岛,外人在形容他们的经历时,有了一个颇具武侠色彩的说法:八剑下哈佛,共聚科学岛。

  那么多年过去终于不用再“漂”了

  王俊峰是触发连锁效应的那个人。但他不想“拔高”这次选择:“所谓放弃国外的优厚生活——那不是真实的情况。”

  20多年前,王俊峰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开始到美国闯荡,2004年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生化与分子药理学系从事核磁结构生物学的博士后研究,其间他的多篇文章登上了《自然》等国际一流科学杂志,在外人看来,他的科研事业可谓风生水起。

  搞科研的人经常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探索未知”,这需要他们练就一个很强的本领,就是“看得见未来”,至少“看得见未来的方向”。王俊峰觉得看见了自己在美国的“未来”——上面有一层触手可及的“天花板”。

  一来,没有属于自己的大科学装置平台,二来,没有如今这么兵强马壮的作战大团队,他很难想象在美国再往前走一步是什么样。

  8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王俊峰来到合肥科学岛。他见到了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匡光力,这是被他们8人称作“不像领导的领导”——没有官腔,惜才,实干。

  和匡光力的一番谈话,成了改变他们8人命运的起点。

  王俊峰至今还记得,当时匡光力非常兴奋和激动,向他介绍了强磁场科学中心的规划,那时强磁场中心刚起步,相当于一张白纸,渴望优秀的人才加盟。而对王俊峰来说,面前似乎展开了一张巨大的科研蓝图,这是他在美国从未见到过的样子——“一个属于‘未来’的样子”。

  他再清楚不过强磁场装置的意义:强磁场与极低温、超高压一样,可为科学研究提供极端实验环境,是科学探索的“国之重器”,而自1913年以来,19项与磁场有关的成果获得诺贝尔奖。一旦属于中国的40特斯拉的稳态强磁场建成,将跻身世界一流。

  强磁场中心自主研制的混合磁体装置

  探索未知的敏锐嗅觉很快上线,王俊峰心动了。

  这一年是2009年,距离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落户科学岛还不足一年。因为这场谈话,这个大装置还没抬头之时,就已经和大洋彼岸的哈佛大学医学院的8名中国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王俊峰老家在山西,读大学是在北京,后来去美国深造,也换了几个城市,待的时间长则六七年,少则三四年,他说:“这么多年过去,我很难对自己的身份有一个准确定位。”这种感觉就是“漂泊”,他说自己以前一直在“漂”。

  如今回国已八载,他既看得见强磁场建成世界最高水平的未来,也看得见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名中国强磁场人——这种身份,让他感到“踏实”。

  后来,在和另一归国青年交流中,王俊峰说了这样的话:祖国就是一个强磁场,对这个国家没信心的人,是不会选择主动回国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的发展势不可挡”。

  夫妻还家一起干事业

  “王俊峰回去了!”还在哈佛的刘青松听到这个消息后,有些按捺不住了,对他这个一直在寻找回国机会的人来说,“身边人的回国”就像一块巨石投入湖中,比任何名人效应的冲击都要大。

  在王俊峰回来的第二年,32岁的刘青松就飞了回来,到合肥科学岛“考察”。首先映入眼帘的岛上的“美”:郁郁葱葱,四面环水,环境怡人,在那之前,刘青松从未到过合肥,也从未考虑把这个地方当作“归处”。

  但看到眼前的一切,他开始有了一丝好感:这里美得“好安静”。

  那是2010年,匡光力接待了他。匡光力的一句话打动了他,“青松,你今年也是32岁,我32岁的时候,刚从德国学成回来,就是来到这里,科学岛,抱着创业的决心,为科学岛打开了新的天地”。

  刘青松出了门,就给妻子刘静去了电话,电话里刘静没有任何反对。她相信他的选择。

  多年过去,8个人在一起聊当年的情形,他们中很多人对刘青松的回来并不意外,但对刘静义无反顾的同意,却是吃了一惊。

  刘青松在美国的华人朋友多是如此:男性喜欢“在自己地盘”做事业,往往希望回到国内,而女性则会考虑更多生活层面的问题,舒适度,孩子上学等等。

  刘静是北京人,父母也在北京,对她来说,即便回国,首选也是北京,或者上海、广州,而不是和他们8个人无论是祖籍,还是求学都没有任何关系的合肥。当时,他们甚至已经谈好了一家北京的单位。

  在看到丈夫刘青松描绘的蓝图之后,刘静却放下这一切,决定支持他,也给她自己的科研事业一个新的开始。

  王文超、张欣是8人中另外一对夫妇,不过相比刘青松、刘静夫妇的选择,他们的回国之路就显得慎重许多。

  在美国,他们的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生活稳定,科研顺利。张欣说,当时女儿7岁了,已经完全融入了周边的环境,回国面临很多考验。

  她至今记得,一天中午,刘青松在午饭时向她和丈夫发出了邀约,“我回国后希望组建一个团队,需要做细胞生物学的,你和文超可否考虑下?”

