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后的“新”农村变这样了
安徽农业大学赴桐城市龙城镇暑期社会实践调研

2017-08-13来源:安徽农业大学

    青山环绕、绿水相拥,上有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有一眼万里的滚滚绿浪;这是安徽农业大学暑期三下乡实践团从孔城镇上出发乘坐面包车,途径十八弯的水泥马路,翻过小山丘,经过20多分钟来到的这个小镇北方紧邻的两个农村—晴岚村和砂岗村的初印象。对于大多数都居住在城镇里的实践团成员第一个感受就是:原来农村是这样的!可这个“山丘里”的小村庄真的是这样的吗?还是徒有其表?

    现在的农田是承包大户的天下?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一块立牌树在公路旁边,几个红字显得格外的耀眼。我们来到田间地头,正值水稻生长旺盛之际,有种置身大草原的即视感,四散芳土气息。

    “这一片都是我跟另一个合伙人承包的,总共有600亩,从开始播种到水稻出售,我们都是跟桐城新天地公司合作,给我们提供种子、农药、化肥以及相应的指导等一条龙服务,在耕作过程中是人工和机械结合使用,主要以机械化生产为主。”砂岗村的承包大户代表蔡叶华在被采访的过程中说道。当实践团成员陈振宇在问到选择承包农田的目的时,蔡师傅说道:“农田承包是农村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青年劳动力都不在家了,生活条件都好了,老人家也不怎么种田了,土地流转政策一普及,农民每年每亩还有500元租金,与其让自家田地荒废,前者当然更实在,我呢,从年轻的时候就从事农作物收购方面的业务,自然也熟悉不少,所需所求嘛。”看着自己从育种开始到一点点的打理,看到自己的苗势不错,在跟实践团志愿者陈振宇交流的过程中辛苦也欣喜的表情也不禁流露出来。

    此外,除了传统水稻种植以外,还有新型的水稻与龙虾结合的农业技术,将种植业与养殖业巧妙地结合起来。

    基础设施、文化建设的发酵粉起作用了吗?

    下车后,我们一行人徒步沿路走着,没走几步映入眼帘的便是晴岚村的“休闲广场”,干净整洁的地面,全套的健身设施,卫生院就紧邻旁边,这些设施在夏日烈阳下显得越发的熠熠生辉。再沿着水泥马路继续走,马路两边屋舍紧邻,只是大门敞开的却没有几家,刚开始是清净,走下去却觉得冷清了。

    “农村里现在都没人啦!本来以前休闲广场那栋屋是农家书屋,安排了专门的管理人员看管农家书屋,可是农村里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在家,真愿意借书看的人估计农村也留不住他,至少现在是这样,所以我们不得不把农家书屋由搬到村委会里,由我们自己人员管理。” 当我们饶有兴趣的问到刚看到的休闲广场时晴岚村村委副书记如是说。“农家书屋”,多么好听的一个名字,描绘的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卷,可在现实面前却都显得不堪一击。

    很幸运,我们恰逢晴岚村的“儿童快乐家园”启动仪式之际,琴棋书画样样齐全,丰富的娱乐项目和体育设施,粉红的墙面,童话的乐园,是村里留守儿童守护一方的小家园,“现在暑假,村里的孩子们基本上都去城里务工的父母那里去啦,来这儿的孩子也就不多。”“那这些娱乐,是有专门的老师带领还是孩子们自己玩?”我不免担心的问到,“自己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随意玩。”“儿童快乐家园”正式揭牌了,暑假也就快结束了,这个温馨的小家园又会发酵出多大的文化?我们很期待,想起“农家书屋”又不免有些担忧,那么我们就拭目以待。

    空巢老人=村子空了?

    “在家的人好少呀,就算在家的大多数也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识字的也不多,不知道我们的调查问卷能不能收回预期的数量。”烈日炎炎之下,实践团成员在前往砂岗村和晴岚村村民家中走访发放相关问卷的时候不免有些感叹。

    志愿者曹安丽和冯凌晓在发放调查问卷的过程中,走进了马奶奶的家中,马奶奶一个人住在一栋老房子里,74岁的年纪,听力能力也不太好,看到志愿者走进来,有点惊喜又有点畏惧,因为听力不好对于志愿者的介绍也听不太清楚,连忙带着志愿者来到住在对面的另一个马奶奶家,另一个马奶奶家两层小楼房,志愿者进去的时候马奶奶正在后院做家务,也是一个人在家。

    当明白志愿者的来意时,慢慢地放下了些防备,虽然两个奶奶不识字,但还是热情的配合完成了问卷。在志愿者陪两个奶奶聊天的过程中,问到家里还有没有其他人的时候,奶奶面带笑容的说:“就自己一个人在家呢,这是我儿子房子,儿媳们都在外面工作,把两个孙子也带着,我大孙子跟你们都差不多大呢,自己一个人在家挺好的,孩子们过得好我们就好!现在村子里面大部分都是我们这些老东西在家啦,村子都空咯。”说完后奶奶不禁笑的更大声了。

    门槛边,一把椅子,一本书,一根烟斗,穿戴整洁,一个约莫60多岁的老人,夏日的午后有点热,可这番天气,在这位老人脸上你是感觉不到的,我们都不敢上前打扰,老人看见我们,自己招呼我们过去。老人姓吴,是位退休的老教师,见到志愿者们似乎就更亲切了。“退休以后我就在家安享晚年啦,农村环境多好,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在外好好闯荡,年轻就应该闯荡,农大不错,你们呀,可不能辜负读书的好时光,努力点,有前途!”当我们依旧很关切的问到老人的家人情况时,老人很明朗的给我们上了一课。在吴老师眼里,这个清净的农村,是他退休后享福的地方,孩子不在家,吴老师却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

    看到了那么多空巢老人,大多数是朴实的农民、还有小部分像吴老师那样,他们大多数没见过世面,在那片小小的天地里一待就几乎是一辈子,孩子仿佛就是他们的世界。很多老人都说,我孙子也跟你们差不多大,我孙子也在哪上学、在哪工作,渐渐地,在我们身上让老人们看到了自己儿孙的影子,离开的时候,很多最初有抵触的老人都放下了防备,甚至有些不舍。因为我们知道,他们的某种藏在内心深处不敢触碰的神经被触碰到了,我们都知道那是什么。

    空巢老人=村子空了吗?答案当然是错的,老人们的淳朴、真诚、无私是最富足的东西。只是,他们内心不敢触碰的那根神经,空虚太久了也会麻木,常回家看看吧。

    “空巢老人”,从很多年之前就一直是一个热议话题,2015年家庭发展报告中指出,空巢老人占总老年人数的一半,并在不断地持续上升中,农村空巢老人更多。而现在的农村发展、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归结到底也跟空巢老人有着不可断割的联系,农村是变“新”了,还是“旧”了?常回家看看,别忘了家中的父母,让我们一起携手“以旧换新”吧。

【责任编辑:张曼玉】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