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和知乎声音对立,杨振宁、姚期智做回百分百中国人有什么错?

2017-02-22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张小松

  导读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昨天宣布,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姚期智两位教授已依照相关章程和办法,正式转为中科院院士。为什么选择放弃外国国籍?两位院士作出回应……

  二位科学家归国,在中科院学部历史上是首次,两位科学家的爱国情愫不言而喻。然而,很多人却完全理解错了这条重大新闻的意义……

  科学家归国,网络中两种不同的声音

  很多人关注点首先就被在中国社会有着很多“争议”的杨振宁先生抢走了:

  大部分网友质疑,杨先生是否是回国养老,还能为中国做多大贡献?以至于没人关心另外一位名叫姚期智的科学家…很明显,放在年龄和国籍的角度看很多人把这件事理解的太狭隘了,而在知乎上,不少网友都予以正面评价:

  他们的回国创造了中科院学部历史!

  如今,杨振宁教授夙愿得成,从其个人角度而言,漂泊海外多年后最终于晚年落叶归根,符合中国人传统的观念,这是其个人选择,当被理解与尊重。值得注意的是,是中国科学院官方的态度。

  外籍院士提出转为中科院院士在学部历史上是首次,为此,中科院专门制定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妥善解决了杨教授的“归来”问题。

  从更漫长的时间轴上看,中科院自成立以来,孕诞了大批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但从来没有外籍院士转入,这或许有中国科研环境和水平制约的因素,也可能有很多外界不为所知的原因。而杨振宁“归来”的意义恰恰在此: 改变了“零入籍”的历史,这或许是中国科研人才培养的一个转折点,受杨教授的影响,将会有越来越多在海外的游子、乃至外国科学家加入中国的科研事业。

  为什么放弃外国国籍?杨振宁、姚期智这样回应

  杨振宁表示,我是1964年3月23日加入美国国籍的,当时做这个决定曾考虑了很久,是一个很痛苦的决定。1983年在一本书里我曾经说我父亲到临终时都没原谅我放弃中国国籍。

  他说,2015年4月1日我放弃了美国国籍,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美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是一个给了我做科学研究非常好的机会的国家。

  他说,今天,我94岁了。很欣慰,多年来,为了帮助建造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友谊桥梁曾做过一些努力。我曾经说:“没有这座桥梁,世界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与安定”。

  姚期智表示:“我于2004年辞去美国普林斯顿教职,回归祖国,在清华大学投入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划时代壮举。多年来,得以培养我们的青年才俊,促进高端科研的开展,是我一生中感到最有意义的工作。此次感谢中科院特别立法,让我由外籍院士转为本国院士。 能做回百分之百的中国人,我觉得万分的欣慰与骄傲!”

  杨振宁曾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姚期智于2000年获得世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图灵奖,成为图灵奖创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亚裔学者,也是迄今为止获此殊荣的唯一华裔计算机科学家。

  其实他们早已把人生重心转向祖国

  虽然以前加入外国国籍身在海外,但是二位院士对祖国的贡献依然突出!

  杨振宁给年轻一代带来不仅仅是信心

  按照美国物理学界的权威评价,杨振宁是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第三位物理学全才!

  在当时的条件下,中国的科研水平和条件还比较落后,可邓稼先却站出来说“中国人也可以造原子弹”,而与此同时,杨振宁也站出来说,“中国人也可以获得诺贝尔奖”!

