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魂在历史细节中永生

2017-08-04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尚晓岚

  古元 《人桥》,1948年

  胜在运筹帷幄 胜在千钧一发 结合《解放战争系列丛书》的出版,刘统教授日前在上海与读者见面,他的演讲浓缩了华东战场上的若干关键时刻,犹如一场生动的“故事会”。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

  粟裕在指挥战斗

  解放军进上海,露宿街头

  九十年前,共和国军队在南昌起义的枪声里诞生,它度过了不知多少危难时刻、生死关头,终于在和国民党军队的决战中赢得了胜利。上海人民出版社最近推出的《解放战争系列丛书》,正是以“决战”为题,深入描画了我军在各个战区奏响凯歌的历史过程。

  丛书由著名军史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刘统教授领衔,共六册:《决战:东北解放战争1945~1948》(刘统著)、《决战:华北解放战争1945~1949》(袁德金著)、《决战:华东解放战争1945~1949》(刘统著)、《决战:中原西南解放战争1945~1951》(刘统著)、《决战:西北解放战争1945~1949》(袁德金著)、《决战:中南解放战争1949~1950》(金立昕著)。这套书是刘统和他从前供职的军事科学院的同事们的旧作,已绝版多年,此次再版进行了修订。

  刘统原本研究古代史,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读博士,师从谭其骧先生。1988年毕业后,他穿上军装,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工作。除了日常编辑《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他一有空就钻进图书馆阅读军事档案。军科院图书馆收藏了大量原始资料,“作战电报写在学生练习本上,战斗报告是用草纸、复写纸一份一份手写的,小册子都是油印的。虽然看起来很土,不像国民党军的公文那么正规,但内容非常丰富。比如说打一仗就进行总结,很多都是谈教训。”刘统被深深吸引了,“文字如此朴实,故事情节如此生动,绝大多数都是我前所未闻的。”这些一手史料为刘统打开了新局面,也使他能够充分发挥古代史研究培养出的“重考证、重细节”的学术素养。他萌生了一个念头,从细节入手,来写解放军的历史。

  留下的史料最为丰富细致的第四野战军率先吸引了刘统的目光,“四野打的仗最多,从东北打到了海南岛。每次战役结束后,各部队都要进行细致的总结,把作战中的经验、教训都原原本本地记下来。后方的工作,如土改、剿匪,也都写得深入细致。”1997年,《东北解放战争纪实》(即《决战:东北解放战争1945~1948》)面世,这是刘统撰写解放战争的起点,之后他又陆续写了两本书,详述华东战场和中原、西南战场的精彩战史。

  去年,刘统的《北上》一书备受好评,生动的故事,丰富的细节,以及对一手史料的把控能力,使它在大量描述红军长征的著作中脱颖而出。实际上,这些特点在刘统撰写的解放战争历史中也有充分体现。他说:“历史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生动的情节。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指战员从井冈山到三大战役,精彩故事不知有多少。为什么不能写出他们的喜怒哀乐,写出他们的真实经历呢?”刘统所强调的“真实”,指向的是国共双方。“谁都打过胜仗,也打过败仗。你只写胜仗,就让人不信服。国民党军也不缺人才,也有很多能打仗的将领。”他说自己的责任是“恢复历史的原貌”,他写书追求的是原创性和历史的细节,“辉煌的革命史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积累铸就的”。

  细节体现在方方面面。刘统很注意描绘国共双方运筹帷幄的复杂过程,对国民党军队的一些正确决策也给予展现。但是,“上级运筹是一回事,底下执行又是一回事。统帅部的正确决策和各级干部战士的英勇顽强,二者缺一不可。” 刘统也善于通过细节把人物写活,他说:“历史中最生动的是人物,人物最生动的情节来自关键时刻。关键时刻最能表现出将帅的才能,把握这些细节,人物就写活了。”于是,我们在书中能读到很多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无论对战机的敏锐把握,还是遇险时我军指战员的行动,都可惊可叹。刘统的视野之内不仅仅是作战,中共的组织工作和解放军的战场政治思想工作发挥出的巨大能量,他同样地重视。这些书写的考量,其实也是“史识”的体现,回应着解放战争历史的一个关键问题——共产党军队为什么赢了?

