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季丨能开齐文理各科的谢氏家族

2017-02-24来源:新邵关注微信公号 作者:中华世纪坛

  在《“和合家风”文化主题展》中有这样一个家族:从祖父辈开始,发展至第四代,已经有20多人投身教育事业,教育学段涵盖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教学科目涉及文、理、工、医、艺各大门类,教育足迹遍及湖南、湖北、北京、上海、天津、美国、德国。按这个家族现在的“掌门人”谢慕兰老人的话说:“若是我们家要办学校,只怕不用在外面请教师了。”

  谢慕兰有四个女儿,大女儿谢湘在北京,二女儿刘心在美国当医生,小女儿刘实从德国留学后在上海定了居。只有三女儿谢苏一直和母亲生活在武汉。70年代至90年代,她与女儿们主要靠书信沟通信息,交流思想。二十多年下来,她保存了1700余封家人之间的通信。

  “谢湘:所以现在回想起来,这一段书信,就是家书它所跨越的时空,也就是一个很特定的时空.而现代科技已经把这一段时空,留在了过去。”

  《慕兰家书》

  1999年是谢慕兰70岁生日,四个女儿分工协作,整理出版了母亲保留的全部家书,把一套散发着墨香、三卷五本170万字的《慕兰家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母亲。2006年4月5日—7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连续报道了谢慕兰的家书故事。

  “谢慕兰:我不嫌写信麻烦,他们说写信蛮累的,我说是个乐趣。写信就是跟小孩说话一样的,高高兴兴地一下子写完了。一会儿就写得蛮好的。”

  谢慕兰与家人合影

  谢慕兰老人祖籍湖南省新邵县坪上镇,家中兄弟姐妹十个。祖父谢楚儒在清末就读于北京京师法学堂,毕业后曾先后任检察官、法院推事、民事庭庭长等职。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举家迁回老家新邵,在家乡的坪新小学任名誉校长,直至新中国成立。虽是名誉校长,但是谢楚儒坚持亲自授课,并创办了“楚园图书馆”,将自己收藏的上万册藏书向所有师生开放,也免费供乡邻阅读,在兵荒马乱之年仍极力倡导读书之风。可惜的是,土改的时候,这上万册藏书全部被付之一炬。

  谢慕兰与家人合影

  谢慕兰的父亲谢德风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翻译家。他先后在复旦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校任教。他的二弟谢德宣毕业于武昌美术专科学校,喜爱田园,擅长画山水画,曾担任坪新小学校长。他的三弟谢德裕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曾在家乡的大麓、同大多所中学当老师,化学、物理都能教。

  谢德风临终时,他的案头还摊着打开的书籍和文稿,手中仍然握着笔。谢慕兰至今都不能忘却父亲对子女的谆谆教诲:“我没有任何财产和嫁妆留给你们,我能做的就是让你们读书,给你们知识。”

  谢慕兰与家人合影

  父亲的话毕生影响着谢慕兰。她还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个两层的书楼,里面有很多藏书,在上海复旦大学教书的父亲每年回家探亲,总要带回很多新书。那时兄弟姐妹们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整天躲在自家书楼中读书。日后教育自己的四个女儿时,谢慕兰也坚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在女儿们上山下乡、参军、进工厂的各个不同时期,她总是以书信等形式叮嘱女儿们时刻不要忘记学习、读书。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1977年恢复高考后,四个女儿因为一直坚持自学,先后在高考中脱颖而出,三个考上了大学,一个考上了中专。

  谢慕兰当年上的是位于蓝田(今涟源市)的湖南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毕业后她约上三两个要好的同学,一同到偏远的乡村小学教书,语文、历史、数学的课她门门都能上,唯独因为五音不全,特别害怕张口唱歌,这是她当老师唯一感到遗憾的事情。解放后,她改行投身到革命事业中,最后在长江日报社离休。

  慕兰家书

  短短一年的教书时光,给谢慕兰老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回忆说,那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但是学习风气浓厚,全镇漂洋过海求学的人都不少,时有“小台湾”之称。当时教师的地位非常高,在老家的宗祠正中,立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每年开学,每个入学的孩子都要到牌位前鞠躬行礼。当时经济条件好些的家庭,家长会不定时地把牛肉、腊肉等好菜让孩子带给老师品尝,每年还要办酒专门宴请老师;而那些家境欠佳的学生,也会把地里种的芋头、白菜等最先奉送给老师尝新。当时,教师的薪酬是谷子,她一个人挣的谷子足够自己和在身边上学的妹妹两人食用。乡村生活虽然艰苦,教书之余还要自己起火做饭,但那段不算长的教书经历,留在她记忆中的更多的是快乐。

