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一支“明星之城”的“明星部队”

2017-06-21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中青军事发布·刘阳 张茜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如同他们守卫的那座城市一样,是人民解放军中的一颗“明星”。

  他们在香港回归后担负起保卫香港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作为主权的象征,他们见证了香港回归的伟大历史时刻,和香港人民一道共同走过了回归祖国后二十年的发展历程。

  二十年如虹归途,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出色地完成了祖国交予的使命,保卫了香港经济的繁荣发展和香港人民的安居乐业,他们处处以香港市民的方便考虑,积极融入到香港社会生活中,他们以自己的魅力和风采折服了香港同胞,成为驻守在东方之珠之上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历史总有一些有趣的巧合,1997年香港的回归让这座城市与1927年诞生的人民军队有了相同的纪念周年,值此建军九十周年、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之际,让我们共同向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致敬!

  归途

  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礼兵手中冉冉升起。这标志着150多年来,香港第一次由中国自己的军队开始担负起防卫任务。

  自从英国占据香港以来,驻港英国三军指挥部一直设在添马舰基地(威尔斯亲王军营)。起初,驻港英军总司令由港督兼任。后来,驻港英军总司令一直出任香港行政局的官守议员,仅次于港督,直接参与香港的行政决策。

  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央政府派不派军队去驻扎?这是原则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立场坚定,排除了任何阻止中国驻军的企图。他曾在全国“两会”期间,接见港澳地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时,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香港是要驻军的,既然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不驻军?”随后,他同参加会见的港澳代表和委员谈起如何认识驻军问题,他说:“我国政府在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之后,有权在香港驻军,这是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象征,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保证。”中方在香港1997年后驻军的坚决立场,迫使英国最后只好作出让步。

  1982年9月22日为了解决香港问题,撒时任英国首相切尔夫人访问中国。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之际,中英联合声明刚刚草签。大批港澳同胞来到北京,庆祝这两件大喜事。但他们中有人对驻军问题仍心存疑虑。邓小平在会见他们时讲了下面这番语重心长的话:“我讲过中国有权在香港驻军。我说,除了在香港驻军外,中国还有什么能够体现对香港行使主权呢?在香港驻军还有一个作用,可以防止动乱。那些想搞动乱的人,知道香港有中国军队,他就要考虑。即使有了动乱,也能及时解决。”

  中英联合声明对驻军问题作了如下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社会治安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维持。中央人民政府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防务的部队不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驻军军费由中央人民政府负担。

  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于北京签订。

  日落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驻港英军开始逐步撤离香港。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经过长达7年有关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进驻香港后驻军军事用地的谈判,也终于在1994年6月30日结束的第29轮全体会议上达成全面协议。军事用地协议是自中英联合联络小组成立以来,双方所达成的众多协议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协议之一。英方最终同意在1997年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的14幅军事用地总面积达2750公顷,其中2263公顷为青山练靶场,包括地价高昂的威尔斯亲王军营,其他市区用地还有尖沙咀枪会山军营、九龙塘的澳士本军营。

  曾经的威尔斯亲王军营,2000年更名为中环军营,如今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总部所在地。

  1996年1月16日,中英联合联络小组防务与治安专家小组第19次会议在香港举行,会议就香港军事用地的文件、图纸、资料交接的具体时间及程序性安排达成共识,标志着中英在香港军事用地交接方面的一系列具体问题的协商已告一段落。

  1994年8月15日,在英军海陆空三军组成的仪仗队欢迎下,最后一任英国驻港三军司令邓守仁少将抵达添马舰威尔斯亲王大楼,举行就职仪式。这位51岁的总司令,是香港第61任也是最后一任驻港三军司令。邓守仁上任之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大幅地减少驻港英军人数。到1995年,英军驻港的人数要下降约6成半,即由1994年的8000人减至3000人左右,而以前驻港英军一般在1万人左右。由于中英双方已就军事用地安排达成协议,因此,最后一任英国驻港三军总司令的另一项重要使命,就是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司令员会面,并就香港军事用地及设施移交安排进一步具体磋商。

  1996年7月16日至18日,时任驻香港部队司令员刘镇武应驻港英军司令邓守仁少将邀请访港,双方就防务交接及其他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就防务交接问题达成了一致。8月29日,邓守仁公布英军撤离香港的计划和详细日程:在未来10个月内,英军将分阶段撤出,并陆续关闭有关军事设施。

