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行走——“在西部的土地上收获真知”

2017-08-21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马富春 王睿娜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马富春 通讯员 王睿娜    

    “选择骑行,就是选择走进自然,选择青锤炼自我追逐青春。”今年暑期,兰州大学2015级管理学院的胡美龙参加了赴西部五省“兰天丝路”暑期社会实践团,短短一个假期的丝路行走,他感觉“行进在古今之间,感动颇多,收获满满”。    

    “兰天丝路”是兰州大学今年“一带一路”专项实践的团队之一,暑假期间,该实践团队以兰州为中心,古今丝绸之路各取一段,以骑行的方式,做主题问卷调查开展社会调研,同时在沿途捡拾垃圾,开展公益活动。    

    “我们延续兰大学子的足迹,行走西部,发现西部,在西部的一方土地上收获真知。”早在1983年,兰州大学就有28名学生组成的“兰天”丝路考察队,历时43天,骑行4411公里,在国内首次沿丝绸之路进行了实地考察,沿途考察发掘了对研究黑水国(隋唐年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物古迹。    

    选择了出发,就是为了领略沿途的风景。实践队出发前预计6-7天走完第一段路线,实际骑行过程中,出现了持续高温、爆胎、修路改道等预料之外的情况,最后用了9天,才走到宁夏固原。    

    实践团队第三天到达景泰黄河石林景区,因为连续降雨,景区道路被泥石堵塞,无法通行。大家停下前行的脚步,加入当地工人的清理队伍,用两个多小时清理干净路面后继续上路。    

    骑行第五天,实践团队到了宁夏中宁市沙坡头区康镇永丰村。见天色已晚,大家就在沙西瓜地里扎起了帐篷。很多队员平生第一次住在田地里,“闻到了泥土的清香,别有一番滋味”。    

    目前,“兰天丝路”暑期社会实践团正骑行在第二段的调研路线上,沿途对茶卡盐湖进行了调研,了解了盐业深加工等产业链延伸以及对当地旅游业等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通过这种实践方式,我们传承先辈精神,将书本上的知识和现实结合起来,更加深刻地了解西北发展现状。”胡美龙说。    

    除了走进丝路沿线,了解丝路的历史与未来,关注甘肃县域经济发展,是今年兰州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议题。    

    暑假期间,兰州大学经济学院2015级学生夏瑀所在的实践团队来到了陇南市康县,一头扎进康县花桥村调研旅游扶贫及县域经济发展。    

    在出发前,大伙儿做足了功课,为了确保调研顺利,指导老师和当地镇政府进行了对接,团队中吸收了两个精通当地方言的成员。然而,情况总在变化,调研组在学校设计好的问题和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辛辛苦苦查阅文献准备好的调查问卷不能用。    

    在对当地情况进行了一番了解后,团队重新设计了问卷,调研才顺利展开,全面了解了花桥村发展旅游的特色、优势和不足,探讨了进一步发展的思路。“此次实践不仅拓宽了视野,增加了调研经验,还明白了什么叫实践出真知。”夏瑀深有感触地说。    

    此间,偶遇乡镇书记的经历令调研队影响深刻。调研过程中,队员们发现,花桥村花桥社、老庄社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旅游资源开发相对较好,但是村里其他几个社的开发并不理想。如何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实现更大范围的旅游扶贫效果,调研队对此普遍感到疑惑。    

    队员们边思考边走向农户家,碰巧遇到了同村民交谈的乡镇书记。经现场请教,镇党委书记解释说,花桥社和其他社的关系就像“客厅”与“后厨”,是一个交易的平台,其他社可以将地方特产、手工制品拿到这个平台上来卖,通过这种辐射带动整个村子的经济发展,这让队员们茅塞洞开。    

    据了解,今年暑期,兰州大学共组建了100余支“一带一路”国情民情调研考察专项团队和“县域经济发展调研”专项团队,赴“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省内各基层县市开展调研和社会服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广大青年深入了解国情和民生,用自己的知识和才情服务基层与社会,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倡议与实践,在走好‘两个一百年’时代新长征的路上聚集起青年学子的磅礴正能量。”兰州大学团委书记李华龙说。

【责任编辑:齐琪】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