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体系精准扶贫,科技助力农业发展

2017-08-17来源: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7月1日至4日,迎着绵绵的细雨,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来到了黄山区这个重峦叠嶂而又烟雾迷蒙的地方,代表着安徽农业大学师生给当地的茶农们带来了最诚挚的问候。实践团成员积极围绕“喜迎十九大,青春建功新农村”主题,以精准扶贫工作助力美好乡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共青团“一学一做”教育实践,深入开展皖南综合试验站考察、茶产业体系调研、精准扶贫等活动。

    学院党委书记崔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国学,校团委副书记任琪,我校皖南综合试验站站长、黄山区副区长孙长应,以及学院团委老师带队指导。

    实践团志愿者们本着“科技支农”的理念,下社区、走家串户,向茶农们了解了当地的茶叶种植加工以及茶叶销售的基本情况,并通过调查问卷对黄山区的茶叶体系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在调研中,志愿者们了解到三口镇当地的茶农很少能够接受到专业的技术培训,几乎每一户种茶的人家都是依靠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种植经验和辛勤的耕作来运营茶业的,并且由于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导致茶叶生产的人工成本也上涨过快。茶农们在茶叶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存在严重的缺失,但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就像襁褓里嗷嗷待哺的婴儿,一见到志愿者们就开始请教各种科学施肥的问题。虽然这些志愿者们也只是茶学专业里还没有真正接触到专业课的学生,但他们也努力地查阅相关资料并咨询专业的老师,希望能切实为茶农们提供一些帮助。

    这样的经历引起了所有茶学专业志愿者的深入思考:茶学作为一种科学知识本身就应当是服务于农民服务于生活的,只有这样方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况且茶产业本身也是整个三口镇的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更加值得当地政府重点开发与保护。

    然而作为引领全国茶学科研潮流的安徽农业大学早已将推动基层茶产业的发展为己任,联合了黄山区人民政府合作搭建皖南综合试验站,目前正在建设中。志愿者们在试验站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试验站的整体布局,他们从试验站张老师那里了解到,安徽农业大学将利用试验站这一平台,切实引导学校专家走向田间,服务黄山区茶产业,引导科学技术下乡为基层农民服务。试验站的李老师补充道,实验站致力于当地最具特色与潜力的八大产业的联盟发展,并且尤其侧重于茶树的栽培和引种驯化。试验站正式运营之后,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将引导茶学专业学生参与试验站的工作,让他们在服务和促进黄山区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推广的同时也不断丰富自身的实习经验。皖南综合试验站的建设预示着“科技下乡”的号角已经在黄山区正式吹响。

    志愿者们在黄山区茶叶体系调研的过程中也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黄山区茶博园学习。在茶博园里,志愿者们不仅见到了黄山区最有名的不同的柿大茶茶树品种,还见到了许多本身稀有的茶树的变异品种如:紫色芽叶的紫鹃、白化品种安吉白茶甚至安农大自主育种得到的黄化品种黄魁等等,这些经历都将成为他们专业学习生涯中的宝贵财富。

    此次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赴皖南三下乡试验团的志愿者们既是服务“三农”,也是服务自身。他们在进行黄山区茶叶体系调研的过程中采访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有的是茶农,有的是作为茶叶消费者的普通市民,有的是茶叶零售店老板。志愿者们实事求是,从不同角度深入地了解到了黄山区茶产业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根据其所学专业知识为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因此本次三下乡活动无疑也是安农大茶叶系志愿者们一次深刻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体验,将越来越激励着这批志愿者们朝着“学有所用”、“用知识服务社会”的方向发展。同时,此次三下乡活动也锻炼了志愿者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他们充分展示出了与人沟通的亲和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因此本次三下乡活动可以称得上是茶农和志愿者们发展上的“双丰收”。

【责任编辑:张曼玉】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