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白性教育不可怕 风波之后儿童教材爆红

2017-03-30来源:央广网

  这是苗颖第一次来该校开展性教育讲座,讲座的内容并没有太复杂,主要围绕青春期男女体征的变化以及卫生等方面展开。只是与行知学校的小学生们不同,这些随父母来京就学的流动少年,此前并没有在课堂上上过专门的性教育课,而父母也对此避而不谈。

  “他们一般不让我上网,更不会让我查这些。”一名女生告诉记者。

  这场讲座让苗颖颇多感慨,一方面她欣喜于学生与她的互动要好过此前接手的其他学校;但感叹也随之而来,这些女生大大多数问题都围绕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产生,“有些连基本的卫生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都没有,这多危险啊。”

  因为父母进京务工,北京周边郊区聚集了大量以流动青少年为主要生源的打工子弟学校。漂泊不定的生活、父母的无暇顾及、保障措施的不到位,也让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一度引人关注。

  从2011年出版一年级课本开始,如今《珍爱生命》教材已经编写到了6年级,成为希希学园在14个打工子弟学校推广性教育的指定用书。

  从一年级开始,学校就引入了专门针对小学生的性教育课,每学期6课时,一周一课。从刚开始认识性器官开始,逐层递进,到五年级,他们已经能够毫不避讳地谈论月经、遗精这些很长时间里被在公共场合自动屏蔽掉的词汇。

  “就是每个月都会有那么几天不舒服,这没什么可怕。”

  9岁的五年级学生梁晓琳能够从生理角度详细地将出男女第二性征的特点,“我们从一年级就开始学了。”

  这些知识并非家长教授,几乎全部来自于课堂,这也是大多数打工子弟学校学生了解性知识的主要渠道。

  ”我的想法就是不能骗他,但又不知道怎么对他解释。“困惑的徐宝淑因为做义工结识了希希学园的负责人韩雪梅。

  ”她开始给我灌输一些观念,总的来说就是不能回避,应该告诉他。

  我后来想明白了,你对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讲这些,他并不会往那些成人的方向去想,他接受的就是知识,孩子的世界是很单纯的。”

  与韩雪梅给徐宝淑的建议类似,直接、不回避,也是教材编写者——由刘文利教授领导的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的核心理念。

  针对面世以来遭遇的最大一次教材风波,3月5日,北师大在其官微以4000字长文做出回应。

  回应中称:了解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性知识需自然准确地传递给儿童。孩子在性健康教育课上能自然、大方地说出生殖器官的科学名称,年龄越小越自然,而“一些网友和媒体在讨论中使用的截图是不完整的。”

  对教材“断章取义”是很多接触过这套教材的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回应。

  认真翻阅这套《珍爱生命》教材,不难发现,这是一套有着完整脉络的小学性教育课本,虽被称为儿童性教育教材,但其中真正涉及到性的部分不足20%,其余涵盖生理卫生、心理健康以及人际交往等多重内容,核心仍是教会孩子珍爱生命。

  为什么不能用生命的通道之类的词来代替阴道这样直白的说法呢?

  “当一个身体器官的科学名称都不能从大家嘴里说出来,这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能得到正确的描述吗?能够得到很好的尊重和保护吗?当一个孩子遭受性侵害,他连什么地方被触摸都描述不清楚,如何得到有效保护?”

【责任编辑:张艳如】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