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滥的蹭热营销宣传稀释着我们的悲悯感动

2017-08-10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曹林

  摘要:一个资深媒体人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对这两天一些企业贴logo做祈福营销的行为很反感,他的这段话激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曾经因祈福的海报热泪盈眶,而九年后,我却糟糕地发现,我再也不会那么感动……祈福海报上的二维码,像一块丑陋的膏药。

  吐槽青年出品  曹林|文

  天堂一样美丽的地方瞬间天崩地裂,那些代表着诗和远方的地名,成了灾难新闻中让人心碎的符号,人们焦急地关注着最新的灾情,并被那些救援和求生的故事感动着:一家人坐车出游,母亲被巨石砸中时瞬间护住女儿,父亲遇难前砸碎车窗推出孩子,获救后躺在医院的女儿还不知道父母已遇难的消息。一个女导游的自述看哭了很多网友,地震发生后她冒着生命危险徒步夜行40多分钟,只为确认游客安全。广州游客陈先生在大巴遇险后奋力救出三个陌生孩子,后来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妻子。

  感谢第一时间奔向救灾现场的记者们,他们在余震不断、随时面临塌方和滚石的危险环境中含泪记录的这些生死故事,让牵挂着灾情却又不在场的人们与灾区的人们身贴得更紧、心靠得更近。通过这些在灾难现场敲出的文字,人们不仅第一时间了解到灾情,还能在记者记录的悲怆、毁灭、绝望、大爱、守望、英勇、坚强、感恩中更人同此心、心同此情,更珍惜爱和生命。这个时代,发达的传播技术颠覆着很多传统,这一次关于地震的第一条新闻是机器人写出来的――但这些带着温度、让我们泪流满面的生死故事,机器人写不出来,需要专业的媒体人用脚采访用笔还原,用心去挖掘用心记录。

  一个记者朋友第一时间就突破种种困难赶往了灾难现场,航班取消就坐火车,车坏了就步行,路堵了就奔小道。一听哪里有突发哪里出事了,他从来都是背起包就赶去了,随时保持着“赶往现场”的状态。这次他在现场发回了不少报道,有媒体想约他写篇现场感受,谈谈自己的突破和报道的艰苦,他没有同意,说这种文章以后会写,但现在不是写的时候,救灾还在进行,记者应该坚守现场记录灾情和救援,而不是跑到新闻前台突出自己。另一个记者朋友也说,宁愿没新闻,也不愿看天灾。

  这些话让我很感动,灾难中有很多这种默默坚守自己岗位、不事张扬的可敬背影,战士们默默地救援着,拼命从废墟中寻找生命的气息;医护人员们默默地跟时间赛跑,尽最大努力挽救着从废墟下抬来的奄奄一息的生命;电力、公路、通信工人默默地忙碌着,抢修着那些被地震破坏的线路;志愿者默默地穿行在救援现场,哪里需要自己哪里随时出现自己的身影;记者默默地记录着这一切,把这里的悲伤、感动和守望相助传播出去。他们沉浸在自己的职业中,不会意识到别人的关注,不会去表现自己的存在感,他们知道,只要每个岗位上的人各尽职守,灾难就不会击垮我们;他们也知道,跟灾难带来的伤害相比,生者的这些努力真算不了什么。

  在那种刻意借救灾背景表现自身存在感的灾难舆论喧哗下,这些在灾难现场默默工作的身影更让人充满敬意。一篇文章提到,网友们对企业logo祈福和点蜡烛极度反感,一个资深媒体人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对这两天一些企业贴logo做祈福营销的行为很反感,他的这段话激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曾经因祈福的海报热泪盈眶,而九年后,我却糟糕地发现,我再也不会那么感动......祈福海报上的二维码,像一块丑陋的膏药。

  九年前汶川地震时主导灾难报道的仍是传统媒体,而今天的主角则成了新媒体自媒体,自媒体主导着灾难信息的生产与传播。自媒体时代灾情传播带来的优势是,动员能力很强,能通过迅速的传播将更多的人代入和参与到灾难外围救援中,在搜集在场信息、寻人、整合碎片细节方面,扮演着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角色。但带来的一大问题是,在救灾动员和参与中,急于喧宾夺主地凸显自身的存在感。这可能是自媒体的天性,关注度渴求下,天然地寻求一切机会表现自我的存在感,把自己当成中心。让人不舒服的是,铺天盖地的救灾信息中,少了一些9年前的单纯与纯粹,多了些自吹自擂和自我宣传,企业、部门、个人都有自媒体,自媒体激烈竞争的语境下,救灾也成了蹭热点、搭车营销、借势宣传、刷存在感的一种方式。刷屏的蜡烛和祈福,多了不少营销和宣传的成份。――当我们从那些争相突出自我的宣传中感受到那种急于突出自我的功利心时,悲悯、感动和共情感就被稀释了很多。

  克制一下那种功利心吧,向那些默默报道、默默救援、默默地与死神赛跑的背影学习。

  曹林时事评论作品集:《时评写作十讲》、《北大熏出来的评论》、《时评中国》、《不与流行为伍》、《快时代慢思考》、《拒绝伪正义》,欢迎在天猫“新华文轩”选购,享受多重优惠。读曹林时评,读这个时代!

【责任编辑:姜继葆】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