  前辈的身影在书页间栩栩如生。那么,在武器装备和战争方式都发生巨变的今天,昔日的战争能带来怎样的启示?刘统告诉青阅读记者:“现在最重要的是继承我军战争年代的作风和传统。我们为什么要写解放战争的历史?为什么要纪念建军90周年?最重要的就是牢记传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装备那么差、人数那么劣势的条件下,敢于和国民党军队作战,新中国成立后我军也是在绝对劣势下,敢于和美军作战。如果没有一个优秀的传统和顽强的作风,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事。”刘统表示,现在我们的武器装备虽然比原来好多了,但是经历了长时间的和平年代,军队在改革开放期间也出现了种种曲折,因此继承我军的光荣传统,就变得非常重要。刘统用毛泽东为抗大制定的“三句话”方针来概括这个传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硝烟已经散尽,热血军魂铭刻在历史中。知往鉴今,永远是我们中国人面对历史的热情和动力所在。

  得民心者得天下

  1946年,四平之战失败后,林彪的部队退过了松花江。国军在后边紧紧追赶,到松花江边停住了,因为兵力不够,停战三个月。就这三个月,我军励精图治。

  林彪说我们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必须要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否则我们就会冻死,饿死。东北局命令所有的干部脱下皮鞋,背上背包,下农村去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这三个月,1946年7月到10月,解放军在东北干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暴风骤雨》,就是土改,给穷人分田分地;一件是《林海雪原》,消灭土匪剿灭胡子。就这样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

  而国军到了东北之后,第一要房子,一看沈阳这么多日本人的小楼,弟兄们分房子吧,抗战都吃苦了,该过点好日子了。分完房子之后就结婚,东北的女大学生喜欢嫁国军的军官。当时每个礼拜,国军都有集体婚礼,军长、师长和你喝喜酒。然后接收大员还去搞日本女人,叫做“用个人的幸福体现抗战的胜利”。这不就是国共双方谁得人心的鲜明对照吗?

  我们回顾解放战争的过程,国共之间胜负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人民抛弃了国民党,选择了共产党。淮海战役中,黄维兵团的18军军长杨伯涛,他的部队打得很顽强。他被俘了,坚决不服,说我没有在战场上被你们打败。解放军押着他上火车,到了解放区一下火车,杨伯涛惊呆了。漫山遍野的都是老百姓,做饭,抬伤员,解放军和老百姓之间谈笑风生。杨伯涛说:我们打仗哪见过这种场面,国军到哪儿老百姓都是逃亡一空,所有的后勤补给都得依靠自己。看到这么多的老百姓在支援解放军,我才明白了不是我作战不努力,而是民心向着共产党。

  国军也有出色的将领

  孟良崮战役消灭了张灵甫的74师后,粟裕很有自信了,派了两个纵队去消灭国民党的整编第11师,师长是胡琏。

  胡琏当时推进到了南麻。没想到我们包围胡琏那天,下起暴雨来了。我军都是带着炸药包,一受潮还打什么仗?只能晚上休息,等第二天早上再发起攻击。等到天一亮雨一停,我军指挥员拿望远镜一望立刻傻眼了,阵地上涌现出了数不清的地堡。一夜之间怎么能修这么多地堡?

  胡琏是国民党里一个非常能打仗的将军,他比张灵甫更加谨慎。他规定部队到了宿营地,不挖好地堡和工事不能睡觉。11师行军打仗的时候有好多马车,上边拉的都是钢板的大帽子。一个班的士兵一小时挖好一个坑,土上面垫一层木头或者垫几层砖头,一个钢帽子一盖就成了地堡,速度非常快。

  11师的子母堡,掩护工事都修好了,我军硬着头皮进攻。匍匐前进的话,如果是碉堡往下射击有死角,但胡琏的地堡是贴着地皮的,根本就没有射击死角。子弹都是打你的腿,这样打了三天,华野伤亡惨重,只得撤退。结果战士们就发牢骚:还说国民党军是烂葡萄,我看是硬核桃,葡萄没吃成,硬核桃硌了嘴。

  战争中充满了不确定因素,都是互有胜负。你稍微有一个环节顾及不到,或者指挥员在战场上临机处置不当,都会造成惨重的损失。

  粟裕改变了毛泽东的决策

  毛泽东下命令说把战争引向蒋管区,老在解放区打仗,所有能用的物资全都供给解放军了,老百姓种不了地,得不到安定生活,战争就打不下去了。于是命令刘邓去大别山,陈赓出豫西,粟裕带上三个纵队下江南。大家都按照毛泽东的战略出发了,但是命令到了粟裕这儿,他陷入了沉思。

  粟裕在中共的高级将领中非常独特,他长年脱离中央大部队,长期的独立作战,使他习惯于独立思考。当命令下来之后,粟裕心想我是江南出来的,还不知道江南是什么情况吗?江南是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区,而且交通便利。我三个纵队下江南,必定会陷入国民党的重围。

