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监考是一种可疑的“创新”

2017-05-25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朱昌俊

  朱昌俊

  考试不需老师监考,如果一人作弊,全班的成绩都要作废……这样的反作弊考试办法,如今正在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一个班级施行。据报道,该校机电工程系2014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创新班,从本学期初开始酝酿,学生自愿写下不作弊承诺书。如今三场考试下来,暂没发现一人作弊,尽管考场无监考老师,但学生都自觉上交了手机等设备。

  无人监考这些年在各地都有出现,到底肇始于何时何地,已经难以考据。但其出发点似乎都是与诚信挂钩,以无人监督来倒逼学生的诚信。在社会诚信不足的今天,这种创新做法确实不啻为一种另类的诚信教育。

  相较于此前各地出现的无人监考,发生在东莞的这个无人监考有个不同,那就是这一做法是由学生自愿发起,而非学校强制执行。从这个角度说,只要学生自愿,那就更无可非议。不过,其提倡“一人作弊,全班的成绩都要作废”,却仍值得商榷。法治社会,这样的做法,谁都知道存在问题,那么是否只要学生自愿就可以?学校对此是否应该作出价值层面的积极引导?

  “连坐”几乎是所有无人监考的一个重要辅助条件,不管是以往一些学校强制执行,还是这次东莞理工学院某班级学生的自愿施行,都是如此。由此也就引申出一个问题,无人监考的目的说是要倡导诚信,但以“连坐”为结果导向,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诚信到底是系于无人监考的自觉,还是说忌惮于让同学连坐、给集体抹黑的心理在起作用?若是后者,恐怕就很难称为是真正的诚信。

  此外,类似的无人监考,很多其实是名不副实,比如现今多数学校教室都安装了监控,即便监考老师不到场,也可以在监控室实现监考。所以,无人监考与有人监考,到底有多大的差别,仍是个存疑的事,其对学生所起到的诚信教育效果,也待具体论证。

  除了效果存疑之外,此类无人监考还往往释放出某种道德标榜的意味。比如,东莞理工学院的这个案例中,无人监考的班级是该校的“创新班”,也就是通俗上所讲的“尖子班”。当初学生之所以会在老师的引导下推行这个做法,一个很重要的“底气”便是,班上同学的成绩一般都比较好,所以没必要作弊。这个心理动机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既然肯定成绩好,没必要作弊,那再搞无人监考的诚信教育,又有多大的必要?

  二是,成绩好就不会作弊,其潜台词是否就成了成绩不好就会作弊,如此一来,是否隐含了某种歧视?如果无人监考最后变成了某种诚信的证明,而有人监考的同学则被视为诚信不够,这种对比带来的道德伤害,恐怕比获得的正面教育效果要大得多。

  教师监考其实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监督,其并不是天然的把每个学生都设定为不诚信,然后防止他们作弊,而是说在老师的监督下,帮助学生独立完成考试,这个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一种方式,本身也是一种教育程序。从这个意义上讲,监考环节其实是不应该轻易被省去的。一来,无人监考,省不了多少人力成本;二来,不仅诚信教育的效果存疑,也取消了一个必要的教育环节。如果说无人监考真的能够解决作弊的事,又能够起到很好的诚信教育效果,那大可全面推行这种方法。但事实上,这只能是少数地方的所谓“创新”。这样的理想与现实之差,已足够说明很多问题。

  不只是无人监考,近年来也非常流行“无人商店”、“无人超市”这样的诚信检测,结果一次次试验出社会诚信的低下。其实这种测试本身就是存在问题的,诚信靠的从来不是无缘无故的人性自觉,而是良好的配套制度和行为环境的改善。

【责任编辑:袁瑞】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