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课:展现辟谣自信的最好方式是向媒体开放

2017-04-06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曹林

    最近热播的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中一个细节很值得官员仔细琢磨,地方强拆引发群体性事件,人人手中有手机,人人有自媒体,冲突场景瞬间全媒体直播,传播全世界,地方官员甚至还没有远在千里之外的人知道得多,“死了多少人”“警察动手”的谣言甚至已传到国外。面对这起群体性事件引发的爆炸式舆情,当地应对还算不错,向媒体开放,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借主流媒体发声。这部电视剧之所以能创造收视记录,引发热议,正在于与现实时事无缝的贴近,看得仿佛不是电视剧,而是现实的直播。官员真应多看看这部剧,既能从反腐中受到警示,也能提升自己的媒介情商。

    电视剧中的舆情,地方政府应该不陌生,很现实。面对汹涌而来的追问和批评,铺天盖地的谣言,地方官员常会陷入恐慌,发布一纸缺乏说服力的简单通报后,然后本能地去捂,去防媒体,可怎么能捂得住和防得住呢?结果就是越捂越大。有些地方官员常常很郁闷,明明就是谣言,无论怎么说,那些不明真相的网友就是不信,仍不断制造出新的谣言,而民众激愤的情绪往往就是这些谣言刺激的,总不能任由这些谣言发酵吧。

    记得天津港爆炸事故之后,也是谣言满天飞,地方疲于应对,李克强总理当时说过一句话:权威发布一旦跟不上,谣言就会满天飞。――确实如此,这是被无数事件反复证明的规律,千万不可逆规律而行。不过也常有官员挺委屈地说,官方很快就作了权威发布,网民还是不信,怎么办?一要反思有些地方为何失去公信力,怎么说别人都不信;二要反思,权威发布怎么发布,不能总是自说自话,而要以让公众信服的途径和方式去发布。不能通过自己的官方渠道发个声明,就自以为是地觉得“我已经权威发布了,你就得信”,还要善用主流媒体,在向媒体开放的姿态中表现自身的辟谣自信。

    不要把前来报道的媒体记者当成过来“给官方添麻烦的”,媒体其实是陷入“怎么说网友都不信”困境中的地方政府摆脱公信困境应借助的第三方,自己说了别人不信,那就借助媒体发声,将事实和真相告知公众,让媒体扮演“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角色。向媒体开放,也许媒体报道的仍是官方公布的事实,但这种开放能表现一种辟谣自信。也许害怕网友的非理性和自媒体的道听途说,但总体来看,媒体报道有着严格的把关,他们会对自己的报道负责,对事实和真相负责。

    上海官方的媒介素养就比较高,知道通过媒体表达自己的辟谣自信,记得外滩踩踏事件发生之后,网上也有不少传言和质疑,甚至有一些谣言。上海市政府就表现得很开放,坦诚面对媒体。人民日报后来的一篇《人民日报五问上海调查组:外滩之殇谁之过》并没有给政府“添乱”,也没有导致传言和质问的升级,而是让人看到了上海官方处理问题的坦诚、阳光和自信。辟谣,不仅是自己信,关键是要让别人信――这时就要考虑如何通过“向媒体开放”展现自信的姿态去提升公信,取信于民。

    听一位高级官员用过一个比喻,说一个事件引发汹涌舆情后,官方是踩刹车的,而媒体是踩油门的。他想用这个比喻来说明官方与媒体一定要配合,如果没有踩刹车,舆情就可能非理性发酵从而失控,可如果只踩刹车,而没有踩油门的,就会陷入死锁的困境,没法儿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走,这时候就需要刹车和油门的精妙配合,车才能稳稳地向前走,而不至于失控。这个隐喻用到辟谣中,也很贴切,有辟谣的自信,就应该借助媒体报道的事实去辟谣,推动舆情困境的解锁。

【责任编辑:姜继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