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父亲,一个被时代塑造的角色

2017-03-30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对话金马奖获奖影片《八月》父亲的扮演者张晨——

  父亲,一个被时代塑造的角色

  2017年3月24日,由张大磊编剧执导,孔维一、张晨、郭燕芸等主演的电影《八月》上映。电影讲述了九十年代初期之际的呼和浩特,国家开始实施国有单位转型,铁饭碗被打破,国有制片厂家属院里,每一个简单家庭的生活都被改革所影响,而少年小雷就这样在经济变革与家庭改变之间懵懂成长的故事。2016年11月26日,影片获得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和最佳新演员奖,而获得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近日,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电影所李春独家对话影片《八月》中父亲的扮演者张晨,为我们讲述了一些电影台前幕后的故事。

张晨:父亲,一个被时代塑造的角色

  电影《八月》剧照

  以下内容为对话文字实录,L:李春 Z:张晨

  L:看介绍您是歌手出身?这是您第一次演电影吗?之前有没有类似表演的经验和经历?

  Z:我是1976年出生的,玩了十几年摇滚乐,近七八年,不做乐队了,一直在做音乐。2013年还做过一个微电影,也是张大磊导演的,我演一个警察,片长16分钟。

  《八月》剧本是在2011年成型的,从2011年开始我们(和导演张大磊)就经常有一些交流,一起聊电影。大磊一直在拍一些东西,他的准备状态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当时正好有这么一个契机,他是拍了一系列片子,其中有这么一部叫《谢明》,让我出演警察。他觉得我比较适合这个角色,就叫我去演,我也很喜欢这个角色。那次拍摄很快,就两三天。密度非常大,很集中地拍。

  我之前完全没有表演经验,但是自己非常喜欢电影和话剧,电影不用说了,喜欢的都会去看,也经常看一些老片子。因为呼和浩特市演出话剧的机会不是很多,如果有好的演出,被我发现的话,肯定会去看,我特别喜欢舞台剧。《谢明》出来以后,所有看过的人认可度都比我本身要高,大家都认为我特别适合演警察,我自己觉得也还不错,基本上是按导演的想法来完成的。

  大磊一直是自己的主观很清晰,他内心对人物的把握很清晰,他几乎不太可能说来咱们演几种,来找一种适合的。他基本上是在演之前,已经把这个构架清楚了,然后给大家一个表演的方向,甚至他会来给大家做一个示范,有时候会有。我甚至觉得他的表演特别棒,我还说过,你应该表演一个角色,因为他的表演特别准确。他说我在电影学院的时候,主修导演,选修表演。

  L:您和导演大概是在什么时间认识的?

  Z:我们认识很多年了,因为我在20多岁在呼市玩乐队的时候,大磊也在玩乐队,我算是比他早一个阶段,早一批玩摇滚乐的人。他那会儿经常看我的演出,后来在他玩儿摇滚乐的阶段,我们有很多交集。因为他有七年的时间去俄罗斯留学,这七年时间我们接触不多。从俄罗斯回来之后,他又在呼市做一些相关于电影或者音乐的事,我和他接触比较多。因为我特别喜欢他的性格和他做事的状态。我们两个也不是经常见面,但偶尔见面,会聊得很愉快。我很支持他做电影。

  L:张大磊在国内玩摇滚的时候,应该是中学生,等于是您的歌迷了。

  Z:也算是吧,他开玩笑也这么说,但更多的是大家都非常喜欢音乐,我们之间除了年龄上阶段上有一些时差,共同点是都是被音乐贯穿魂儿里的人。对一些状态、一些声音我们有共同的理解。

  L:网上有一些您的音乐视频,那些都是您原创的?

  Z:对,在网上看到的、听到的几乎都是我自己写的。后期我就不太做有歌词的东西了,而是玩一些纯音乐的东西。

  L:最初参加《八月》拍摄的时候,您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吗?

  Z:我老跟大磊说,特别感谢他能让我从内感受电影,而不只是一个观影者。看完这个剧本之后,我就打心底特别喜欢父亲这个角色。

  L:在片中,父亲呈现出来的不是特别外向的情感。当然,他和朋友见面还是有一些表达的,包括与朋友们一起吃饭唱歌的段落。如何看您和人物的感觉?

  Z:应该说我和这个角色只有30%的共同点,而这30%基本上都是男人的共性。因此这个角色与我本人的区别还是挺大的。我认为导演在故事里塑造的这个父亲的角色,有一部分是导演眼中的父亲,或者说是那个时代众多父亲的状态。我自己的孩子4岁,比片中的小磊要小很多。我身上的状态,就是我为人父的样子,所以与片中的父亲相比,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太一样。然而,时代背景是核心区别,因为上世纪90年代和2000年之后整个社会环境,还有社会的速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非常根本的区别,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性格本身,片子里面的父亲性格可能更温婉一点,弱一点。在现实生活中,我的状态有时候更强烈一点。我自己的个性是,虽然我不太会把所有的东西都用语言去表达,但是我不喜欢的事,不喜欢的人,我的态度很鲜明。而剧中这个人物——小雷的父亲不会这样,他的心中压抑了很多东西。核心区别是这个。要说共性,就是男人的共性,很多时候男人一辈子都像一个孩子。有的时候说,两口子生了一个儿子,然后女人养了一个大儿子,一个小儿子。

  L:您本人的性格是与角色有一定距离的,在拍摄过程中你们怎么样找人物的感觉。有没有让您印象比较深的事情?

  Z:有啊,在拍摄过程中其实,在剧本阶段的时候,拍摄前我在跟导演聊的时候,我还信心满满,我当时想象的是用我对这个角色的理解,去塑造人物。实际拍摄的时候,发现不对,我那个状态,那种表达方式,我想塑造的形象,与故事的核心的东西不符。所以很多时候是把我从那个稍微有点 “过”的状态,掰过来,更准确地表达。因为没有表演经验,完全是素人,这里面有一些比较困难的东西。更多的时候,是尊重导演要的,像导演想要的那样去塑造。比如:在博士酒楼请教育局的人吃饭,吃完饭以后,回到餐厅,我在抽烟,然后喝得有点多了,跟自己当小老板的弟妹一块儿聊天的那场戏。那个就完全不是我,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我,那个完全是片子里面的状态。那场戏,拍了无数条,我都已经记不清多少条了。拍到很晚,剧组的人都已经很疲惫了,因为种种原因,包括我的表演不准确,导致反复地拍。最后过的那条,说心里话,现在看来反而我不是很满意,如果再有机会重拍的话,我可能还会做得稍微好一点。那场戏完全是要把我自己本人的状态去整个反转,重新做一个调整。

【责任编辑:孙惠贤】

1 2 下一页 尾页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