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记者手记

2017-08-07来源:复旦大学 作者:黄毅

    ·马不停蹄踩点去

    2017年7月3日,记录中国重庆组师生一行五人从上海出发,于当天下午抵达重庆北碚区。

    甫一抵达,我们便直奔抗战时期复旦大学旧址进行踩点。

    印象里的北碚老校址是保护妥帖,成为后人观瞻景仰之处;实际上也没差,这里成为了一处爱国教育的小型博物馆。登辉堂经过修缮,依然是那个精神象征、主体建筑;倒是博物馆周边的两家小店名字——登辉副食、相辉火锅,让我们这些归来的母校学子忍俊不禁。来之前的资料准备阶段,我已经了解到这块校址地皮来之不易。

    1938年,校长吴南轩和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干事卫挺生道北碚寻觅复旦西迁校址,选中东阳镇下坝;无独有偶,在此之前,国民党政府经济部工矿调查处处长林继庸已经选定在此建设工矿区,计划在这片土地上开办30家工厂。后来则是区长卢作孚一锤定音,同意复旦永久建校于此。

    来了才知道,这里当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呀。嘉陵江畔,风景秀丽,复旦在此蓬勃发展,教职人员上“招兵买马”,学术成就上蒸蒸日上,救亡图存,贡献知识力量。我们在风景如画的江边数着当年师生们共建的河畔阶梯台阶数,在江风涛影里陶冶情操,正式开启了我们记录的进程。

    ·走进历史的屋子

    时近傍晚,我们一行不舍离去,于是来到当年作为学生宿舍的地方。这里现在依然保留了外观原貌,但是内部已然变为了北碚市民休闲娱乐打牌摸麻的盈利机构。北碚人好客,一听我们是复旦学子,赶忙让进屋来,说道那些屋子里过去的故事。

    “砖瓦也变了,也浇了水泥地,添了带花纹的天花板;不过这以前是你们的地呀,解放后就军管了,后来归了羊场”;史料记载,最早的校舍是国民党峡防实验区副区长卢子英给批的煤厂的棚屋,后来经过复旦师生共同努力,校舍修建一新。隔天下午,我们兵分两路,一组去北碚区档案馆调研资料,我这一组则来到重庆北碚地方史研究专家李萱华老师家采访。

    李老师高寿八十有六,身子骨仍然硬朗。出身四十二军的他,退伍后到北碚工作。老人见到我们很高兴,谈起许多抗战时期北碚当地的文化趣事,我们只好不断引导他靠近复旦的主题来谈一谈,果然有收获。

    “如今我徘徊在嘉陵江上

    我仿佛闻到故乡土的芳香

    一样的流水 一样的月亮

    我已失去了一切欢笑和梦想

    江水每夜呜咽的流过

    都仿佛流在我的心上 ”

    《嘉陵江上》,端木蕻良作词,贺绿汀作曲,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与《松花江上》齐名的抗战歌曲。当老人讲起歌词作者复旦讲师端木蕻良于嘉陵江泛舟时作词的故事,我们安静地听着那个时候诗歌的浪漫。而当我们请老人为我们轻轻念起歌词时,乡愁、浪漫的乐观精神、爱国情节和厚重的岁月感走进了这件缙云山下的屋子。

    ·渝北遇新知

    7月5日,我们一行人来到渝北区采访西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刘重来。刘老师是卢作孚研究的专家,就此他介绍了卢作孚与复旦的故事:审批来北碚,辟地作校舍,支持复旦办学等。北碚作为抗战时期三大文化中心张开了怀抱,容纳了许多文化知名人士,复旦大学在此成长,在文化大现象中生长出办学的小气象。

    告别刘教授后,我们来到重庆图书馆查阅《嘉陵江日报》剩余的资料。出发之前,我们于新闻学院资料室查阅到了部分《嘉陵江日报》的材料;但是显然重庆图书馆缩微胶片的保存方式保存起来的资料更为完整。

    从缩微胶片查看器的屏幕上我们紧张地寻找着有关复旦印记的材料,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找到了诸如校友节、复旦新闻系为《嘉陵江日报》供稿等宝贵的一手资料。无论是刘老师的故事还是缩微胶片里保存的复旦记忆都让我们耳目一新,无疑为我们填充历史细节给予了更多线索来思考,更多材料加以利用。

    ·重访北碚见故人

    7月6日上午,我们计划拜访陈望道老先生在北碚时期的旧居——潜庐和孙寒冰教授的墓址——寒冰墓。一路打听,我们顺利找到了寒冰墓并进行了取景拍摄。

    但是潜庐显然更为隐秘,这里曾经是复旦学生报纸《中国学生导报》诞生的地方,蓬勃的青年激情就在望道先生的这几间屋子里生长。沿着下坝路,伴着小雨,我们在湿滑的道路上走走停停,询问当地人有关潜庐的信息。

    终于,沿着294县道,我们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找到了潜庐。这里已经被改造成为两层的民房。居民在砍柴生火,我们的到来并没有产生多大妨碍。

    “我们已经习惯了,你们学校总是有人会回来看看”,暖心的话语中我们很快完成取景拍摄。应该说,复旦在北碚留下的印记很深,直到今天,当地的人们仍然对当初那所西迁而来,生根发芽的大学津津乐道。而从历史资料、歌曲、故事乃至遗迹中我们也确实挖掘出平淡的校史中所忽略的细节。

【责任编辑:张曼玉】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