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情·中国梦丨红军初体验——背上行囊,奔向远方

2017-08-15来源:重大前锋

  8月12日,新的一天,新的开始。

  “寻梦井冈”渝越者实践团今天的第一站——黄洋界。黄洋界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修建的五大哨口之一,这里地势雄伟险峻,山势嵯峨,峰峦峻拔,气象万千,毛泽东曾经发出“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感慨。

  实践团成员在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西江月·井冈山》的横碑前诵读该诗,体会当年革命斗争的残酷和激烈。沿着林荫小道抵达炮台,这个看着简陋的炮台是当年的红军站岗的位置,也就在这里一声炮响闻名了中国革命现代史,一个炮筒,里面有太多的故事需要大家去铭记,太多的精神需要大家去学习。

  “天上的星星最明亮,茅坪河的水啊闪银光,井冈山的人哎抬头望哎,八角楼的灯光哎照四方”,这首歌唱的就是井冈山的八角楼。在八角楼的清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阐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

  一盏油灯,一张书桌,一支笔,为在黑暗中迷茫的工农红军找到了希望,找到了指引前行的路灯,就从井冈山开始,红军走遍全国,驰骋沙场,一路向前,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体验了八角楼的韵味后,实践团前往农家进行自主制作午餐——红军餐。沿着潺潺流水,蜿蜒的小道,来到一户普通农户家里,简陋的家具却干净质朴。

  迎接实践团的是一位阿姨,年纪看上去估计有六、七十岁了,她迈着轻快的步伐前来邀请他们,用江西话表达着关心问候,他们虽然大多听不懂阿姨在说什么,但是从阿姨的眼神中可以感受到关心,或许当年红军就是被这样的关心所感动,才会拼尽一切的去战斗,正是这种重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拼搏的坚定决心。

  午饭后,和阿姨依依不舍的挥手告别,实践团背上行囊前往急行军的项目,寻找属于他们的“根据地”。炎热的夏天阻挡不了他们前进的决心,险峻的山路消磨不了他们激昂的斗志,他们践行井冈山的精神: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敢创新路、艰苦奋斗,在最后率先完成任务抵达终点。

  井冈山上

  急行军

  一个炮台承载了太多的重量,一顿饭饱含了太多的深情,一段路拥有了太多的故事,我们须铭记革命的这段历史,让井冈山精神照耀中华大地。

  “寻梦井冈”渝越者实践团队投稿

  图文:陈灵涵 黄宗萍

  编辑:方梓萱

  审核:包晗

  指导:陈洁

【责任编辑:何明】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