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古窑民俗博览 寻非遗陶艺文化瑰宝

2017-08-13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作者:罗文静 李晶钰 陈子麟

    为增强对陶艺非遗文化产业的了解,提高对传承非遗传统文化的认识,7月13日下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参观陶艺制作坊,欣赏陶瓷作品,观看陶瓷制作的过程,并与陶艺匠人进行了关于非遗文化遗产的交流。

    追寻陶艺底蕴 制作坊历史悠长

    走进古窑民俗博览区,入眼是土墙木梁陶瓦,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景德镇的古窑历史悠久,始建于五代,在宋、元、明、清后不断发展壮大。古朴的制作坊内有依山建造的宋代龙窑,有景德镇特有的明代葫芦窑,也有别致的木构式清代镇窑。每一个陶艺制作坊都独具特色。

    1980年,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开始建设。政府决定把散落在市区的部分古窑场、古作坊、古建筑异地集中保护,形成了占地83公顷,集文化博览、陶瓷体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是全国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旅游景区。

    时光过去虽已千年,陶瓷文化却仍生生不息,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惊叹于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强大智慧、陶醉于陶瓷文化的迷人魅力。历史车轮滚动前进,变的是建筑风格和烧制工艺,不变的是文化传承。

    陶艺人不忘匠心,铸就文化瑰宝

    在手工制瓷作坊中,木块上展列着各种匠人制作的陶器,或不着一色,或未经烧制,最原始的陶土颜色也藏不住陶器的精美大气,队员们看后纷纷赞叹不已。

    作坊中随处可见陶艺人忙碌的身影,他们凭借一双灵巧的双手,施展着鬼斧神工的魔法,全神贯注宛若山林隐士。随着时间不断进化,陶艺的制作工序也渐渐演变得更加明确和科学。在制作坊中,陶艺人向游人们展示了从拉坯、印坯、利坯、挖足、施釉到画坯六个环节。一坨普普通通的泥团,经由他们双手,恍若被施与了魔法,赋予了灵力和生命力,几经揉捏,便成了这世间独特而美丽的存在,怎能不让人惊叹?

    作坊中的陶艺工人们多为一生与陶土为伴,毕生致力投入于陶瓷业中。当实践队问及制作陶器的秘诀时,陶艺人如是说道:“千年传承,匠心筑梦,做陶瓷一定要铭记初心,不忘匠心。”正是由于陶艺人不忘匠心,砥砺前行,才铸就了陶艺这一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

    陶瓷文化博大精深 非遗需你我传承

    参观完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后,实践小分队的成员们纷纷为博大精深的陶艺文化所折服。非遗文化魅力无穷,大家在为本民族拥有如此丰富动人的非遗文化而自豪的同时,也为那些因缺乏现实发展而逐渐消失的非遗文化而担忧,保护非遗文化势在必行。

    在这个非遗文化面临缺乏受众土壤和物质资金的困境之下,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道路给非遗文化传承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发展的选择。当非遗文化无人问津,当检讨和批判世人的短视和无知,当非遗文化已面临囚徒之境,人们愈发发现非遗文化必须要产业化,单靠政府资金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时代在发展,非遗文化同样也要发展。

    同时,技艺类非遗文化是一种“人存则艺存,人亡则艺忘”的文化,今日老匠人们已渐渐老去,继承人却在哪里?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任重而道远,还需你我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张曼玉】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