  慕兰家书

  谢慕兰的爱人刘克正和她是同乡,小学同学。他的经历见证了新中国的教育发展史。刘克正老人生于1926年,今年83岁。当年同时考上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刘克正,因家境贫寒,最终选择了不收学费还有奖学金的湖南大学。谢慕兰的大女儿谢湘回忆道:“我爸爸从湖南大学毕业后到湖南高等工业专科学校工作,上世纪50年代初他还出席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据说是当时最年轻的代表。不久,他就到武汉参与武汉机械学院和武汉船舶工业学校的创建工作。当时,妈妈在汉口,爸爸在武昌,中间隔着长江,为了工作,爸爸每周只能回家一次。每个周一的清晨,爸爸早早起来,顶着薄薄的白雾就出门了。”

  谢慕兰的二弟谢克勤是语文老师,曾在湖北云梦县新店中学任教多年。他性格开朗,不仅深受学生喜爱,在十里八乡也颇有人缘,出门无论走到哪儿都有人主动打招呼,逢年过节时常有乡亲送上自家制作的糯米糍粑、米泡糖、莲藕等美食。四弟谢克平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曾一直在湖南师大附中带高三毕业班。小妹谢季兰曾是武汉水塔小学的体育老师。当年她年轻富有朝气,还是国家级乒乓球裁判。1971年,她曾来到北京,在有70多个国家运动员参赛的亚非拉乒乓球邀请赛上担任裁判。五官漂亮的她穿上灰色裁判服,显得“神气活现”。比赛结束,她是乘飞机回武汉的,成为谢家坐飞机的第一人,在当年可谓是一时风光无限。

  慕兰家书

  在谢慕兰老人的后辈中,也有多人从教,其中二女婿和小女婿的经历让老人感慨良多。

  二女婿宋龙祥曾是南京大学哲学系的青年讲师。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正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高歌猛进的一段岁月。1985年11月2日,宋龙祥以“马丁”的笔名在《工人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当代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十大转变》的文章。但是由于一家外电断章取义的歪曲报道,继而国内一些媒体以讹传讹,公开报道和“内参”报告紧密跟进,惊动中央高层多位领导作出批示,最后由中宣部出面组织理论界、经济界专家座谈会,才对该文作出正确评价。这个过程前后历时半年,成为轰动一时的“马丁事件。”谢慕兰老人回忆,当时“气氛真是紧张,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但是,党中央最后还是坚持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方针,“‘马丁事件’让我看到了我们党讲民主讲事实的宝贵品质。”

  小女婿廖世俊一直是谢慕兰老人的骄傲。这个积极进取的青年,当年曾扬言要“甘守寂寞与清贫,愿争某科学领域第一”,现在他已经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特聘长江学者。

  回忆起众多家族成员的从教史,谢慕兰老人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这一代有些人已经过世了,有些人退休了,但后辈中有很多人继续从事教育工作。我们亲自经历并见证了新中国教育发展变革进程。”

  慕兰家书节选

  我正式步入社会,特别是来到首都这个地方,总觉得有很多东西要学。譬如说文明礼貌、谦恭有礼,这里的老同志是十分注意的,做得也是十分得体的,而我有时不明,观察不够,工作上有些处理不恰当。办公室的一位同志就指出我打电话时一定要以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气同对方联系,要意识到不再是个人,而是有关报社的身份和名声,这使我很不安。

  ——1982年2月17日谢湘致父母家书节选

  刚才接到刘心来信,报告一个喜事:她已经党支部讨论通过加入中国共产党了,待校党委审批,就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今年以来,她捷报频传,硕果累累,在红与专大道上迈进了一大步。因为她在专业知识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就为入党铺平了道路。从这里反映了现在党的政策是变了,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不是一句空话了。刘心应当成为你的楷模,希望你像她学习,先争取优异的学习成绩,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实际行动,争取入党。你应该有个理想和目标,坚持不懈地去争取。你的有利条件不比她差,现在你首先要有信心,下决心去争取,不达目的不罢休。

  ——1983年7月31日爸爸妈妈致刘实家书节选

  读这些旧信,使人变年轻了,可以看到你们的成长轨迹,可以享受到亲情。我读曾国藩家书、闻一多家书,还有很多文学家的家书,如朱湘、胡适、朱自清等等名人家书,也不过如此内容。你们文笔之优美,内容之详尽,感情之真挚,都是很不错的,只不过不是名人而已。我们不求发表,而作为家庭人员传读,留给子孙未尝不可。这是一件顶有意思的事,比写回忆录好。现在大家不提笔写信了,所以过去的信弥足珍贵。

  ——谢慕兰致长女谢湘家书节选

  

【责任编辑:袁瑞】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