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溪山体滑坡:地震留下“内伤” 降雨诱发灾害

2017-06-25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胡宁 陈凯欣 汪龙华

    中青在线四川茂县6月25日电(汪龙华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胡宁 实习生 陈凯欣)在四川茂县6·24特大山体滑坡灾害第六次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裴向军对此次特大山体滑坡灾害进行了初步分析。

    据裴向军介绍,地质灾害发生地位于松坪沟断层,历史上地震频发,包括1933年叠溪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地震为地层带来的是深度的岩体质量损伤,也就是“内伤”而不是“皮肤病”。受地震影响,山体稳定性下降,遇到降雨更容易诱发滑坡。

    此次大滑坡规模1800万立方米,灾害发生在海拔3400米以上,离受灾村高差1250米。山体陡峭,坡度55~60度。据村民反映,滑坡前斜坡没有裂缝。同时由于高山植被密集,高精度卫星遥感受其遮挡,难以拍摄到坡体的变形。因此在灾害发生前没有发现隐患。

    在回答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关于“周边还有没有类似的隐患”时,裴向军回答说,目前已经成立了滑坡区和周边地质灾害隐患的巡查排查组,相关结果还在调查。此外该区域是一个地震高发区,也是一个地质灾害高发区,没有隐患是不可能。山中有猛虎,专家也想把它找出来,做好提前防范。

    以下为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

    问:山体滑坡和汶川地震有没有关系?

    答:汶川地震距离现在时间不长,后果也很严重,大家印象也比较深刻,它对这次山体滑坡事件影响还是有的。大家都知道茂县,我们事件发生的这个地方也是在茂县内,但是烈度不一样,茂县县城地震烈度是11度,我们这里是9度,所以尽管是一个县,但是地震损伤程度不一样,同时我们也做过调查,这里虽然没有发生很大规模的滑坡,但是地震的次生灾害还是很多的,这是一个情况,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松坪沟,这个地方是一个断层,而1933年叠溪地震也留下了很多的堰塞湖,所以说1933年的叠溪地震比汶川地震带来的影响更严重,所以影响还是有的。

    补充一下,影响肯定是有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汶川地震对山体有震裂松动效应,水容易渗透进山体。

    2.高层效应,就是像挥鞭子一样,鞭子把手轻轻一挥但是鞭子前段就是剧烈的运动,而我们这个滑坡发生在海拔3500米的地方,所以对地震反应强烈。

    3.强震带来的长期效应,从我们对世界各地发生的大地震的研究来看,他们带来的影响都很长,影响甚至长达60年,意思就是,我们通过遥感每年观察灾区的滑坡现象,地震后60年,滑坡才会回到平均水平。

    问:自从地震发生以后,中央和有关部门对地震次生灾害还是很重视的,但是这次为什么叠溪还会发生这样的高位垮塌呢?我们有没有可能预见这类事件的发生?

    答:我们已经都排查过了,这个村是1976年建造的,不是汶川地震后建的,所以不存在选址排查的问题,相关部门在地震后做了很多很多的工作,做了几次拉网式的排查,也做过详查,我们刚才还布置了更进一步的排查。但是这次为什么没有排查到呢?我们用了一个高位的概念,我们现在采用的是人员的排查方式,地质人员调查只能到达一定的海拔高度,一般老百姓很少会上海拔3500米以上,地质人员就更少了。同时,由于山上树林太过茂密,粗壮,一般的航拍技术也没法发现问题,高位带来的高度隐蔽性使这次发生的事件没有预见到。

    问:我们从肉眼现场观看,村子生存条件是比较恶劣的,那我们从历史来看,历史上也经历过三次大地震,比如1933年,1976年,2008年,那么经历了这么多次的打击,而且环境这么恶劣,政府为什么没有进行异地搬迁呢?

    答:一般在四川都有一个习惯,大家逐水而居,或者是一个平地大家就能聚集起来,而叠溪这个地方它的基本生产和环境还是很不错的,包括种植花椒和旅游业。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有些地震灾害隐患点是否进行搬迁有几个方面需要考虑,一个是是否具有风险性,另外是考虑老百姓的意见。一般搬迁会有政府补贴,但是补贴不可能完全弥补损失,搬迁难免会带来一定的生活质量下降,所以有些老百姓不愿意搬。

    问:那么平时是否有对老百姓进行他们居住地的风险隐患的告知,他们是否对自身所处情况有个明确的认识?

    答:首先我再说说我们为什么不搬迁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我们要对一整个县城进行搬迁,可是这附近就没有完全没有风险的地方,那么只有搬出很远,这样一来首先老百姓不愿意,二来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财力,我们的人口密度太大,老百姓也不愿意搬到完全没有生活条件的地方重新开始。

    那么现在针对你这个问题,我们国土资源部门有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叫做群测群防,老百姓自己观察观测,这给我们预防地震灾害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他自己观察观测,我们就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做演练做培训,我们还一般设有一个群测群防员,比如房子后面有一个不稳定斜坡,我们就会配置一个监测员,一旦有问题就会进行疏散,这事儿我们做了非常多,也非常清楚各个地方所处的条件和环境,但是没办法,他就是要在这儿住。

    有些沟口还有泥石流,有些地方几百年才发生泥石流,属于低频泥石流,老百姓也赌,就认为几百年都没有发生过怎么会有问题。这就是客观的情况,大家要理解。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也卓有成效,今天看到的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我们现在技术条件也没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准备利用高科技的手段把卫星飞机无人机全部用起来做隐患早期识别,让处于高位的地区尽量避免灾害发生,我们也在想办法。

【责任编辑:黄易清】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