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尔·汗:我行我素》

2017-08-11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克里斯蒂娜·丹尼尔斯

  ◎(印)克里斯蒂娜·丹尼尔斯/著 白迪/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6月出版

  “他的银幕形象从青年偶像,到拥有完美身材的硬汉,再到肩负起社会责任的“印度良心”;他的身份从单纯的演员,逐渐成为身兼演员、导演、制片人、编剧等多重身份的“全能影人”。他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影响印度电影业的走向和社会的变革。该书包含50余张珍贵照片,呈现了阿米尔·汗从8岁到52岁与电影结缘的精彩人生。”

  阿米尔目睹了父亲制片的种种痛苦经历,所以在他的电影生涯中,强烈的责任感一直伴随着他

  门铃响了,又一个人带着自己的剧本来拜访著名制片人塔希尔·侯赛因。就在他讲述自己的剧本的时候,塔希尔8岁的儿子小阿米尔一声不响地坐在旁边,饶有兴致地听着这个陌生叔叔讲故事。

  这些年的情况都是如此,经常有人来塔希尔家聊剧本,一讲就是三四个小时。阿米尔每次都这样不声不响地听着。等儿子到了12岁,塔希尔有时会问问他对剧本的看法,后来干脆正式邀请他“列席旁听”。

  阿米尔一直非常享受这一过程。25年后,他参加由卡比尔·贝迪主持的《导演的剪辑》节目时,还说自己最喜欢这种讲故事的剧本交流方式。

  但是,塔希尔为儿子所规划的人生完全不是如此。尽管他是印度电影业家喻户晓的人物,作为父亲,他却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远离电影产业。因此,除了听听剧本以外,阿米尔早年并没有接触任何与制片相关的事。1990年在接受《印度电影观众》的专访时,记者问到阿米尔,塔希尔说:“我从来不想让阿米尔涉足电影产业,我认为这个产业的变数太多,不想孩子们深陷其中。”

  很少有人知道塔希尔电影之路的艰辛。他和哥哥纳西尔·侯赛因早年都被电影艺术吸引,受印度电影的巨大影响,来到孟买。纳西尔20世纪40年代末从勒克瑙搬到孟买,从编剧做起,效力于“电影斯坦”制片公司,创作了《阿娜尔卡莉》(1953)等电影。1955年,塔希尔也投奔哥哥而来。

  纳西尔并不甘心一直创作剧本,他开始慢慢尝试导演,最初导演的作品是《王子家族》(1957),这部电影捧红了沙米·卡普,同时也为自己的导演事业开了个好头。他导演的第二部作品《心之所见》(1959)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次,他在担任导演的同时,还兼任了制片人,开始了他导演制片的生涯。他的电影作品,甚至包括其中大部分音乐,都是脍炙人口的,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大篷车》(1971)。纳西尔善于起用新人演员,他的大多数电影作品,人物形象都十分鲜明,配乐也相得益彰。30多年之后,他的经典电影和插曲,依然被人们所喜爱,电影业的新秀们也都对他敬仰有加。

  相较之下,塔希尔的事业起步期要更漫长一些。他一直有一个演员梦,不过从未真正实现。在接受《印度电影观众》的专访时,塔希尔坦言:“我曾经在一些电影中出演配角,但是,因为我实在是太矮,所以不会有人找我去演主角的。”后来,他得益于一副“金嗓子”,经常和赫曼特·库马尔、阿莎·波斯雷等人一起为电影演唱插曲。不过,他并没有做多久配乐歌手。机缘巧合,哥哥纳西尔做了导演,塔希尔就开始做哥哥的助理,最终也确定了自己在电影界的定位——制片人。70年代,多数纳西尔导演的影片,都是塔希尔出任制片人,包括经典之作《大篷车》。不过,塔希尔本人的导演梦却在几十年之后才携手儿子共同实现。

  除了《大篷车》这样的事业高峰,塔希尔也经历过事业的低谷,例如他的影片《情锁》——耗费了六年半的时间筹备和制作,超出预算350万卢比。尽管这部电影票房不低,却依然让塔希尔家背上了种种债务。塔希尔就是这样,在崎岖的电影之路上艰难前行。

  阿米尔目睹了父亲制片的种种痛苦经历,所以在他的电影生涯中,强烈的责任感一直伴随着他。在2010年的印度《时代周刊》采访中,阿米尔说:“我从当演员第一天起就明白责任的意义,有一件我永远不会做的事就是拿别人的钱冒险……我的从业原则是,让所有参与我电影的人都能赚到钱。虽然,对很多电影人来说,我敢于尝试,就好像一块试验田。但是,我不会做不切实际的尝试。”事实证明,作为演员,阿米尔在尝试一些新题材电影时,也从不忽视其商业效益。同时,他尽可能保证电影的市场竞争力。他始终认为,电影最大的价值应该是娱乐价值。

  (连载一)

【责任编辑:王煜】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