  所以,这给中国人带来的精神冲击是突破性的,给了中国年轻一代科学人很大的信心。

  另外,杨振宁还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而且是在1957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这件事的意义也绝不亚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虽然身在海外,确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1978年3月,在杨振宁等人的倡导下,中科大创建首期少年班。

  1980年,杨振宁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起成立“与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资助中国学者去该校进修。

  1983年12月28日,杨振宁向邓小平建议:“国外认为,搞软件15—18岁较有利。”由此,科大少年班设立了计算机软件专业。

  1984—1986年,杨振宁倡议的“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吴健雄物理奖”和“陈省县数学奖”相继成立。

  1997年,在杨振宁建议下,清华大学决定根据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经验,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把在清华的工资都捐了出来,用于引进人才和培养学生。

  2003年底,杨振宁回北京定居。清华大学盖了三幢“大师邸”,一幢给杨振宁,一幢给姚期志,一幢给林家翘,姚和林都是杨振宁劝回来的。 而姚期智正是这次新闻里的另一个主角大咖。

  姚期智十年心血,为中国铺一条“图灵之路”

  2004年,姚期智从普林斯顿来到清华大学时,带给周遭世界的不平静。“姚期智就这样走了吗?”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的回国,成了美国人、尤其是旅美华人眼中的一件“大事”。美国的主流报纸《纽约时报》以及众多华人媒体,均对此事作了报道,甚至在纽约街头的小饭馆里,普通的工薪族也都在讨论此事……

  人常说“叶落归根”,而姚期智则是在刚刚获得图灵奖仅4年后的58岁——对一个科学家而言,最黄金也是最成熟的年岁,辞掉在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职,卖掉在普林斯顿的房子。一个人,一张机票,回到祖国。

  他的全职回国,填补了国内计算机学科的空白:这不只是因为他无可争议的学术地位,更因为在他所从事的算法和复杂性领域,当时几乎还看不到中国国内学者的身影。而这一领域既是美国理论计算机科学的主流方向,又是计算机界最高奖项——“图灵奖”获奖人数最多的一个方向。

  

  由此,清华的计算机学科第一次集齐了理论、应用、系统结构和软件四大领域的优秀学者,这在国际上也是不多见的。

  如今,全球的理论计算机科学家,几乎无人不知清华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更没有一个科学家否认,这是世界级领先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

  2010年,他发起了“中国计算机科学2020计划”——用10年时间,建设一个相对独立、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机制比较接近的中等大小的计算机学科,并在2020年能和世界上前10名的计算机学科相竞争。

  

  2011年,他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全量子网络”973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启动。该项目将在5年内创建新型的全量子网络雏形,完成世界上第一个全量子网络。

  我们没有资格用邓稼先来批判杨振宁

  有人因为杨振宁当年没有与邓稼先一起回国而斥责他不爱国,这么说或许邓先生都不会答应!

  很多人都知道,当年钱学森被美国军事部门拦阻拘押,历经艰险回国的事,却不知道1971年春中美关系解冻后不久,杨振宁马上就决定回国看一看,是美籍知名学者中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而且,他也曾经遭到美国官方的阻拦,但被他顶了回去!

  即便身处美国时,杨振宁也会在美国到处演讲,介绍新中国的情形,许多美国人恰恰是受他影响,开始愿意同中国亲近;一些美籍华人学者纷纷回国探访。

  (杨振宁见毛主席)

  另外,当很多中国人近几年在日本右翼不断挑衅下才知道“钓鱼岛”时,早在上世纪70年代,杨振宁就已经在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讲述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事实。他在那个时代海外华人自发的“保钓运动”中更多次发表演讲,对当时台湾留美学生影响巨大,他甚至因此被称为保钓运动的精神导师!

  所以,当我们因为杨振宁当年没有与邓稼先一起回国斥责他不爱国的时候,想过邓稼先会怎么说吗?邓稼先和杨振宁是一生的挚友,杨振宁首次回国,点名要见邓稼先。邓患癌症之后,杨在美国为他找特效药。所以,我们今天没有资格用邓稼先来批评杨振宁,如果邓泉下有知,一定会感到不安。

  杨姚入籍毫无疑问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他们的选择将引导着更多的海外英才。

  张小松综合自海运仓内参(ID:hycplb)、环球时报(ID:hqsbwx )、文汇教育(ID:wenhuieducation )、人民网。

【责任编辑:周婉娇】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