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无人驾驶时代,英特尔为女性驾驶员支招

2017-03-22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程鸿鹤

  由于社会结构、家庭结构长期积累的变化,女性车主增多成为近年来一大社会现象。但在驾驶时,她们却被贴上了“女司机”的标签。未来,一辆了解女性日常驾驶行为以及对无人驾驶技术态度的无人驾驶汽车,可能会给女性驾驶员带来福音。

  3月8日妇女节,以“The NEXT 女大当‘驾’无人车”为主题的英特尔无人驾驶分享会在北京举行。英特尔无人驾驶事业部中国区市场总监徐伟杰、赛迪网副总裁梁媛、上汽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智能驾驶系统开发驾驶员信息及安全系统经理朱晓华以及地平线联合创始人陶斐雯,聚焦无人驾驶化解女性司机驾驶痛点、技术发展与行业趋势等话题,畅谈现在与未来。

  “夜里照顾孩子,白天还要上班,结果开着车,就在红绿灯路口睡着了。”有着“10年+”驾龄的梁媛从切身了解到的情况,讲述女性的驾驶痛点,“女性对安全驾驶、提升体验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她表示,“我期待无人驾驶,它的确能给未来出行带来颠覆性变革。”

  “真正的突破点一定是软件和硬件、算法和芯片深度的整合与结合。”陶斐雯表示。就技术而言,她认为数据、算法、计算能力是三大支柱要素,而且无人驾驶为人工智能、数据处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它的数据是非常多样化的,是非结构化的数据。

  “无人驾驶会有各种雷达、图像处理以及算法的实现,需要非常强大的计算能力;这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只有5G能满足此类需求;在庞大的计算需求下,平衡功耗问题也成为关键所在。”徐伟杰补充道,计算能力、5G应用、功耗是目前要在无人驾驶领域着重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创新是一方面,政策法规、生态打造也是非常重要的。”徐伟杰表示。

  无人驾驶能够化解女性司机的驾驶痛点,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正经历着不断突破的过程。朱晓华将无人驾驶的半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的发展路径通俗地总结为“解放双脚、解放双手、解放双眼、解放思维,直至所有人都成为乘客”。她认为,目前已经量产的车还是处于从“解放双脚”到“解放双手”努力的过程,无人驾驶的发展需要整个产业一起推动。她同时表示,与目前辅助驾驶技术最大的不同是,无人驾驶是社会资源的大整合。

  有趣的是,在场嘉宾一致认为“融合”是未来无人驾驶产业的关键。无人驾驶包括以后汽车产业的整个生态圈,各献所长,各得所需,才能把这个产业越做越大,让无人驾驶更快到来。

  的确,如数据、新能源技术、网联技术、自动驾驶技术、传感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技术的应用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甚至是互为条件的。汽车无人驾驶的最终实现要靠技术集群的集体支撑。

  基于1000多份女性驾驶者的有效样本,赛迪情报中心在分享会上了发布《女性司机驾驶行为及对无人驾驶态度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日常驾驶行为方面,超过90%的女性驾驶者每天的驾驶时间主要集中于2小时以内,说明受访者主要以短距离通勤驾驶需求为主,通常情况下路况复杂,需要应对的意外情况较多;55.65%的女性驾驶者主要驾驶路段为市区道路,其次是城际公路。这表明,在日常生活中,女性驾驶者主要活动区域为市内及周边地区,此类区域的路况相对复杂,需要经常应对堵车、红绿灯、变道等复杂路况;54.81%的女性驾驶者一般驾驶速度在31~60公里/小时,这表明女性驾驶者一般行驶速度较低,通常为市区路段。

  特定驾驶行为方面,“开在两个车道中间”,“紧急情况下,没有留够车距,容易追尾”,“在倒车时,撞倒盲区里的东西”,“在离开环岛时,误读信号而走错”,“边开车边查看手机信息”和“边开车边单手打电话”6种特定驾驶行为在全部受访者中发生的频率占一半以上,说明这些特定驾驶行为在日常驾驶过程中经常发生。

  可以得知,主要行驶于市区和城际公路,每天行驶时间2小时以内,车速在31~90公里/小时的受访者,对无人驾驶技术的态度更加积极;特定的驾驶行为发生频次较高的受访者,在期望通过无人驾驶技术改善驾驶体验、提高驾驶安全性及交互性的愿望更加迫切。整体而言,女性驾驶者对无人驾驶技术的态度积极,50%以上的女性驾驶者认为无人驾驶技术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作者:程鸿鹤

【责任编辑:王京辉】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