  当陈毅兴冲冲地向华东野战军的干部传达中央的指示后,粟裕说:我提议不下江南,就在中原打仗。陈毅一听大惊,从来没有一个战区的指挥员敢改变中央军委的战略决议,你敢吗?粟裕说我还是坚持这样的意见,他给毛泽东发了一封长电,给刘邓发了一封长电。毛泽东看了之后,让陈毅、粟裕到阜平城南庄来汇报。粟裕是时隔17年之后又见到了毛泽东,原原本本把他的想法,把华东战区的实际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汇报,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毛泽东也陷入了沉思,几天之后,毛泽东作了决定,就按粟裕的想法办,华东野战军由粟裕来指挥,陈毅调到中原军区当副司令员。

  粟裕等于向中央军委立下了军令状,他精心指挥,精心部署,连打了两个大胜仗,一个豫东战役,一个济南战役,火炮、装备、人员,华野赚得盆满钵满,成了关内一支强大的战略力量。

  四小时的关键战机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是粟裕歼灭黄百韬兵团。黄百韬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但他一贯作战非常勇敢。当时他带着三个军奉命向徐州靠拢,过运河大桥,一个兵团7万人,还有那么多装备,行动非常缓慢。过去以后到了碾庄,黄百韬犹豫了:后边还有一个军没过桥,要不要接着往前走?部下都说没关系,咱们这么多人不怕共军,休息一晚上。

  黄百韬兵团休息的这个晚上,粟裕的部队大举南下,首先要通过运河,那是西北军冯治安的防区。共产党在这个时候运用了地下工作。何基沣和张克侠长期潜伏在冯治安部队里面,都当上中将了,这个时候命令他们起义,这样一下子就把运河防线豁开了。粟裕的部队大举南下,没有遇到任何阻力,终于赶到了碾庄的西边,把黄百韬包围了。

  粟裕后来在总结里说:这个战机就是四个小时。如果晚到四个小时,黄百韬的部队就到徐州去了,跟邱清泉、李弥兵团合到一起,我们的淮海战役就没有战机,就打不成了。

  一个国民党军官喊了声“报告”

  打掉黄百韬兵团之后,粟裕原来想部队非常疲劳了,得休息、整备。结果杜聿明突然放弃徐州,带领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孙元良兵团西进,想把黄维兵团救出来,再退过淮河,这样就把实力保存下来了。

  粟裕一下着急了,他要是追不上杜聿明,刘邓包围了黄维打不下来,杜聿明过去把刘邓反包围,这个责任他能承担得起吗?粟裕命令所有部队向西,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杜聿明集团追上,追在最前面的是九纵聂凤智。双方有两天的路程差距。共军就靠两条腿,而国军的重装备行进非常慢,把土公路都轧烂了。刚走了两天,邱清泉说再走就把部队拖垮了,必须休息一天。

  但是解放军没休息,12月2日晚,九纵25师到达安徽萧县以西,74团在一个叫官路口的村子宿营。3营长披着一件缴获的美式军大衣回到住处,发现一个士兵在卸门板。他问:“你是哪个连的?”士兵立正回答:“报告长官,我是8连的。”营长一听这种不顺耳的答话,以为是个俘虏兵,就命令他:“叫你们连长跑步到这里来。”不一会儿,3营长只听一声“报告!”一个戴大盖帽的国民党军官站在面前。两个人都愣住了,幸亏营长的通信员机灵,扑上去缴了国民党军官的枪,一问才知道是邱清泉5军45师的,同解放军混住在一个村子里。3营当即投入战斗,村子里枪声大作,混战一场。共军终于追上国军了,然后大部队把杜聿明集团包围住了。

  进上海的两条纪律

  解放军不断地胜利前进,毛泽东最担心的事就是军队进城的纪律。陈毅在丹阳整训,声色俱厉地训了下面的干部。他说我跟饶漱石政委逛街,看见有几个战士想进电影院不给钱,你耍什么威风?我们解放军进上海,能不能站得住脚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从现在起我们就得规定进城的纪律:第一不许进民房,第二不许随地大小便。

  解放军攻进上海是1949年5月27日,老百姓早晨一开家门,看到街上躺的都是解放军。就这样征服了民心。这张照片可以说是历史经典,但是不爱护战士的首长不是好首长,你能让战士一直睡大街?我们的干部也到处找房子,国民党的办公大楼,大官的豪宅,各种仓库、学校等等,找到房子以后,从下午开始陆陆续续让各部队入住。所以解放军进上海睡大街,最多的是30个小时。部队进城之初,为了不扰民,每天早晨各连队到街上找公共厕所。战士们跑步走,有的战士来不及尿在裤子里的都有。这都说明了军队纪律是非常严明的,这样的部队才能打胜仗。

  (本文根据刘统教授的演讲速记编辑整理,未经主讲人审定)

  本版文/本报记者 尚晓岚

【责任编辑:王煜】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