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学院志愿者走进皤滩,探索“针刺无骨花灯”奥秘

2017-08-04来源:池州学院

    皤滩古镇是我国古代江南山区农村古镇文化的典型缩影,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农村集繁荣兴衰的不可多得的典型资料。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提供了丰富的调研材料。

    经过了千年的风云,千年的沉淀和积累,皤滩仍保存三华里长鹅卵石铺砌的“龙”型古街。街旁唐、宋、元、明、清、民国时遗留下来的民宅古居,气势宏伟、布局精美的“三透九门堂”,朱熹送子就学过的桐江书院和曾获得中国艺术展览会金奖、第四届国际博览会金奖的针刺无骨花灯。针刺无骨花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次调研的重点内容。

    传承艺术——针刺无骨花灯

    “针刺无骨花灯”起源于唐朝,据当地宗氏堂薄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皤滩乡民间就有盛大的闹花灯活动。唐太宗李世民曾下诏每年进贡仙居“皤滩花灯”十对,曰:“十全十美”。唐之后的宋、元、明、清(至同治)各以十对花灯为数进贡皇上。仙居县皤滩花灯造型别致,工艺独特,制作精美,小巧玲珑,古朴典雅。更奇的是,灯身没有骨架,全由用绣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且轻巧能飞。

    传承人物——王汝兰,陈彩平

    现阶段,“针刺无骨花灯”传承人非常稀少,仅有四人。而81岁的王汝兰老人就是其中一位国家级传承人,老人常年居住在皤滩古镇并且为皤滩景区工作着。老人说:“现在的生活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和种菜就是在做花灯,虽然现在眼睛没有以前好了,但还是会一直做下去。”老人的话语偷着沧桑但却异常坚定。

    不仅是王汝兰老人,她的三儿媳妇陈彩平女士也是“针刺无骨花灯”的省级传承人,陈彩平女士拥有自己的“针刺无骨花灯”工作室。陈彩平女士表示,既然自己身为传承人就有责任和义务将“针刺无骨花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对于这项手艺的传承,陈彩平女士表示有一点担忧,她说:“现在是有很多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学习,可是真正愿意将一生的精力都花在这项手艺上的人几乎没有。”

    传承文化——小学“针刺无骨花灯”兴趣班

    在皤滩古镇实验小学,有一个不同于普通教室的存在,那便是“针刺无骨花灯”课堂,在这座教室里随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任教老师方荷玉表示:“因为针刺无骨花灯是皤滩古镇的传统文化,所以政府和学校都很重视才特设了这个教室。”

    老师说:“孩子们都很有兴趣,每个星期都会上花灯课,有时候还会拿着花灯到街上义卖呢。”

 

【责任编辑:张曼玉】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