  截至1996年8月末,驻港英军人员共约3250人,包括总部、一支海军巡逻艇中队、一个步兵团、一个支援直升机中队和一支后勤常规支援兵团,其中军事人员2600人。这年8月30日,驻香港的英军第50电机工程修理厂关闭;9月6日,为驻港英军提供一般性作战性工程支援的女皇廓尔喀工程团第67廓尔喀独立野战中队解散;9月15日,关闭驻港皇家空军石岗基地;12月14日,香港军事服务团解散;1997年4月11日12时30分,英国在香港也是在亚洲的最后一个海军基地――香港昂船洲添马舰海军基地正式关闭;5月至6月间,香港常规支援兵团解散、九龙塘军营关闭,驻港皇家空军第28飞行中队离港返英;6月30日,位于港岛中环的英军总部威尔斯亲王军营关闭。

  最后一名离开威尔斯亲王军营的英军军官埃利斯中校,他正向停泊在50米开外的军舰“漆咸号”兵舰走去。“漆咸号”以西不远的上环水坑口,便是1841年英国殖民远征军登陆香港的地方。

  如虹

  早在1990年10月2日,一份有关部门起草的《关于组建驻港部队的报告》就送到了中南海。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认真地审阅了这份报告,并写下了他对驻香港部队的第一个指示:关键是进驻的部队政治上要特别过硬,事先要做过硬的思想工作。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上将在接受专访时说:“当时,由总参谋部领导和总参作战部负责香港驻军准备工作,他们制定了一个大体计划:1992年订出方案,1993年开训,1994年至1996年组建训练完成,1997年进驻香港。”

  1993年初,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部署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为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的领土、领海、领空的主权,开始组建驻香港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授旗现场。

  1994年10月25日上午,广州军区参谋长龚谷成宣读中央军委授旗命令,驻香港部队司令员刘镇武少将郑重地接过广州军区司令员李希林上将授予驻香港部队的一面“八一”军旗。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在军乐声中举行了庄严的迎军旗仪式。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由陆、海、空三军部队组成,主要编成有步兵旅、海军舰艇大队和航空兵团。驻香港部队装备有执行防务任务所必须的现代化武器,必要时,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请求,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可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和参与救助灾害。

  为了更好地展现解放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在当时驻港部队配发了特殊的97式军服,在全军中只此一家。

  驻香港部队步兵旅的前身是著名的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即“红一团”)。红一团诞生于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中,参加了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全过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一团参加了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5次反“围剿”的斗争。长征途中,红一团多次担负中央红军先遣团的任务。一路上,突破国民党五道封锁线,飞越天险乌江,抢渡大渡河,攻夺直罗镇,斩关夺隘,势不可挡。抗日战争时期,红一团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黄土岭、狼牙山等战役,涌现出击毙日寇所谓“名将之花”阿部规秀的“功臣炮连”、举世闻名的强渡大渡河“十七勇士”、表现出中华民族宁死不屈伟大气节的“狼牙山五壮士”等一大批先进单位和英雄模范人物。这支英雄的团队,在新的时代迎来了新的挑战,即将担负起捍卫国家主权的崇高使命。

  同陆军一样,驻香港部队的空军同样“大有来头”。驻香港航空兵团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前身是空军运输航空兵某大队。邢台地震时,是他们的专机及时送周恩来总理到灾区视察慰问;唐山大地震后,在余震未消的情况下,他们出动8架飞机,为灾区人民送医送药,运送伤员;大兴安岭火灾发生后,又是他们在紧急关头空投空运救灾物资,及时把党的温暖带给灾区人民。他们参加过保卫祖国领土等重大军事行动,多次完成保障导弹、卫星、军事科研任务的飞行任务,屡建功勋。

  驻香港海军舰艇大队的前身是一支海上劲旅,战功赫赫。1950年5月25日,部队“先锋一号艇”等奉命执行解放万山群岛战斗。对优势强敌,我海军官兵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近战歼敌,创造了人民海军以小打大的成功战例,受到毛泽东主席的通令嘉奖。1965年的“八六”海战,他们再次创造了以小艇击沉大舰的辉煌战绩。他们还多次参加清剿海匪特务、抗击敌机入侵战斗,涌现出了“海上先锋艇”、“海上英雄艇”、战斗英雄麦贤得等英雄集体和个人。

  驻香港部队其实是一支跨城市的部队。部队在深圳有着自己的基地,驻香港部队新兵必须在深圳训练一年,经考核合格后选拔进驻香港。

  上岗

  1997年4月21日下午1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首批40名先遣人员,在驻港部队副司令员周伯荣少将的率领下,经皇岗口岸进入香港。14时37分,抵达香港中环驻港英军威尔斯亲王军营。驻港部队先遣人员抵达军营后,受到驻港英军司令邓守仁少将及驻港英军的欢迎。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解放军部队首次进入香港。5月19日,第二批66名先遣人员经深圳皇岗口岸入港,进驻添马舰军营、枪会山军营、石岗军营和昂船洲军营,与先期到达的40名先遣人员一起做驻港准备工作。5月30日第三批90名先遣人员入港,进驻威尔斯亲王军营、赤柱军营、新围军营、稼轩庐军营、奥士本军营和般咸阁军营。