  张欣并没有立即答应。回家和丈夫王文超交流后,王文超却说,“可以考虑啊!”

  最终让这对夫妇下定决心的,是一次偶然的聚会。

  张欣带女儿参加孩子小学举办的“国际日”活动,每个孩子都要拿自己国家的国旗,但在当时,她的女儿连五星红旗是哪一个都不知道,这深深地“刺痛”张欣的心,“孩子已经完全西化,我们跟她说中文,她回答的却是英文”。

  2012年,他们结束了哈佛医学院的课题,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科学岛。

  一条完整的研究链蓄势待发

  8人中,还有3位男科学家:张钠、林文楚和任涛,相比之下,他们作出选择的过程则要干脆一些。

  张钠是北京人,从1996年到2012年,16年的时间里他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习惯,去酒吧找朋友聊天,每周3次网球等。

  有一次,几个美国人在酒吧讨论竞选,张钠侧耳听后发现,一些政客为了竞选,会刻意贬低中国,“我很不高兴,身为中国人不能容忍有人不分青红皂白,抹黑中国,我会跟他们辩论”。

  但那是别人的地盘,这次辩完了还有下一次。在外时间越久,张钠越想回国。

  那时,刘青松刚刚定下回国意向,就开始向他们发出邀请,不停地“骚扰”他们,跟他们讲“那个岛”究竟有多好。2012年张钠冲着岛上的王俊峰和刘青松,以及这里的大科学装置,选择了回来。

  林文楚是为了一个“独立实验室”的梦想回来的:“这在美国是很难实现的,基本是给别人打工。”

  任涛则一直从事药物的高通量筛选,在刘青松的邀请下,基于“对老朋友的信任”,以及“想回国为中国人的新药创制做点事情”,也回来了。

  至此,8位哈佛博士后悉数回来,一条依托强磁场大科学装置与技术,开展以重大疾病为导向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网络的“学术链”完成组合——

  王俊峰、张钠研究结构生物学;张欣研究磁生物效应;林文楚研究动物模型;刘青松、刘静、王文超、任涛则研究肿瘤药物 。

  “这正好是从最基础的理论研究,到可以直接制药的应用研究,完整的研究链条。”王俊峰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在美国“梦寐以求”想要达到的一种团队组合。如今,实现了。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千人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安徽省“百人计划”……这些国家、地方的人才政策,让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不必为资金、项目或者人员操心。

  今年2月,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混合磁体工艺通过国家验收,40特斯拉稳态强磁场,磁场强度居世界第二。匡光力说,8年间中心从“一无所有”成长为“世界第二”,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这背后,人才的力量不可小觑。

  前段时间,刘青松的美国朋友来科学岛参观,看到他在带领50多人的药物学交叉研究团队,还拥有一流的实验设备,不禁发出惊叹:“没想到中国现在对人才如此重视,在美国,这也是很难得的!”

  4年前的冬天,当林文楚从美国来到合肥,正式“加盟”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时,有媒体报道,3年来,先后有6位哈佛大学博士后登上科学岛,组成了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的“哈佛团队”,林文楚则成为“最后一块拼图”。

  如今,这个所谓的“最后一块拼图”,被任涛2016年的“最新加入”,打破了。

  这一次,没有人再用“最后一块拼图”这样的表述,因为,没有人知道,还会不会有下一位哈佛博士后,下一位海外华人的加入。

  王俊峰

  职称:研究员

  专业:生物物理学

  单位:强磁场科学中心

  简历:

  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心副主任,同时兼任磁共振生命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支持获得者,博士生导师,入选2014年度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推进计划”。 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2001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国家高磁场实验室获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佐治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 2009年8月加入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 2011年11月起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已在Nature, Science, Nat. Struct. &Mol. Biol., Nature Communication,ACS Nano等杂志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目前承担的研究课题包括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和财政部修购专项基金等。欢迎有志于物质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前沿探索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加入我们的研究团队!

  刘青松

  职称:研究员

  专业:生物物理学

  单位:强磁场科学中心

  简历:

  博士,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中心磁共振生命科学部副主任。2013年获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支持;2014年,获第十届安徽省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2015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被评为安徽省直机关优秀党员。教育和工作经历: 1997.9-2001.6 南开大学,化学系,学士学位; 2001.8-2001.12 美国Brandeis大学,化学系,博士研究生; 2002.1-2004.8 美国Texas A&M大学,化学系,博士研究生; 2004.9-2006.8 美国Vanderbilt大学,化学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06.12 美国Texas A&M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 2006.9-2007.10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药理系,博士后; 2007.11-2011.1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博士后; 2011.2-2012.6 美国国立卫生院/哈佛大学医学院大规模细胞信号传导研究中心,研究科学家; 2012.7-至今 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 2013-至今 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迄今已在Nature、Nat Biotech、 Nat Chem Biol、Cancer Cell、Cancer Discovery、Cancer Research、Leukemia、Blood、Chem &Biol、J Med Chem等国际期刊上发表 SCI论文47篇,总影响因子412(影响因子大于10的14篇),总引用2400余次,工作多次被F1000, Cancer Cell, Cancer Discovery等专文亮点点评。参编国际专著3部;国际大会特邀报告5个;已获得国际授权专利3项,已申请国际专利6项、中国专利9项;国际市场在售科研用分子探针产品5项,向企业转移转化专利9项。主持科研项目包括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项目、人社部归国留学人员择优资助、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项目、中科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子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参与中科院国际创新团队一个。

  刘静

  职称:研究员

  专业:生物物理学

  单位:强磁场科学中心

  简历:

  博士,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4年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入选2014年度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001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2008年于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获得化学博士学位。2009至2013年间先后在Texas A&M University化学系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加入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任研究员。迄今已在Nat Chem Biol, PNAS, Leukemia,Nat Prod Rep,J Med Chem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平均影响因子大于10),参与编写国际专著2部。已申请中国专利8项,国际专利6项,获得美国专利授权1项,并转化为国际市场在售科研产品(Thermo-Fisher Scientific)。所承担的研究课题包括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联合基金培育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等

  王文超

  职称:研究员

  专业:生物物理学

  单位:强磁场科学中心

  简历:

  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支持获得者。 2001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 2008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获分子遗传发育生物学博士学位 2008-2012年 在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中心做博士后研究 2012年7月 加入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已在Science, Science, Cancer Cell, PNAS, ACS Chemical Biology, Development, Oncogene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前负责承担的研究课题包括中科院百人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张钠

  职称:研究员

  专业:生物物理学

  单位:强磁场科学中心

  简历:

  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 1985/09-1989/07,南开大学化学系,化学,学士 1996/08-1998/08,美国杨百翰大学,有机化学,硕士 1998/09-2005/09,美国康奈尔大学,生化与结构生物学,博士 2005/10-2007/09,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生化分子药理系,博士后 2007/10-2012/01,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州总医院,资深博士后/研究助理 2012/02-2013/03,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副研究员 2013/04-至今, 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在NMR核酸结构生物学和应用NMR研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方面有着近二十年的工作积累。目前已在J Am Chem Soc、 Proc Natl Acad Sci USA、 J Molecular Biology、Biophys J、Chemical Communication、Biochemistry等发表了15篇国际学术期刊论文,涵盖了与癌症、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相关的生物大分子核酸(DNA、RNA)及其与小分子药物形成的复合物NMR三维结构解析;以及小分子配体作用于RNA受体、生物膜等领域。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装置联合基金项目等研究课题,获得安徽省“百人计划”(2014年度)人才计划支持。

  张欣

  职称:研究员

  专业:生物物理学

  单位:强磁场科学中心

  简历:

  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支持获得者,博士生导师。 2001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 获医学学士学位; 2001年9月-2007年4月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获博士学位; 2007年5月-2008年2月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2008年2月-2012年7月在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 2012年7月加入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任研究员已发表PNAS、EMBO J、Current Biology等多篇论文,共被他人引用700余次。目前承担的研究课题包括中科院百人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参与中科院2013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欢迎有细胞/生化/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物理学研究背景,并立志投身科研,对物质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有强烈兴趣的同学和博士后加入我们的研究团队。

  林文楚

  职称:研究员

  专业:生物物理学

  单位:强磁场科学中心

  简历:

  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获得者。 199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工程系 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中心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 2006年在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和德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休斯敦获生物医学博士学位 2007年到2011年在安德森癌症中心和哈佛大学医学院和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 2012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和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任职(资深)研究科学家 2013年正式加入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依托国家强磁场大科学实验装置开展肿瘤生物学研究,研究领域包括肿瘤基因组学、癌症表观遗传学、肿瘤分子诊断与治疗、肿瘤小鼠动物模型,等,目前已发表17篇SCI论文,论文他引400余次。发表论文包括Cell、PNAS、Cancer Discovery、Genes &Development、Current Opinion in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等,目前承担的研究课题包括中科院百人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任涛

  职称:研究员

  专业:微生物学

  单位: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

  简历:

  博士,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安徽特聘专家,2016年获安徽省 “百人计划”支持。 教育和工作经历: 1985.9-1989.7 山东大学,微生物学系,学士学位;1989.9-1992.7 山东大学,微生物学系,硕士学位;1999.1-2003.8 美国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大学,生物学系,博士学位; 2003.9-2007.5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 遗传学系,博士后; 2007.11-2015.11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美国东北部国家药物筛选中心,资深科学家; 2015.11-至今,中国科学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研究员; 迄今已在Nature等国际期刊上发表 SCI论文11篇,承担安徽省”精准医疗”重大工程以及中科院药物先导专项等多项课题。

  文字:邱晨辉,综合中青在线报道,中国青年报( 2017年08月25日 01 版),原标题为《哈佛八博士后“集体归国”记:一条完整的研究链蓄势待发》,图片来自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微信编辑:苏琬茜。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责任编辑:产娟娟】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