  这样,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总计派出3批196名先遣人员提前进入香港,为中国人民解放军7月1日零时正式进驻香港担负防务责任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6月30日10时10分,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发布了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的命令。

  谭善爱中校的这句“你们可以下岗”成为了国人关于香港回归记忆中最响亮的声音。

  根据中英两国政府达成的协议,一支由509人组成的先头部队于当日21时准时开进香港,与驻港英军进行防务交接。当天,先头部队509人分乘39辆小车、交通车和大卡车等车辆,分4个梯队,经2号公路、7号公路、西区海底隧道,分别进抵香港营区。其中进驻石岗军营146人、昂船洲军营183人、威尔斯亲王军营78人、赤柱军营102人。晚上11时30分,部队准时进驻完毕。至此,连同此前进入香港的3批先遣人员,驻香港部队在香港人员已达705人。

  “一号哨到位!”、“二号哨到位!”、“三号哨到位!”

  “到位”、“到位”、“到位”……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军营的每一个哨位和第一处军事要地,哨兵全部到位!

  23时50分之前:英方卫兵仍在门外站岗

  23时50分:双方卫队、卫队长集合完毕

  ……

  23时58分:双方卫队长以提起脚后跟为信号,同时向预定交接位置出发齐步走

  23时58分20秒:双方卫队长相互敬礼。英方卫队长埃利斯中校向我方卫队长敬礼,我方卫队长谭善爱中校还礼后英方卫队长礼毕

  23时58分50秒:英方卫队长埃利斯讲话。他说:“谭善爱中校,威尔斯亲王军营现在准备完毕,请你接收。祝你和你的同事们好运,顺利上岗。长官,请允许让威尔斯亲王军营卫队下岗。”

  23时58分53秒:我方卫队长谭善爱讲话。他声如洪钟地说:“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

  ……

  23时58分55秒:英方卫队最后一名人员走出威尔斯亲王军营营门口线。同时,我方卫队副指挥官下达“礼毕”口令,卫队枪放下

  7月1日零时整:我方全体人员面向国旗方向。

  1日零时,中国国歌响起,与此同时,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零时46秒,国旗升至旗杆顶端,迎风飘扬。

  1997年7月1日凌晨,驻港部队主力在风雨中进驻香港。百年国耻,一洗而去。

  与此同时,深圳的驻香港部队从凌晨1点开始依次离营,从不同方向,向过关的指定待命地域进发。

  从同乐营区到文锦渡口岸,兵车途经广深高速公路、深南大道、文锦中路,一路上都是歌如潮、花似海。街道两旁高楼大厦的阳台上、天台上,站满了欢送的人群。临近文锦渡口岸,鼓乐齐鸣,身着民族服装的欢送队伍,跳起了欢快的民族舞蹈。一百头醒狮齐齐舞动,群情激昂。

  拂晓,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地面部队3000多名官兵奉命从各个集结地出发,乘坐400多台车辆,分3路向深圳南部的文锦渡、皇岗、沙头角口岸前进。5时45分,静静的深圳河出现在视线之内,河对岸就是几个小时前摆脱了英国150多年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

  在文锦渡口岸,一辆草绿色的卡车第一个越过了桥上的深港分界线。这辆车上的21名官兵来自“大渡河连”的英雄团队,旗手徐志辉迎着风雨将军旗高高擎起,这是第一面飘过深圳河的“八一”军旗。

  1997年7月1日8时40分以前,各梯队依次进入香港威尔斯亲王军营、赤柱军营、山顶白加道三军司令官邸、金钟皇后军营、半山般威军人宿舍、柯土甸道枪会山军营、九龙塘奥士本军营、歌和老街高级军官官邸、昂船洲岛海军基地、元朗稼轩庐军营和潭尾军营、粉岭新围军营和大岭保靶场、大山奥山大奥海军观察站等14个军营。至此,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陆、海、空三军部队全部进入香港防区,全面担负起香港防卫任务。

  二十年风雨,二十年辉煌,我们相信在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的护卫下,香港这座“明星之城”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制作:刘阳 张茜

  注:图文综合整理自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军网等

  投稿邮箱:junshibu@126.com

【责任编辑:姜继葆】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